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水网看山东:威海打造全域精致河湖
7月17至19日,山东省水利厅组织“沿着水网看山东—威海行”媒体采风活动走进威海,实地探访山东现代水网建设成效。三天时间里,采风团先后走进环翠、文登、乳山、荣成等地,踏访当地水网工程建设和治理管理情况,感受威海打造精致河湖的生动实践。
夯实骨架,畅通水网循环综合效益凸显
近年来,威海市加速建设现代水网筑牢水安全屏障,不断夯实水网骨架,畅通水循环,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统筹做好“蓄水、节水、管水”三篇文章,打造"全链条"节水模式,水网建设的综合效益不断显现,人均用水量、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等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被评为国家级节水型城市、全国节水型社会创新示范城市。
威海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毕兴全介绍,威海市近年来全面开展雨洪资源利用项目建设,先后推进实施11项雨洪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恢复和新增兴利库容3.1亿立方米,大中型水库兴利库容十年翻一番。当前,威海市地表水资源拦蓄利用率达55%,10年提高17个百分点,年减少外调水资源近1亿立方米,在无降水补给下,可保城市用水约450天;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为12.91和8.01立方米。
毕兴全介绍,威海市在全国率先探索河湖湾“三长合一”,实行一体管理,建立起市县机构对应、全域协调联动的河湖长制管理体系,在全国首创“三长合一”管理体制,构建从湖泊到河流到海湾“链条式”管理网络体系。目前,威海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道绿化达标率超过90%,被评为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
威海市还在全国首推水务经理制度,在年用水量超1万立方米的380家用水企业设置水务经理,负责单位节水用水日常监管。出台节水激励政策,鼓励用水大户开展节水载体建设,累计建成节水型单位169个、节水型小区60个,争创省级节水标杆5个,打造省级节水教育基地2处,节水型高校建成率达到70%。
综合施治,矿坑废墟变“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昔日采石矿坑,如今成为了5A级风景区。在“生态威海”发展战略引领下,威海市委、市政府采用“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多资本融合”的治理模式,引入华夏集团承担龙山区域生态修复治理工作,同时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文旅业态,将生态恢复与旅游开发相结合。
“20世纪70年代,因城市发展的需要,龙山成为威海市中心采石场,山上共有44处采石场,累计占地达6036亩,山体裸露,渣石成堆”,华夏文旅集团副总经理王敏力介绍,2003年起华夏集团累计投资51.6亿元,持续开展矿坑生态修复,完成两条河流7公里及35处蓄水池塘的修建工程,修复采石场44处,植树1189万棵。
2023年威海华夏城景区年接待游客197万人次,同比增长221%,年收入达到1.24亿元,同比增长275%,真正把矿坑废墟变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进一步扩大了生态修复工作成效。
两岸如画,小流域整治绘就 “生态画卷”
如同一幅优美的水墨画,亦是一首悠扬的乐曲,威海境内的一条条河道,诉说着大地的美丽和岁月的流转。
原来,威海市不少农村河道淤积严重,河岸旁一片荒芜、环境恶劣,近年来,全市通过河水系连通、上游河段生态修复、河道清淤岸坡整治等工作,提升了水系环境。据环翠区生态文明建设协调中心主任阮宝勇介绍,2010年以来,威海市实施了清淤、砌筑河堤、修建溢流坝以及美化、绿化、硬化等工程,修建了湿地公园、文化广场、骑士驿站等生态游园,沿河打造了集农业生产、生态建设、乡村旅游、休闲采摘于一体的民宿和现代化农场。
采风团所到之处,无论是国内首创废弃采石场改造而成的露天剧场、国内技术等级最高的山地自行车和越野赛道的五渚河流域,还是把水土流失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统一,绘就“生态画卷”的崖头河以胶赤家口锯齿山生态清洁小流域,如今的威海市诸多小流域,已经成了一条集经济、生态、景观、文化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绿色休闲景观带,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大大提高了生产生活水平。
智慧赋能,威海加快构建现代水网新体系
近年来,威海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调控为抓手,加快构建现代水网体系,努力绘就人水和谐的幸福图景,在现代化强市建设中作出水利贡献。
数字孪生黄垒河流域建设项目,是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先行先试项目之一。工程针对中小河流防洪特点需求,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完善流域内雨情、水情、墒情、工情监测信息;与气象部门紧密合作,共享逐小时网格化气象数值预报数据,实现水文气象数据的全流域覆盖,历史、实时与未来全时间尺度汇聚,为流域防洪提供坚实数据基础。
威海市水利事务服务中心工程科科长张伟娜介绍,通过项目建设,黄垒河流域洪水预见期延长了24小时、报汛时段缩短至1小时,实现暴雨、洪水、演进、淹没全过程自动预报预警。应用在上线前的试运行中,已在黄垒河2022年和2023年汛期使用和检验,在提高预报预警精度、降低水库河道洪水位、优化调度方案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威海市水务局牵头组织编制的《威海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提出,到2025年,市县级水网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更加合理,新增供水能力1.3亿立方米,中心城区、文登区、南海新区及荣成市、乳山市的城市集中供水建立双水源或多水源供水保障网络,农村集中供水率100%。(周通 于秀 孙鹏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