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上合新区建设创新型产业体系“链主挂帅”推进大会举行

2月17日上午,山东省青岛市上合新区建设创新型产业体系“链主挂帅”推进大会在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以商招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招商方式,特别是链主企业,规模大、实力强、影响面广,招商引资事半功倍。为推动链主企业担当,促进上合新区扩能提质,会上发布了《上合新区一二三产招商引资揭榜挂帅工作方案》,解读了“丝路电商”综合服务基地、上合经贸综服平台、上合枢纽港、上合国际资本港等“上合工具箱”,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明确了工作路径。
据了解,胶州市工业基础雄厚,拥有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31个,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990家、居全省同级城市首位。此次出台的《上合新区一二三产招商引资揭榜挂帅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是胶州市首份“企业为主体、链主唱主角”的招商方案,是招商模式的重大创新,让更多企业成为招商大使,共同把优质项目引进来、落下来。
胶州市通过智能家电、新能源、绿色食品等22个矩阵式产业发展梯队,由59家企业担任上合新区揭榜挂帅链主企业,切实把产业体系建设作为“扩能提质”的首要任务,围绕一、二、三产重点领域,加快吸引集聚一批创新能力强、支撑带动作用大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围绕承接青岛市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重点任务,方案确定了各重点产业赛道招商引资方向,应用产业链供应链思维,通过壮大‘二产’、带动‘一产’、联动‘三产’,胶州市全方位融入青岛‘10+1’创新型产业体系,明确了实施步骤和激励机制,突出需求导向、结果导向,坚持开放竞争,强化协同创新,力图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政府与揭榜项目的长期合作共赢。”上合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胶州市政府副市长周林在解读方案时表示。
近年来,得益于胶州市先后提出“5-2-1”产业发展矩阵、“1+2+3+N”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五大新城”“一镇(街道)一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发展规划,逐步探索形成了有国家战略加持的开放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型,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连续5年保持近两位数增长,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10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达35家,占青岛的18%,居各区市第1位。胶州市对生产方式进行优化和调整,突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会上,益海嘉里金龙鱼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集团、青岛软控机电工程有限公司、青岛达能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丰光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高速青岛发展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作为链主企业代表表态发言。
“我们将持续开放公司供应链资源,带动本地30家以上中小企业融入高端装备配套体系。通过技术赋能、订单合作等方式,实现全产业链的扩能提质,让‘胶州制造’成为世界橡胶工业的闪亮名片。”青岛软控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峰表示。
推进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更需要有符合各个产业赛道的载体和工具,自启动上合示范区建设以来,胶州市基于上合经贸合作需求实际,打造了上合经贸综服平台、“丝路电商”综合服务基地、上合国际枢纽港、鲁港科技合作创新中心等众多平台载体,通过集聚资源、拓展合作渠道、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等实际举措,形成了涵盖专业服务、综合服务、基础支撑三个大类的“上合工具箱”,为跨境经贸合作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从而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以及人文交流的相融相通。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为做好创新体系建设保障工作,胶州市将继续提升办事效能。扎实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整合各部门业务系统,让企业办事更便捷、更高效;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制定差异化的扶持政策;广泛吸引创新创业人才;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确保优质土地资源保障优质产业项目;引导各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下一步,我们要抓好‘链主挂帅’工作,深化政企协同模式,加快建设创新型产业体系,凝聚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强大合力,以高质量项目引领高质量发展。”青岛市委常委、胶州市委书记张新竹表示。
来源:胶州市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