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卫校杨磊:不忘初心从教路,援青归来志越坚

2021年9月,山东省临沂卫生学校教师、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康复技术负责人杨磊,被学校选派作为山东省第九批援青支教老师团队的一员,赴青海省海北州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三年多过去了,我最难忘的还是医教融合、筑梦高原的那段援青经历”,杨磊已在教育战线耕耘25个年头,回首往事,从青葱少年到两鬓斑驳,这期间有艰辛也有收获,有迷茫还有憧憬,有泪水更多的是激动:“值得我骄傲的是教书育人的初心始终没变,立德树人的使命已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深深融入到血液之中。”
迅速融入用心用情,努力提高教学成绩
青海是祖国的西大门,青海当地特殊的政治环境,地理位置,资源优势以及历史等注定了青海的安定团结、经济发展关系到祖国的安定团结和经济发展。从援青第一天起,杨磊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牢记培训时领导的讲话,以“为国分忧,为临沂争光,为青海奉献,为人生添彩”为援青工作总遵循。
“说实话,在刚接到通知的瞬间,我真的有些不知所措,刚刚离世的公公和尚在哺乳期的小女儿都让我忧心忡忡、难以割舍,但强烈的使命感还是让我强行为小女儿断奶并提前送入幼儿园托管”,临行那天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喊声犹如针扎般刺痛,至今还时常浮现在杨磊脑海中,成为我挥之不去的愧疚。
海北州地处高原缺氧,与山东的气候差异较大。支教期间,杨磊及时调整身体,克服胸闷、头疼、恶心等高原反应,迅速转变角色,以普通教师的身份快速融入到学校的教学教研之中,除完成每周17学时的教学任务外,还主动承担起晚自习、值周和课外辅导等工作。立足承担的教学内容,深入与支教学校同行的交流互动,主动参与集体备课、听课、教学研讨,精心准备了《协调功能评定》公开课,邀请了海北职业学校20多位专家老师听课、点评。
在“以老带新、结对帮扶”教学活动中,杨磊所帮扶的青年教师李慧以“传、帮、带”方式积极参与教学教研活动,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课程思政精品课评选中,杨磊主动参与方案制定,亲自指导参赛选手并担任评委评课,整个活动圆满成功,实现了双向提高的目的。杨磊还担任高水平专业学科带头人成功申报了青海省中等职业教育优质专业建设计划,填补了该校历史空白。
医教融合教学相长,带动海北州医院中医药发展
作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和双师型教师,在完成教学教研任务之余,杨磊主动要求开通临床实训通道,让学生到临床一线跟岗见习。在鲁、青两地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杨磊每周安排一天到海北州第一医院查房、坐诊、带教见习。在支教期间,杨磊在海北州第一医院坐诊30余次,救治患者多达600余人,带动了海北州医院科室的中医药发展,受到当地医生、患者和广大学生的一致好评。医教联通的成功实施,得到鲁、青领导的高度认可,多家电视节目为此做过专题报道。
担任中医药教研室主任以来,杨磊团结带领团队努力在打造精品课程、提升整体教科研水平上发力,先后成立了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康复技术工作室,成功申报了中医药文化融入《中医护理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省级课题,举办了首届临沂市中等职业学校康复技能大赛并获得一等奖。通过这些举措,激发了年轻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逐步形成了以老带新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初步实现了教、学相宜双向提高的目的。
在备战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康复技能大赛期间,杨磊充分利用节假日时间,采取以点带面,重点突破的项目制管理模式,成立大赛指导老师团队,组织教研室相关专业老师轮流跟班带教,实现了通过一场大赛锻炼提升了整个教研室教学教研水平的目的。春节期间,按照学校管理制度,学校食堂暂停营业一段时间,部分学生因课程紧张不愿回家,希望帮助解决食宿问题。当杨磊了解这一情况后,经与家人商量,及时把家里一套空闲房拿出来提供给有需求的学生住宿,并给与生活费帮助,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让她们全力投入到备战大赛的学习中。(彭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