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龙口:以绿兴城加快绿色生态建设

初秋已至,蝉鸣依旧。放眼龙口,从城市到乡村,满眼皆绿色,处处是风景。“绿意”,已悄无声息地融入百姓生活。今年以来,龙口坚持增绿与提质并举、发展与保护双赢,在采取一系列“长牙齿”举措保护耕地资源的同时,加快绿色生态建设,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全面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更大空间。
生态兴,则城市兴;绿起来,才能美起来。今年,在推进生态建设过程中,龙口向山体拓展绿化空间,统筹开展疏林地提升、裸露山体治理和南部山区采石场地质环境修复治理,着力实施以公益生态林为主要模式的山区造林绿化工程,加快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进度,巩固完善山区特别是保护地的水源涵养林建设体系,筑牢了生物多样性“基底”。目前,已完成石良镇山后曹家退化林修复80.31亩、新造林22.3亩,芦头镇迟家沟水库人工更新造林138.48亩。
龙口强化共同体理念,实施了“水体伴绿”工程,开展海、河、库保护与治理,推进生态廊道建设,聚焦环渤海68.4公里长的海岸线造林1200亩,拓宽提质沿海基干林带,着力增强防护林在抵御风暴、海水入侵等方面的防灾减灾能力。同时,按照“水库林带化、河流林网化、湿地园林化”原则,扎实开展水系生态绿化,建设水源涵养林1300亩,持续提升生态防护功能。
逐绿向美,久久为功。黄水河是龙口的母亲河,位于入海口的河口湿地是省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受持续少雨、蒸发加剧影响,出现动植物资源减少、湿地资源急剧下降等问题。为改善黄水河河口湿地水资源短缺问题,龙口积极开展湿地修复,投资建设了占地面积150余亩的黄水河生态湿地工程。“经过处理后,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处理规模4万立方米/天,削减CODcr(化学耗氧量)总量约292吨/年、NH3-N(氨氮)总量约14.6吨/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工程的实施,有效修复湿地2300亩,为珍稀鸟类迁徙、栖息、觅食和庇护提供了理想场所,产生了可观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张蕾 王勇)
来源:龙口市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山东新疆对接交流对口支援工作
- 9月2日,山东省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乌鲁木齐就对口支援工作进行对接交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第一书记、第一政委马兴瑞,山东省委书记林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兵团政委李邑飞出席。…
- 山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 8月25日下午,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金砖+”领导人对话会上的重要讲话,在2023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上的致辞和在中非领导人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研究审议有关工作事项。 省委书记林武主持会议并讲话。…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