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红色力量澎湃城市发展新动能
8月2日,广播剧《我的乳娘》央广中国之声上线发布暨“乳娘情 乳山行”城市推介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广播剧《我的乳娘》是乳山市弘扬红色文化的又一力作,此次上线央广中国之声将向全国人民讲述“红色乳娘”的感人故事。
俯瞰乳山银滩
近年来,乳山市深入挖掘本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印迹、文化体验、魅力乡村、产业发展等元素有机融合,从多个维度、不同层次将红色文化与城市发展互融共通,持续放大“红色+”效应,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红色印迹:追寻革命先辈的铿锵足迹
“你就是我的亲娘!随着扑腾一声跪地,乳儿发出声嘶力竭的呼喊……”日前,乳山市新时代“红色乳娘”宣讲团走进威海职业学院,为师生们带去一场别开生面的社科普及和生动鲜活的“思政课”,现场掌声如雷鸣般响起,师生无不为红色乳娘的大爱精神所感染、所震撼。
胶东育儿所旧址
乳山市坐拥丰厚的红色历史资源,这些红色印迹无疑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乳山市政府对红色遗迹的保护和修复工作高度重视,加大对革命旧址、纪念馆等的修缮与维护,力保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得以完好留存,累计挖掘、考证了118处红色印迹,构建起脉络清晰、史实清楚、系统完整的红色文化体系。
马石山烈士陵园、胶东育儿所纪念馆、中共胶东特委诞生地历史纪念馆、胶东公学历史陈列馆、冯德英文学馆……一处处红色地标承载着激昂奋进的红色基因。陈旧的枪炮、泛黄的书信、烈士的遗物,无不让人深切感受到当年革命者坚定不移的信念和英勇无畏的勇气。为使更多人洞悉这段历史,乳山市精心组建了专业的讲解团队,马石山红色宣讲团、新时代“红色乳娘”宣讲团,以及面向青少年的青年宣讲团,他们用生动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倾情讲述着一个个感人肺腑的革命故事,让红色故事走进千家万户,让红色精神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
小学生在乳娘事迹陈列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
红色是乳山的底色。为讲好滋养民族精神血脉的红色故事,乳山市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打造了一系列艺术精品。先后出版了《红色乳山》等文艺精品力作,专题片《红色的爱》《乳娘》荣获中组部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一等奖;纪录片《胶东乳娘》获得美国休斯敦国际电影节单元金奖并入选建党百年百部优秀影片;舞剧《乳娘》、吕剧《苦菜花》成功入选庆3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还策划了以话剧、纪录片、电影故事片、报告文学为代表的“乳娘四部曲”,出版了长篇报告文学《乳娘》,进一步弘扬了波澜壮阔的胶东革命历史。
文化体验:感受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当我踏入城市会客厅的大门,我立刻被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所包围。乳山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在这里被精心梳理和呈现,如同一条清晰的脉络,让我看到了它发展的来龙去脉。”7月30日,在乳山市滨海新区的城市会客厅,一名参观的游客不由地感叹。
多年来,乳山市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更着力挖掘本地的特色文化,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之路上迈出了坚实有力的步伐,借由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让群众在领略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
城市会客厅做为展示乳山独特魅力的重要窗口,承载着传播城市形象、凝聚市民情感、吸引外来关注的重要使命。在规划与建设中,乳山以文化体验为羽翼,将滨海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和规划融会贯通,从古老的渔村变迁到现代化的海滨新城,从传统的渔业生产到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每一个阶段都彰显着乳山人民的奋斗与拼搏,打造出独属于乳山的城市特色的美好缩影。
作为“中国牡蛎之乡”,乳山市不仅是将牡蛎培育成产值超100亿元的全产业链,更是深耕牡蛎文化,建设了国内首个以“牡蛎文化”为主题的文旅产业园区——牡蛎欢乐城。欢乐城通过展示牡蛎的养殖历史、加工工艺以及相关的民俗文化,让人们深入了解了牡蛎产业背后的故事。除此之外,在文化园内还能亲身感受乳山最具特色的祭海、大秧歌、婚嫁等民俗活动,购买乳山剪纸、木板年画、陶瓷、烙画等非遗产品,体验式、综合性、直观地感受乳山传统文化的魅力。
青少年在白沙滩村民俗文化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此外,红色文化的传承也有力促进了乡风文明的提升。白沙滩镇白沙滩村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先后获评国家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山东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山东省社科普及示范村等称号。该村充分利用银滩旅游度假区的核心区位优势,开发挖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生态资源,修建民俗文化馆、党建展厅,打造了“鲁酱”“圣仙”酒业及“育犁”牌农产品等地方特色品牌,探索出“生态农业+工业旅游+民俗文化+健康养生”的旅游新模式,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这些成就的取得,源于乳山市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国家繁荣的追求。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齐心协力,共同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他们以创新的思维、务实的举措,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到产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
