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东频道>>临沂>>沂河新区

临沂沂河新区:草根“艺术家”活跃乡村大舞台

2025年02月18日16:18 |
小字号

“党的政策惠三农,旧村改造搬新居。现在农村城镇化,农民也都进小区......国强民富看今朝!”2月8日,在山东临沂沂河新区朝阳街道,一首由石晓明作词作曲的《国强民富看今朝》在弦与音的互相成就下奏唱着。现场,几位草根“艺术家”聚在一起,切磋技艺,过足了戏瘾。琴师李同侠调好柳叶琴,老艺人庞启民搭好二胡弦,乐手石晓明握持笛子,“指挥家”刘义成则将“指挥棒”一挥。随着梆子一响,柳叶琴、二胡、笛子开始伴奏,一场好戏开始上演。

精彩的戏曲盛宴,活跃在临沂沂河新区各个街道的乡村大舞台上。引来众多群众来听,充满“泥土味”的家乡戏让他们纷纷拍手称好。有的围观群众甚至主动邀请在老师们的伴奏中唱上两句,有十七八岁的小姑娘也跃跃欲试,围观的老人就会问上一句“小姑娘也喜欢这戏曲?”“我们这叫文化觉醒!”大家相视一笑,觉得在理。表演结束,现场群众依然沉浸其中,回味无穷。

台上唱腔婉转,台下聚精会神。美妙的戏曲,不仅令乡村群众大过戏瘾,也更坚定了草根“艺术家”们对传统戏曲的传承。“艺术家”们有的是小时候听着父母哼着小曲耳濡目染,有的则是戏团老师们亲身传授,从当初的“小戏迷”到现在的“老戏痴”,出身草根的他们深知好的戏曲需要群众,更需要贴近时代脉搏,对戏曲进行“换装”。他们跟随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指引,将乡村人间烟火气变成民间戏曲词调,自编自演柳琴戏,奏唱出新时代的戏曲。他们还将新戏曲短视频通过上传快手、视频号等方式,让乡村民间戏曲破茧重生,重新焕发新的活力。

柳琴戏、黄梅戏、京剧、吕剧是临沂本地人喜爱的戏曲种类,乡村泥土滋养出的“艺术家”则是乡村戏曲的“灵魂”,将草根“艺术家”的“戏”传承下去是传承乡村戏曲特色最好的“保鲜剂”。临沂沂河新区在发展中对戏曲进行保护、挖掘,增强戏曲的生命力,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乡村文化惠民活动,让当地群众增加了了解戏曲的机会,并以展演为契机,为基层文艺人才提供乡村大舞台,让老有所乐的民间戏曲在新时代不断长出新的“根系”。(王琼)

来源:沂河新区

(责编:刘颖婕、邢曼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