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东频道>>专题>>山东环境

走近美丽河湖 | 日照:青峰岭水库

2024年04月26日11:20 |
小字号

美丽河湖是美丽中国在水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载体。为强化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助力美丽山东建设,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开展了第一批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共筛选出12个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现予以展播,供各市互相学习借鉴。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日照:青峰岭水库。

青峰岭水库作为山东省第四大水库,建成于1960年,是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供水、生态流量保障等功能的综合性大(2)型多年调节水库,总库容4.1亿立方米,流域面积770平方公里,承担着日照市莒县97万人的供水任务,年均供水约3.6亿立方米,是莒县最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也是西北部镇域群的供水“生命线”。

突出问题

2012年,青峰岭水库网箱养殖逐渐进入无序发展状态,网箱数量猛增,高密度网箱养殖年产垃圾约2000吨,加之部分流域内农村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水、餐饮污水等汇入水库,水库水质遭受严重污染,水体COD由14mg/L上升到24mg/L,含氧量由10.5mg/L下降到6.9mg/L,透明度由300cm下降至50cm,水体日渐呈现富营养化趋势,生态承载功能不断下降,也影响到水库防洪安全,危及下游县城及沭河沿岸群众饮水安全。

青峰岭水库美景

青峰岭水库美景

主要做法

为确保青峰岭水库的水质安全和防洪安全,提升水库水源涵养能力,莒县坚持以“两山”理念执“绿色画笔”,厚植生态底色,全力构建“三水统筹”治理体系,推动青峰岭式美丽河湖建设迈出坚定步伐。

一是开展专项整治,“消”除水环境隐患。库区深入开展高密度网箱综合整治,2012年11月,莒县成立青峰岭水库网箱清理工作领导小组,通过科学调研,强化属地管理、部门联动,做到卖鱼苗、成鱼、清网“三线”同步进行。截至2013年6月,用时7个月累计清理网箱3万余个,全面完成网箱清理任务。持续稳固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保护制度,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建设日供水能力15万吨的青峰岭集中供水厂,确保全县居民饮水安全。

二是推进水生态工程,“保”持水环境安全。一体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提升、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和岸线保护管理,通过实施修建拦污坝、建设78.6公里环库生态隔离堤、整治农村污水等11个工程项目,打造源头防范、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一体化治理体系,为全县水生态、水环境进一步筑牢屏障。

三是深挖水环境潜力,盘“活”水生态经济。开展县级饮用水水源地划定、区划调整工作,科学划定水源地保护区范围。调整库区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形成官家林葡萄、安庄黄桃、碁山黄烟等3大生态产业带,拓宽农民致富渠道。打造河道驳岸生态化,构筑“一水三镇十八景”,打造“同心文化”“莒文化”“新时代文明建设”特色片区,形成生态、亲民、亲切的治理管护常态。

四是坚持联防联控,提升综合监“管”效能。坚持以“河长制”赋能“绿水行动”,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湖长组织体系和联合水事巡查机制,实时监管库区违法违规活动,每年定期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执法,及时消除库区水环境安全隐患。印发《莒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方案》《莒县畜禽养殖三区划定方案》,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共计排查畜禽养殖、饭店、工矿企业51家,并全部关停取缔,从源头上杜绝污水直排河湖。

治理成效

一是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青峰岭水库来水量丰沛,满足水库多年调节和城市发展用水要求,水质常年稳定达到或优于Ⅱ类,有效保障莒县97万人饮水安全。二是水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水源涵养能力显著增强,河湖岸线保有率90%以上,水生态状况持续好转,代表性土著物种得到重现,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体系初步完成,稳定实现“鱼、鸟、草”三态结合的良性循环。三是形成水生态保护一体化格局。健全联防联控体系,统筹规划青峰岭水库区划,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公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经验启示

莒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一体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提升、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和岸线保护管理,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进入了良性循环状态,可为平原型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青峰岭水库美景

青峰岭水库美景

来源:山东环境

(责编:刘颖婕、邢曼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