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公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保障农产品“舌尖安全”有了更严新规(消费万花筒)

“在菜市场看上去很新鲜的肉,怎么买到家就变样了?”“光鲜水灵的蔬菜水果到家就失去了光泽?”
据悉,部分市场的生鲜摊位使用的灯具有“美颜”效果。在这种“生鲜灯”的照射下,生鲜肉类往往显得色泽红润鲜嫩,甚至有些不新鲜产品,消费者在光线照射下也很难分辨。除了生鲜肉类有专属灯光外,有的蔬菜、熟食和水果等生鲜柜台也使用特殊灯光。多地市场监管部门曾就类似问题发布消费提示。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商家使用“生鲜灯”“美颜灯”可能存在侵害消费者知情权的情况,消费者在知情权没有得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因为“生鲜灯”的美化而购买了相关产品,可以依法维权。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禁用“生鲜灯”。《办法》要求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时,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官认知。该《办法》将自今年12月1日起施行。
“从农田到餐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如何保障农产品“舌尖安全”?《办法》强化市场开办者和销售者食品安全责任,规定市场开办者履行入场销售者登记建档、签订协议、入场查验等管理义务和销售者履行进货查验、定期检查、标示信息等主体责任;明确了地方市场监管部门与农业农村部门的案件通报和移送制度,细化了具体通报情形。
《办法》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有关规定,将承诺达标合格证列为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的有效凭证之一,并鼓励优先采购带证的食用农产品;同时明确提出在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标准的基础上,鼓励食用农产品销售企业通过应用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团体标准等促进食用农产品高质量发展。
此外,市场监管部门和农业农村部门建立承诺达标合格证问题通报协查机制。市场监管部门发现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未按照规定出具承诺达标合格证、承诺达标合格证存在虚假信息、带证食用农产品不合格等情形,应当及时通报所在地同级农业农村部门;根据农业农村部门提供的不合格带证食用农产品流向信息,及时追查不合格产品并依法处理。用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达标合格证,可以有效提升供应链透明度,进而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16日 第 19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林武周乃翔对德州平原地震救援工作提出要求 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
- 8月6日2时33分59秒,德州市平原县发生5.5级地震,造成多处房屋倒塌和部分人员受伤。得知消息后,省委书记林武第一时间调度了解震区情况,对救援工作迅疾作出安排,并根据救援进展进一步作出部署。…
- 山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 8月4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在四川考察、八一前夕视察西部战区空军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欢迎宴会上的致辞、给“模范空降兵连”全体官兵的回信和致中巴经济走廊启动十周年庆祝活动的贺信精神,研究审议有关工作事项。 省委书记林武主持会议并讲话。…
- 林武在济南调研时强调,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 8月2日,山东省委书记林武来到济南市钢城区、莱芜区,深入企业、园区、项目现场等,调研工业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发展情况。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