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东频道

文章合为时而作 ——播读《行走的脊梁》有感

2023年09月15日16:17 |
小字号

为作家徐锦庚的新作《行走的脊梁》配音播读,让我既倍感压力又兴奋酣畅。徐锦庚社长是新闻界的前辈,亦是文学领域的大家,他的作品我拜读过不少,听说济南出版社要将其短篇报告文学结集成册,真是充满期待。

拿到样书后,我忍不住先睹为快,虽然只需录制其中三分之一,但还是一口气读完全书。果然,有着强烈个人风格的文字,依旧精炼灵动、筋道耐嚼,让人大呼痛快。20篇报告文学皆是从时代大潮中撷取涓涓细流,为小人物立传,为大情怀作歌。录制过程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两篇历史题材的作品,第一篇,便是令我哽咽到难以自控的《一个村庄的抗战》。

渊子崖的故事本就悲壮,作家更是以饱含敬意的笔墨,将那场昏天黑地的血战,讲述得血脉偾张、惊心动魄。从“黄虫”进村到围墙保卫战,从激烈巷战到残忍屠村,从夫妻并肩到父子协力,从青壮小伙手刃鬼子到耄耋老者杀敌肉搏,整篇作品叙事紧凑、氛围紧张、情节跌宕、情感饱满,作家将这场血战,写成了一首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在录制过程中,我几度哽咽,甚至泪流满面,悲愤涌上心头喉间,不得不中断录制,花十几分钟去调整嗓音和气息。而当录制到103岁的幸存者神态宁静安详,身上刀疤历经岁月消融,居然辨不出痕迹时,我再也抑制不住,在录音室里放声大哭起来,为那段屈辱的过往,为渊子崖人的血性,为沧海桑田间生出的从容宁静,为历史纵横中的命运浮沉……正如书中所写:“无论现在,还是将来,莫忘渊子崖!”为了不影响声音效果,我只好中断当天的录制,改作他日。

另一篇是讲述城子崖遗址发掘过程的《龙山寻根》。初接录制任务时,录音统筹李菁女士建议我先录这一篇,因为此作品半文半白,涉及古籍,生僻字多,专业性强,播读起来恐有难度,先啃下“硬骨头”,后面的篇章录制起来会轻松些。待我查好字典注完读音,真正录制起来时,却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细一想,可不嘛,徐社长的文字从不诘屈聱牙,除了必要的专业考古词汇,使用的都是简洁明快、通俗干练的语句,脉有大气象,文却易理解,更何况又善于将文言与白话融会贯通,读来并不会有生涩之感。我曾听过徐社长的新闻写作分享课,其间讲到,他为自己定下过一个写作规矩——“字不逾十”,作品要力求语言干净、有节奏,这在本书某篇后记中也有提及。这种文字风格在《“懒汉”治村》《风光正好三涧溪》《颁错奖》这一类有农村生活场景的文章中更是明显。

《龙山寻根》既有时代的叙事,又有历史的纵深,文章结构疏密有致,史料严谨丰富,将东平陵的来历与城子崖的发掘一一道来,不知不觉间,就跟随作家进行了一场文化寻根之旅,不但于胸中升起深厚的文化自信,还不禁思考起“我从何处而来”这样的终极哲学问题。

因着这格外的感触,录制完这两篇作品后,我当晚就给尚在幼儿园的小儿子,读起这两个故事。本想着篇幅略长,孩子恐难以集中注意力,打算分几次讲完,谁知小家伙听入了迷,一直催促我念下去,竟然以一晚一篇的速度讲完了。除了《龙山寻根》中学术考证的段落略掉,其余部分皆是逐字逐句原原本本朗读。儿子甚至还学着渊子崖人的腔调,接连几天念念有词:“要钱一文没有,要粮有绿豆黄豆(炮弹)!”这真是古有香山居士老妪能解,今有报告文学稚子可诵。

“文章合为时而作,诗歌合为事而作。”白居易在与元稹的书信往来中,阐述了自己的写作观。可以说,本书中每一篇报告文学,都是对这句话的践行。《因为爱,所以爱》《拔节生长的雄安》《行走的脊梁》这些当代新闻作品是发时代之先声,《一个村庄的抗战》《龙山寻根》《曙光中的足迹》此类寻解历史的文章,其意义指向仍在当代。深沉厚重的主题,精炼灵动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表达,使得无论是白发老者还是学前儿童,无论是教授专家还是普通群众,都能在徐锦庚的作品中找到自己的阅读乐趣。感谢作家和出版社,让我拥有一次如此痛快酣畅的播读经历。(王少林 作者系山东广播电视台节目制作人、主持人)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责编:郑浦丽、邢曼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