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只占全国1%,看山东如何做好节水控水的“水文章”
很少有人知道,山东属于极度缺水地区,以占全国1%的水资源,灌溉约占全国5%的土地,生产全国总量8%的粮食,养育约占全国7%的人口,也支撑着约占全国7%以上GDP总量的地区。作为工业大省、农业大省的山东,在如何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工作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山东模式。
3月初,由水利部宣传教育中心组织的“沿着水网看中国”调研活动走进了山东,海报新闻记者随队到威海、潍坊、德州等地,深入了解山东部分地区工业、农业实际生产中的节水控水举措。
工业节水:海水淡化、中水回用
位于山东半岛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华能威海电厂是在省内率先大规模应用海水淡化的企业,机组工业用水95%来自海水淡化水,淡水只作厂区生活用水或特殊时段的工业用水。
华能威海电厂的一处超滤装置
华能威海电厂总工程师于信波向记者介绍,华能电厂海水淡化工程采用双膜法海水淡化技术,原海水经过取水泵提升至V型滤池进行砂滤方式的初步过滤,然后进入超滤系统进行膜过滤方式的精细过滤,之后进入海水淡化最为核心的海水反渗透系统,高压泵对海水加压克服渗透压,水分子透过膜进入淡水侧,盐分留在浓水侧,实现了盐、水分离,由此得到淡化水。
“我们这个工程是市政海水淡化工程,水质能够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而且是远优于饮用水标准。”于信波告诉记者。“淡化工程制成1吨淡水,大概是耗 4 度电,差不多两块钱,其余就是膜的损耗成本。但是在之前取用黄河或长江水的时候,处理为自来水的成本大概为8元一吨,因此海水淡化在成本节约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华能威海电厂自2001年起先后建设2500吨/天、7200吨/天、30000吨/天的海水淡化工程。目前每天实际产淡化水约2500吨,年少取淡水90万吨,机组发电不但不与民争水,而且还可向市政管网输送优质水。
除海水淡化外,中水资源的再利用也是工业节水控水的“趁手兵器”。
位于德州市德城区的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多业联产的新型煤化工企业,公司生产用水水源由黄河水、长江水及城市中水构成,目前取水许可量共8438万m3/a,其中再生水达到1511万m3/a。
华鲁恒升生产处高级工程师任告诉记者,近年来,企业累计投入上亿元,实施了超滤浓水回收、反渗透浓水纳滤回收、循环水站水质提浓节水减排、净水站泥水分离回收、反渗透浓水送水站回收、循环水水质进一步提浓、反渗透浓水、生化排水水站回收、中水回用装置回收循环水排水等改造项目。
“按同口径对比,公司年节水1500多万立方米。在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用水量没有同步大幅增加,万元营业收入用水量和单位产品耗水量逐年下降,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2019年,华鲁恒升与德州市水务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使用水务公司深度处理后的城市生活废水作为公司生产用水。再生水由德州市水务发展有限公司新生水厂供给,敷设1条Φ1000mm管道,全长约18.2km,设计供水能力2000m3/h。公司已获批复再生水量1511万m3/年,可替换新水约950万m3/年。
农业节水:水肥一体,精准滴灌
寿光市是“中国蔬菜之乡”,作为全国的“菜篮子”,却属于资源型缺水城市,水资源总量23144万立方米,人均占有量208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10。
寿光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年产优质蔬菜450多万吨,蔬菜产业领域节水成效直接决定着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局。近年来,寿光市牢牢抓住农业节水特别是设施蔬菜节水这个工作重点,全域化改善蔬菜灌溉条件,蔬菜种植实现了喷灌、滴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
种满“赤霞珠”西红柿的玻璃温室
记者走进寿光市丹河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的一处4000平方米的玻璃温室,一排排无土栽培的西红柿长势喜人。
“大家现在看到是我们自主培育的高端西红柿品种‘赤霞珠’,目前使用水肥一体化设备进行滴灌,比过去节水约 30%- 40%,而且每平方米的年产量可以保持在大果约60公斤,小果约36公斤。”寿光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永桢向记者介绍。
记者了解到,整个园区内全部配套了与山东水发合作研发的水肥一体化设备系统,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对大棚蔬菜生长、温湿度调控、肥水管理等进行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控制全园区水肥一体化灌溉面积475亩,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节水40%以上,年能节水50000多立方米。
水肥一体的滴灌管道对植株进行精准滴灌
通过丹河示范园的以点带面,对寿光市及周边农业节水灌溉的推广应用有效示范带动,截至目前,寿光市水肥一体化灌溉面积已推广28.6万亩,实现了节水、节肥、增效的目标,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促进农业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工业节水减排以及农业农村节水是山东节水控水工作的部分重点。记者了解到,2023年,山东省各级各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全省在总量强度双控、农业农村节水、工业节水减排、城镇生活节水、非常规水利用、节水科技引领以及节水市场驱动这七大重点行动中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
据初步统计,2023年全省用水总量210.55亿立方米(扣除河湖生态补水量),低于241.1亿立方米的年度控制目标;按2020年可比价计算,全省万元GDP用水量24.3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1.5立方米,分别比2020年下降16.3%、11.8%,圆满完成比2020年分别下降9%、5%的年度控制目标。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496,超额完成0.6491的年度控制目标。全省非常规水源利用量18.57亿立方米,超额完成13.5亿立方米的年度最低利用量控制目标。
未来,山东将继续深化节水控水实践,做好“水文章”。记者从3月5日山东省水利厅召开的全省水资源管理暨节约用水工作视频会议上了解到,2024年,全省要认真落实水利部和厅党组部署要求,锚定保障水安全、保护水生态、发展水经济、改善水民生“四水统筹”总体目标,落实“六水共治”发展思路,以“工作落实年”活动为契机,聚力抓重点、攻难点、树亮点,切实抓牢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着力推动南四湖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河湖生态环境复苏、黄河水资源超载治理、节水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在落实“四水四定”原则上创亮点,力争取得更多变革性实践、实质性进展、标志性成果,为新时代山东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田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