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山东泰安的这所高校,为何硕果频出?
6月24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召开。会上,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山东农业大学荣获3项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杨越超教授主持的“绿色生物基材料包膜控释肥创制与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万勇善教授主持的“花生抗旱高产优质新品种培育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李壮教授参与完成的“食用菌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山东农业大学获奖数量在全国农业类高校、山东高校中名列前茅。
科技创新里的山农力量
近年来,山东农业大学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以迎难而上、主动作为的实际行动汇聚起“冲一流”建设的强大动能,助推山东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一系列重磅成果不断涌现。
2020年3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山东农业大学的科研专家们,实现了《细胞》《自然》《科学》国际顶级三大学术期刊的突破。3月13日,卢从明教授参与研究的成果发表在《细胞》主刊,深度阐释了叶绿体蛋白运输和分选机制;3月19日,段巧红教授作为第一作者的文章作为封面文章刊登在《自然》主刊,在分子与生化水平上解析了被子植物有性生殖机理,为解决小麦、玉米、蔬菜、果树等作物杂交育种中的“卡脖子”问题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4月10日,山东农大作为唯一通讯单位的成果登上《科学》主刊,在全球首次找到并克隆抗赤霉病关键基因Fhb7,为攻克世界性难题找到了“金钥匙”。这一过程充分演绎了由参与研究到合作研究,再到主导研究的重大科技攻坚“三部曲”,鼓舞了山东农业大学师生奋斗的激情。
2023年1月26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段巧红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打破了远缘生殖隔离,让大白菜获得了“择偶”自由。2024年1月3日,李媛媛教授科研团队取得的科研突破:以高氮抑制苹果表皮蜡质的积累为切入点,首次揭示氮素对苹果重要外在品质——表皮蜡质的调控机制,在《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在线发表。5月22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发表山东农业大学李传友教授团队在植物再生领域研究取得的重大突破:成功发现细胞受伤而产生的再生因子REF1,是引发组织修复和器官再生的原初受伤信号分子,为生物育种中解决作物遗传转化效率低、基因型依赖严重等瓶颈问题提供了便捷普适的方案。
人才的“磁场”聚集效应
近年来,学校抓住“双一流”建设机遇,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推出人才“筑峰”计划与“杰出青年人才”培养方案,加快引育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有志之士创造了理想的干事创业环境,涌现出李传友、杨越超、段巧红等一大批扎根一线的专家学者。
不断完善可持续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和机制,着眼于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好平台,配套出台人才引进管理新举措,围绕人才组建大团队,为人才提供好的政策机制,学校先后引进等高层次人才50余人。依托小麦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通过组织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开展人才引育,采用揭榜挂帅等制度,向青年人才压担子、给任务,促进人才更快成长。
加强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断深化改革修订人事人才制度,教师队伍中的高层次人才数量显著增加,人才活力得到充分释放。定期举办考评会,邀请院士和国内权威专家,对高端人才、优秀青年人才的研究工作把脉会诊,查找不足,提出建设性意见。考评会重在分析高层次人才的选题方向是否符合国家重大需求、研究方法是否科学新颖,不把文章发表、经费情况作为考核依据。对高层次人才的评价坚持以质量为导向,重方向看过程,进一步激发了研究人员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
坚守里的宁静与突破
每一项重大科研成果的取得,都凝聚着研究者们无数个日夜的辛勤探索与坚持不懈的努力,源自于对科学领域的长期深入钻研和面对寂寞时的坚韧守望。学校始终倡树“十年磨一剑”的科研品质,让人才甘于并敢于静下心来等待花开。万勇善教授时隔14年,再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孔令让科研团队20年的心血,终于发表在《科学》主刊文章里,阐释了极具战略意义的抗赤霉病基因Fhb7的前世今生。
对大成果进行耐心培育,对寂寞坚持基础研究的人真情鼓励,一直是山东农业大学的传统。李晴祺、包文翊教授团队潜心研究26年,“冬小麦矮秆、多抗、高产新种质‘矮孟牛’的创造及利用”获得1997年唯一一项国家发明一等奖。此时,两位专家都已近古稀之年。
爱国爱农的情怀、强农兴农的基因,传承在一代代山农人的血脉中。山东是农业大省,学校对标重要指示要求,推动实验室的科研成果与田间地头的实际需求精准对接,实现了农业大省与农业高校相互赋能的“双向奔赴”,这也正是山东农业大学硕果累累的奥秘之一。(胡学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