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东频道>>本网特别关注

沿着水网看中国|山东威海:饱览山海杰作,见证“库满河丰”

周素锦
2024年03月14日19:26 |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小字号

近日,由水利部宣传教育中心组织的“十周年·沿着水网看中国”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山东威海,一路饱览山海杰作,见证“库满河丰”的水利高质量发展成效。近年来,威海市加速推进现代水网建设,在水利投资上持续发力,不断夯实水网骨架,畅通水循环,水网建设的综合效益不断显现,有力保障了生产和生活需要,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聚力建设节水工程,增强优质水资源供给

由于水资源禀赋先天不足,且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威海曾饱受缺水之苦,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主要依靠外调水。针对水资源短缺问题,威海市先后推进实施11项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恢复和新增兴利库容3.1亿立方米,大中型水库兴利库容十年翻一番,自2021年起威海暂停外调水,年节省调水费用约2亿元。

近年来,威海市全面统筹涉水要素的融合发展,连续招引16个科研院所、团队,搭建合作平台,推进水资源联合调度、水污染治理、节水增效等32个项目,海水淡化、抽水蓄能、中水回用、生态补水等多业态连续投产增效,盘活了“蓄、供、排、节、研、用、服”全环节,产业发展资源得以集聚,一条依水而生的产业链逐渐成型,不光解决了缺水之苦,也带动了产业发展。

华能威海电厂是山东省内率先大规模应用海水淡化的企业,自2001年起先后建设2500吨/天、7200吨/天、30000吨/天的海水淡化工程。“我们电厂淡水、海水并用,以海水为主,淡水为辅。”华能威海电厂运营部主任助理王子闯表示,机组工业用水95%来自海水淡化水,淡水只作厂区生活用水或特殊时段的工业用水,2022年取用量为70万吨。

华能威海电厂运营部主任助理王子闯正在讲解海水淡化工艺流程。人民网周素锦摄。

华能威海电厂运营部主任助理王子闯正在讲解海水淡化工艺流程。人民网周素锦摄

“现在每天实际产淡化水约2500吨,年少取淡水90万吨,机组发电不但不与民争水,而且还可向市政管网输送优质水。”王子闯介绍,威海电厂使用海水作为发电机组的冷却水源,每年利用海水13.83亿吨。与采用淡水冷却的同容量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淡水2000余万吨,节约费用达7000余万元。

聚力改善水环境,探索水生态治理新模式

在威海市环翠区龙山南端,苍翠群山间,雾霭延绵处,掩映着国家5A级景区威海华夏城。这座秀美小城,被誉为中国生态环保第一城,是生态环境治理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重要成果。

2003年,威海市委、市政府确立了“生态威海”发展战略,把“生态优先”的理念放在首位,出台了相关政策,明确提出了对“三线三区”可视范围内的采石场实施关停,采用“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多资本融合”的治理模式,引入华夏集团承担龙山区域生态修复治理工作,在昔日采石矿坑里建起今朝风景区。

“20世纪70年代,因城市发展的需要,龙山成为威海市中心采石场,山上共有44处采石场,累计占地达6036亩,山体裸露,渣石成堆。”华夏文旅集团副总经理王敏力介绍,2003年开始,华夏集团累计投资51.6亿元,持续开展矿坑生态修复和生态景区建设,完成两条河流7公里及35处蓄水池塘的修建工程,修复采石场44处,植树1189万棵。

改造中的华夏城。华夏集团供图。

改造中的华夏城。华夏集团供图

改造后的华夏城。人民网周素锦摄。

改造后的华夏城。人民网周素锦摄

由于龙山地质结构以岩石为主,改造前山体陡峭、土层浅薄,无法实现蓄水功能。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华夏集团创造性提出了“向天公要水”的灌溉方案,利用龙山山区自然或人工遗留的低洼地势,在景区施工中修建了35个大小不一的蓄水池塘,总蓄水量820万方,每年可节省灌溉费用560万元,创造经济价值5000多万元。

对于景区内道路,则采取斜坡建造法,有效将雨季降水导流补充至水塘水库,再通过环绕全山区的水渠自高向低的缓慢释放蓄水,通过蓄水池塘向四周缓慢释放,为龙山地区补充了丰富的地下水,对自然环境的修复起到巨大作用。

同时,景区采用了最有效的节水灌溉方式——滴灌,将水塘蓄水通过管道输水进行精准灌溉,实现高效节水。“这种节水和蓄水方式,在龙山的修复过程中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证了龙山整体植树造林所需要的水源,利用水体降低扬尘,进一步美化了自然环境。”王敏力说。

除此之外,华夏集团坚持“生态引领”与“模式推广”协同发力,在实施水生态治理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文旅业态,将生态恢复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截至目前,华夏城景区年接待游客2300万余人次,年收入达到2.3亿元,真正把矿坑废墟变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进一步扩大了生态修复工作成效。

(责编:郑浦丽、邢曼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