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东频道>>专题>>红色印记

故事里的沂蒙丨生死与共——浴血渊子崖

2024年09月05日09:28 | 来源:齐鲁壹点
小字号

渊子崖坐落在沭河东岸,是临沂市莒南县板泉镇的一个村庄。抗日战争时期,这里隶属于中共山东滨海区抗日根据地沭水县板泉区。这个村庄西临沭河敌占区,以东则是八路军的抗日活动区域,处于敌我交错的拉锯地带。

1940年1月,八路军一部来到板泉区一带开展游击战争。10月,抗大一分校民运工作团二队20余人进驻渊子崖及其附近村庄发展党组织,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他们在渊子崖村发展了十几名党员,建立了党支部,成立了村政权,农救会、妇救会、青年抗日先锋队等群众组织也相继建立起来,还建立了抗日自卫队和游击小组。从此,渊子崖村民在党组织和抗日民主政权的领导下,把过去打土匪用的生铁牛、五子炮、大刀、长矛、土枪等集中起来作为武器,同日伪军展开了英勇的斗争。

盘踞在沭河西岸的日伪军对渊子崖村恨之入骨,一直盘算着早日拔掉这颗钉子。1941年12月中旬,在沭河西岸小梁家据点活动的伪军,给渊子崖村送来一张条子,要村里上交鸡、肉、酒、白面等食品,还要大洋1000块。村里收到条子后,毫不客气地给伪军写了回条:“酒、肉、鸡、面、钱都准备好了,有本事就来拿吧!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伪军队长梁化轩接到回条后恼羞成怒,于12月18日带领150名伪军包围了渊子崖村。面对伪军的进犯,全村男女老少众志成城,用土枪土炮将来犯之敌打得抱头鼠窜、大败而逃。

败逃后的伪军并未就此罢休。12月20日凌晨,梁化轩带领日军骑兵、步兵1000余人,携带4门大炮,对渊子崖村施行报复。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渊子崖村的群众不分男女老幼,同仇敌忾,以土枪、土炮、大刀、长矛、锄头、菜刀、木棍等为武器,在村长林凡义的带领下,以围墙为依托,与敌人展开搏斗,连续打退敌方的6次冲锋。激战至午后,敌人集中炮火,将围墙、炮楼轰倒,大批日伪军攻进村内。自卫队员和乡亲们与敌人展开了巷战肉搏,村民的喊杀声和敌人的嚎叫声不绝于耳。战斗中,村自卫队队员林九臣英勇牺牲,他的妻子手拿一把菜刀,仍奋力与敌人搏斗,在砍死一名日军后被敌人刺死。穷凶极恶的敌人把俘获的林庆会、林崇洲用绳子捆绑起来,扔进熊熊燃烧着的草垛中活活烧死。两位烈士牺牲前,在身体剧痛的挣扎中还不断呼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年逾花甲的林九星老人被敌人抓住,被刺刀穿十几下,又被扔进粪坑。敌人撤出村子后,林九星老人被村民从尸体堆里救出来,他躺在村长林凡义怀里,气若游丝地从嘴角挤出了最后一句话:“咱没给渊子崖村丢脸!”

渊子崖村民与敌人激战之时,八路军山东纵队二旅五团的一个连和沭水县、区一部分武装闻讯后飞兵救援,傍晚时分抵达村庄外,随即向敌人发起猛烈攻击。面对内外夹击,敌人难以招架,最后不得不撤出村子。增援战斗中,板泉区委书记刘新一、区长冯干三和40多名八路军战士、县区中队战士壮烈牺牲,渊子崖村民以原始的、简陋的武器同装备精良的千余日伪军血战一整天,打死日军官兵100余人,自卫团员和群众147人在搏斗中壮烈牺牲。

渊子崖村自卫战的英勇事迹传开后,1942年,滨海专署授予渊子崖村“抗日楷模村”光荣称号。1944年,滨海专署为了纪念在渊子崖保卫战中牺牲的烈士,在村北小岭上,用紫红色的巨石建成了一座六角七级的纪念塔。塔的背面镌刻着烈士的英名,塔的两侧是滨海主要领导人和沭水县参议会的题词。参议会的题词是:云山苍苍,沭水泱泱;烈士之风,山高水长。

青山无言,英灵长眠。如今,作为当年那场战斗历史见证的渊子崖抗日烈士纪念塔仍旧巍然耸立在渊子崖村北的苍松翠柏中,它不仅铭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誓死抗战的决心,也记载着抗日根据地党政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鱼水深情。渊子崖保卫战的故事也将一直流传下去,激励后人不断奋进。

(责编:聂俊穹、邢曼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