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综治到长治 东平湖华丽跃进

上午9点半左右,东平湖上的烟波还未完全散尽,满载鱼苗、蟹苗的放流船就缓缓驶入湖心放流区域。工作人员打开袋子,草鱼、鲢鱼等鱼苗乘坐“滑板”,活蹦乱跳地跃入湖中。
“这次又有970万尾鱼苗在大湖里安下新家。”东平湖管理综合执法大队执法监督科科长朱士民说,“东平湖鱼种增多,资源得到修复,以后还能给渔民带来收入。”
自2005年以来,山东省东平县已连续18年开展增殖放流行动,向东平湖投放优质淡水鱼、蟹苗种3亿多尾。以鱼养水、净水,造福群众,成为东平湖持续生态治理的有益手段。
综合整治换回“美丽湖”
湖畔远眺,天水一色,一无碍物, “剪不断、理还乱”的网箱网围、锈迹斑斑的违停餐船消失得无影无踪。
近年来,东平县加大东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力度,通过实施清网净湖、餐船取缔、环湖生态隔离带建设等行动,加大湿地保护管理力度,还东平湖以湖清水净。
东平湖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尚红星介绍,县里通过实施九大行动,共清理网箱网围水面12.6万亩,清除网箱6.7万架、网围8万亩,拆除投饵机3000余台。拆除污染水体的餐饮船只21艘,取缔东平湖餐饮场所79家,清理各类废弃“僵尸”船只1500多艘。清理沿湖沿河砂场109处,彻底解决了困扰多年的生态痼疾。
在沿湖村民赵庆香的记忆里,以往每到夏季,随着水流风吹,大量菹草聚拢到湖岸边、漂浮在水面上。时间久了,菹草会慢慢腐烂变质,水会发黑,还会散发臭味。
如今春夏时节,东平湖管理委员会及时组织督导沿湖各乡镇,集中人员、集中机械进行打捞、晾晒、清运,确保水质稳定向好。
“乡里组织我们上了7台挖掘机、7条船,36名渔民,分段打捞,每天能打捞菹草1200吨,最大限度地保证水质不受污染。”菹草打捞负责人肖培海说。
“现在水清了,也没了臭味。傍晚村民都会走出家门到湖边散步,心情很好。”村民赵庆香说。
通过综合治理,目前东平湖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银鱼、鳜鱼等稀有鱼种日渐增多,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凤头䴙䴘等珍稀鸟类长久栖息,白鹭、灰鹤、须浮鸥在芦苇丛上翩翩起舞,东平湖成为鸟类的天堂。
湖泊长治打造“生态湖”
“安山中队!安山中队!这里是指挥中心,监控平台热成像报警显示,你辖区内新湖镇西王庄村西北侧东平湖内有船只人员进入,请你中队快速前往处置!”
“安山中队收到!马上到位!”安山中队执法人员随即乘坐执法快艇从大安山码头出发,仅用时15分钟就到达现场,当场查获下地笼船只2艘。
东平县投资460余万元,实施东平县渔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安装东平湖多维可视化智能监控系统,形成24小时覆盖湖区的动态视频监控体系,实现可视化、可追溯管理。对环湖主要道路及重要区域,自动智能识别岸边、湖内常见涉湖问题高效处置。
“为了维护了安全稳定的水域环境,我们全面加强水上旅游客运企业及所属游船的安全管理,严厉打击渔船、农用船、自用船等三无船舶非法载客行为。今年以来,共打击非法载客行为17起,依法扣押船只20艘。”东平湖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尚红星说。
智慧“湖管”护航只是东平湖治理的一部分。东平湖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京杭运河复航、山东现代水网建设的重要节点,也是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由阶段性的“综治”变永久性的“长治”,东平湖才能变为放心湖、生态湖。
据东平县政府党组成员,东平湖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李学东介绍,目前,从长效机制建设入手,东平县构建起管委+执法+乡镇+社区的四级网格化管理机制,建立责任明确、指令畅通、协同治理、横到边纵到底的网格化管理新格局,形成治水护岸的合力,湖泊管理实现了法治化、社会化、智能化、标准化。
为实现闭环联动发力,他们把沿湖八个乡镇(街道)划分为东、西、南三个片区,管委每个班子成员负责一个片区,明确部门、乡镇、社区的管理责任,规范管理标准,优化力量组成,确保管理全覆盖、无缝隙。
生态重塑迎来“幸福湖”
走进东平县永发湖产品有限公司,54岁的总经理赵永正和工人一起处理“鸡头米”(芡实)。他和父辈们曾以打渔为生,属于地地道道的“水上漂”,吃、住连同娶亲,也是在这一方澄澈中进行的。
“别人大风大雨往家跑,我们却是往湖里跑,风越大,就跑的越急,生怕围网出什么事,养殖户们的心血付诸东流。”赵永回忆当年围网养鱼的时候说。
“我们的工人也都是曾经的渔民,他们在这里打工一个月能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现在湖水水质好、生态水产品销路好,发展湖产品加工的信心更坚定了。”赵永说。
为帮助沿湖群众转产转业,东平县安排他们到就近的服装厂、湖产品加工厂打工,还为年龄较大的渔民安排了社区公益岗位,2万余名群众吃上“生态饭”。
特色水产养殖规模化,是实现发展和保护双赢的路子。东平县水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玲介绍,目前,全县养殖面积100亩以上的业户有46家,实现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有12家,拥有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1处,国家级养殖示范场5家。
东平县锚定“双30万亩”计划,大力发展30万亩设施农业和30万亩生态渔业,计划利用两到三年时间建成30万亩生态渔业区,打造东平湖、稻屯洼、“藕虾套养”片区、黄河鲤精养片区、乌鳢养殖片区等五大园区。
东平县委书记马焕军表示,东平县将坚决扛牢“确保一湖清水向北流”的政治责任,坚定不移抢抓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重塑生态、涵养生态、用活生态,让一湖碧水持久造福人民。(徐家文 付茂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山东省委召开省级党员领导干部会议
- 7月20日上午,省委召开省级党员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 省委书记林武主持会议并讲话。…
- 林武会见出席山东区块链研究院技术创新暨生态合作大会嘉宾
- 7月20日下午,省委书记林武在山东大厦会见了前来出席山东区块链研究院技术创新暨生态合作大会的部分嘉宾。 林武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 山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 7月14日下午,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江苏考察和视察东部战区机关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审议有关工作事项。 省委书记林武主持会议并讲话。…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