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东频道>>人民日报看山东

人民日报关注山科大这位外籍专家:推动科技交流 见证中国发展

2025年02月17日08:5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近年来,许多国家的科研人员来华交流工作,与中国同行一起,在思想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在科研合作中孕育新的成果。中国完善科技创新合作体系,以开放的态度推进科技交流,与合作国家共同提升科研能力,为增进世界人民福祉贡献力量。

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重点实验室教授纳赛尔——

“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向前”

本报记者  王  沛

撒一把绿茶,放几颗红枣枸杞,一壶开水冲下,清甜的茗香扑鼻而来,纳赛尔的一天开始了。“这叫入乡随俗,我现在已经习惯每天喝养生茶。”他说。

纳赛尔是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重点实验室、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教授。2014年,他从伊朗来到山东青岛市,进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攻读博士学位。“在伊朗人眼中,中国以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著称。大学毕业后,综合考虑个人未来规划、学术研究发展和生活方式,我选择来到中国继续求学。”谈及自己的求学经历,他用流利的中文告诉记者。

博士毕业后,纳赛尔入选中国科技部设立的“发展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以下简称“国际杰青计划”),2019年正式受聘于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重点实验室。这些年,作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领域的专家,他先后在高水平SCI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际、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7项。

纳赛尔(左)在实验室和研究生探讨试验方案。受访者供图

纳赛尔(左)在实验室和研究生探讨试验方案。受访者供图

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以外,纳赛尔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人才引进和联合培养等工作。目前,来自中国、伊朗、巴基斯坦、俄罗斯、波兰、德国等6国的专家在纳赛尔研究团队,正围绕油气资源的绿色开采和高效利用开展科研攻关。“中国推动‘国际杰青计划’等多种形式的国际科技交流,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科研人才,有助于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向前。”

协助建立伊朗科技部驻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中伊科技交流办”并担任负责人,推动油气能源方面的多个科研合作项目,协助引进多名外籍人才和企业落户山东……纳赛尔还致力于推动伊中两国各类合作项目,“伊中在常规和非常规油气储层、天然气水合物、地热等能源产业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方面,合作潜力巨大。”

“中国文化底蕴深厚、人民友好善良、自然风光秀美、食物美味可口,来到中国让我有回家的感觉。”在中国生活多年,已通过汉语水平6级考试的纳赛尔还跟着邻居学会了青岛方言,对“上哪去”“喝啤酒”“吃蛤蜊”等地道口语信手拈来。“我刚来的时候,在山东的伊朗人并不多,如今在青岛工作生活的伊朗人多了很多。”纳赛尔说。

后来,纳赛尔的妻子阿瑞苏也来到中国,在位于山东济南市的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学习心血管专业,毕业后成为一名医生。“虽然还是两地分居,不过高铁很方便,我们可以周末相聚。”纳赛尔说。这些年,他和妻子往返济南、青岛两地,见证着中国的飞速发展。“未来,我们希望与更多国际友人分享我们在中国工作生活的点滴,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发展、参与中国的发展。”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17日 17 版)

(责编:刘颖婕、邢曼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