魅力乡村:见证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时下,走进南黄镇冷家村,一幅生机勃勃的新农村画卷跃然眼前: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绽放,白墙黛瓦与青山绿水相互映衬。农家书屋里,各类书籍琳琅满目,有村民们正在查阅书籍;暖心大礼堂也迎来了一场热闹的婚礼。
曾几何时,这个村庄却是另一幅光景:道路交通闭塞,产业基础薄弱,种粮效益不佳,为了给家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村民背井离乡,踏上务工之路。这些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和举措的落地见效,如今的冷家村不再“冷”,反而“热”了起来。
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乳山市注重产业融合。以南黄镇为例,该镇立足农业型乡镇实际,紧密结合镇域农业聚集特点,以阵地打造为切入点,在123双创园建设创新创业中心,通过常态化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打造人才培育、创新创业的乡村振兴新引擎。围绕做大电商直播助力乡村振兴,孵化院后、冷家等3个直播电商平台,打造集电商人才引进培育、公益助农直播于一体的乡村振兴新样板。同时,抓实“跨村联建 万村共富”行动,推行“1433”联建模式、片区信用积分等量同值治理机制,建设暖心食堂配送中心,推动村级联建联治联享共富。
乡村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红色教育的生动课堂。乳山市大力推进魅力乡村建设,将红色文化融入乡村振兴的实践进程中,让人们在感受乡村美丽蜕变的同时,增强对国家发展的信心与认同。
在乡村建设中,乳山市还通过深入挖掘乡村的历史遗迹、民俗风情和传统技艺,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革命抗战时期,诸往镇下石硼村是秘密的军队后勤营地,为前线战士提供各种军用物资和生活保障。按照“红色密营下石硼”的主题定位,乳山市精心规划,悉心修缮了革命旧址,通过图片、实物展示和多媒体讲解等多元形式,生动再现了当年的革命历程和英雄事迹,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生前来参观学习,让人们深刻体悟到先辈们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
产业发展:领略科技创新的力量
海力风电设备科技(威海)有限公司是乳山市一家生产风电设备的企业,项目落地以来,企业乘着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东风,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营商环境,发展势头强劲,订单不断,一批批产品从这里发出运往各地。日前,海力风电生产的两座单桩通过海运顺利发货。
乳山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蓬勃发展
据了解,海力风电目前以生产风电单桩为主,单桩重1400吨左右,长度80米—120米,企业去年4月份开工,12月份顺利投产,预计年产值20亿元。
海上风电产业充分利用了乳山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地理优势。乘着山东半岛源源不断的海风,海力科技、明阳智能、豪迈科技、中天海缆、中车同力等海上风电及海工装备领军企业,在这里聚集落地。巨大的风车在海面上整齐排列,不仅为城市提供了清洁、可再生的能源,也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产业发展是城市经济增长的引擎,也塑造着城市的形象和特色。乳山市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注重多元化和协同发展,构建了具有乳山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了以海上风电产业集群、牡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台依湖酒庄酒产业小镇、风从海上来综合旅游项目等为主导的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乳山牡蛎加工车间内,工人们正从净化池中打捞净化好的牡蛎
牡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位于徐家镇东南塂村,投资3000万元打造,占地200余亩,于去年7月动工,目前一期已完成,安置牡蛎养殖户6家;项目二期正在加紧施工建设中,预计整个示范区项目建设完成后可安置牡蛎养殖户50余家。通过对传统产业的全面升级改造,有效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规范牡蛎养殖加工销售行为,各个环节得以有机融合,在优化了产业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的基础上,助推乳山市牡蛎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沿海生态环境提升。
台依湖酒庄酒产业小镇不仅专注于产业的发展,更注重对本地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通过深入挖掘和展示本地独特的酒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投资者的目光,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文化软实力。而风从海上来综合旅游项目集合了丰富多样的旅游元素,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的优质体验,这不仅拉动了乳山当地旅游消费的增长,还带动了相关服务业的提质增效,增强了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随着新能源、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滨海文旅、现代海洋、食品精深加工、纺织服装等重点产业蓬勃发展,如今的乳山以产业化带动、数字化赋能、集成化改革、科学化治理、高效化服务引领,努力建设成胶东经济圈产业承接聚集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滨海文旅融合发展引领区、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社会治理现代化样板区,不断实现由“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跃升。
来源:乳山市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