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鲁西新区:推动“三链”深度融合,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按下“快进键”

生物医药产业是菏泽市“231”特色产业体系中的核心产业,日前,生物医药产业成绩单出炉,今年上半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产值341.12亿元,同比增长17.8%;实现营收328.07亿元,同比增长15.7%,整体呈平稳发展态势。作为生物医药产业的主战场,菏泽鲁西新区把生物医药作为首位发展的主导产业,重点抓企业膨胀,大力实施“倍增计划”,推动人才链、科技链、产业链‘三链’融合”发展,让一批骨干企业不断成长壮大,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位于菏泽鲁西新区的现代医药港,是我市错位发展、实现产业集群的核心区,重点布局了医药研发孵化、药物制剂、高端医疗器械等,对标国际国内一流产业园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配套,着力打造产业化布局、专业化服务、集群化发展、开放共享的生物医药产业大平台。
在医药港近岸蛋白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自动化设备正在有序运转。据了解,该企业是一家专注于重组蛋白应用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在mRNA原料等多个领域攻克了核心原料供应的“卡脖子”问题,实现了从蛋白质原料到应用技术开发全产业链的创新支持。“此前,国内的mRNA疫苗原料几乎都是依靠国际市场,通过创新研发,我们有了自己的产品,实现了本土化生产,助推了mRNA疫苗行业的发展。”近岸蛋白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管理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新区和医药港的政策支持下,我们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目前正在铆足干劲赶制订单,不断扩大市场效益。
据了解,现代医药港围绕科研孵化、医药制剂、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医疗技术、医美健康等领域,在强化基础设施、产业基金、科研支撑等方面持续发力,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全力打造业态一流、产业一流、模式一流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头雁”作用更加凸显。
同样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还有了未元大健康产业园,该园区创新打造的生物医药全产业链智能化共享平台,建有28个车间、近百条生产线,突破了制药行业“一品一线”产业化瓶颈,实现“多品共线”生产,可满足70%的药品落地需求。在聚焦延伸产业链的同时,园区还创新实施了“产业+人才+资金+研发”共享模式,以完整的“产业链”吸引产品落地,以产品为核心形成“科技链”、“人才链”,形成了完整的产品研发、孵化放大、产业化体系“三链驱动”新生态。
产业园区的“齐头并进”,是鲁西新区紧扣“科技链”“人才链”建强“产业链”的真实写照。尤其是全市工业经济“强基固本、提质增效”暨“千项技改、千企转型”部署推进会议以来,鲁西新区紧抓链主企业,从延链强链补链上做文章,不断引导鼓励“链主”企业强创新、优品牌、促转型,掌握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全力发挥头雁引领和生态主导作用,把生物医药产业培强壮大。
下一步,菏泽鲁西新区将积极主动落实“三亮”专题行动,按照“换位思考、主动服务、有求必应、无需不扰”理念,不断增强各级各部门服务意识和规矩意识,倾力帮助企业解决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全面构建发展良性循环,实现生物医药产业能级整体跃升。(孙安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山东新疆对接交流对口支援工作
- 9月2日,山东省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乌鲁木齐就对口支援工作进行对接交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第一书记、第一政委马兴瑞,山东省委书记林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兵团政委李邑飞出席。…
- 山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 8月25日下午,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金砖+”领导人对话会上的重要讲话,在2023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上的致辞和在中非领导人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研究审议有关工作事项。 省委书记林武主持会议并讲话。…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