全域对接与区域先行相结合 山东深度对接京津冀长三角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深入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度对接京津冀和长三角行动方案(2025-2027年)》,深度对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不断塑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行动方案》坚持全域对接与区域先行相结合,确立“全省域都是主角、没有旁观者”的工作思路,同时注重发挥德州以及鲁南4市区位优势,在合作共建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先行先试、积极探索。
《行动方案》提出六个方面重点任务,围绕协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协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协同提升基础设施联通水平、协同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协同推进全面绿色转型发展、协同提供高品质公共服务等领域,谋划实施一批标志性工程、平台、项目,以点带面促进全方位深度对接。
在协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行动方案》提出要共建共享高能级科创平台。依托中科系科研优势,高标准建设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国科研究院,推进空天信息大学建设。积极争创鲁豫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推进合肥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北京大学—万华化学研究中心建设,推动山东半岛、中关村、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交流合作。聚焦人才跨区域合作,《行动方案》提出引导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在京沪设立科创人才飞地,推进双向交流挂职和科技副职选派工作,吸引高层次人才到山东省挂职任职。
在协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山东将推进生产力布局调整。聚焦传统产业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未来产业突破,研究制定重点领域发展规划。积极参与京津冀、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深度对接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群,谋划落地一批补链强链重点项目,积极探索产业链跨区域协同发展路径模式。根据《行动方案》,山东将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支持各市优化空间布局,依托现有园区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平台。鼓励京津冀、长三角各类资本、机构采取委托管理、租借、投资合作等方式共建园区。支持沂蒙革命老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推进济临经济协作区建设。支持枣庄市建好用好长三角产业促进中心,支持天衢新区建设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设立中关村朝阳园飞地园区,支持沂河新区、鲁西新区承接长三角优质产业资源转移。
在协同提升基础设施联通水平方面,山东将加快京雄商高铁、京沪高铁二通道等项目建设,推进一批联通京津冀、长三角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项目研究论证纳规建设,为京沪磁悬浮高速铁路(山东段)预留廊道空间,加快建设承南接北大通道。(陈晓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