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台戏 琴声灯影里的热爱与坚守

“脑里想着词儿、嘴里唱着曲儿、手里舞着人儿、脚下踩着锤儿”,表演者五官、四肢、头脑一刻都不能闲着,一人身兼数职完成一整台戏的演出——这就是中国皮影最高超的古老绝活,泰山皮影戏“十不闲”。
中国皮影界有“七紧、八松、九消停”的说法,意思是皮影戏表演八个人配合正好,七个人紧张,九个人就有人闲,基本上都是团队演出,只有泰山皮影戏是全国唯一的单人皮影戏。
泰山皮影历史悠久,是全国三大皮影戏流派之一。在明代古籍《梼杌闲评》中就有关于泰山皮影的记载,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皮影”名录。
“来者何人?俺乃泰山石敢当。胆大的妖狼,竟敢在泰山上拦路吃人,俺岂能容你。”3月17日,在泰山皮影研究院,伴着热闹的锣鼓声和地道的琴书唱腔,泰山皮影第六代传承人范正安正为游客表演泰山皮影传统戏《石敢当运河龙为民除害保平安》。
泰山皮影戏《石敢当运河龙为民除害保平安》。泰安市泰山区宣传部供图
虽然已经78岁高龄,但是范正安眼不花、耳不聋、腰板挺直,声音洪亮,一场演出下来,仍然精神抖擞。
范正安是地道的泰安人。从小,他就喜欢皮影。8岁那年,第一次看皮影,当他看到一块白白的布上,小影人儿又能上天,又能入地,还有锣鼓声,还唱着……他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自此,范正安对泰山皮影“一见钟情”。13岁时,范正安加入泰安曲艺团,拜刘玉峰为师学习皮影,成为泰山皮影第六代传承人。从此,范正安一直坚守并传承着皮影事业。他是个认准了一件事就一干到底的人。从艺六十年来,对于皮影的热爱让他不断钻研,将“十不闲”表演技艺磨砺得更加精深,并推广到全国乃至世界,让更多的人认识和关注这项传统艺术,让非遗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挥舞百万兵。
泰山皮影主要是讲泰山,说泰山,故事大多与泰山有关。在唱腔上,以山东琴书、大鼓为主,同时吸收了泰山周围民间的曲调;在制作上,讲究写实,人物的装束、雕刻、色彩基本上是当地人真实的样子;在雕刻方面,泰山皮影风格独特,绘画优美,雕刻与绘皮并重的同时,绘画比例多于雕刻,雕刻技法简练明快,“范氏八百刀”可以将皮影刻画得栩栩如生;在选皮上,驴皮、羊皮、牛皮都可以是原材料,绘皮多采用中国画中的大写意手法,造型粗犷,上色时“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泰山皮影的乐器一共有8样,包括鼓、大锣、小锣、大镲、小镲、木鱼、竹板、止因装置等,都是范正安先生亲自设计制作而成。表演时,他手拿皮影,乐器就全靠脚来操作。
范正安同时控制多个影人表演。泰安市泰山区宣传部供图
多年来,范正安都是自己编曲目,自己制作皮影,自己演。为了更好的传承,范正安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在内容上结合当下最流行的元素,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贴近现代生活。在剧目演出方面,泰山皮影不仅有传统经典精品戏《蛙鹤龟》,老戏新编爆笑戏《武松打虎新传》,而且与时代同步,还编写了许多新戏,像反映农民致富、乡村振兴的内容等。
“我们赶上了好时代,现在的生活这么幸福,我们更应该多演出,赞美我们的好生活。”对国家的发展变化,范正安感触很深,他说,“从我们皮影艺人交通工具的变化,就能看出国家这些年的发展变化有多大,就能看出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新中国成立以前,皮影艺人是用一根扁担挑着到处演出。新中国成立后是用独轮车推着去演出。1958年,我是骑着自行车出去演出。改革开放后,换成了摩托车。2007年,我买了第一辆汽车天津大发,开着车出去演出,现在有9辆车了。”
范正安表示,现在国家很重视传统文化,作为非遗传承人,更应该用皮影戏歌颂新时代,让这项古老的艺术传承下去。
为了泰山皮影的传承,2009年,已过花甲之年的范正安召回在北京中央美院毕业准备留京的儿子,自筹资金在泰安市老县衙内创办“泰山皮影研究院”“弄影轩”小剧场。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一辈子专注一件事的范正安,几十年如一日锤炼皮影技艺,弘扬传统文化。
2010年,范正安受邀赴位于法国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出,“一个人演了一个剧团的演出”震惊全世界。
作为泰山文化的“活化石”,泰安自古就有“登泰山不看泰山皮影戏不成游也,不看影戏不知礼仪 ”的谚语。2017年9月,范正安受邀访问德国,半个月时间走访10余个城市,因为场面火爆,不得不数次加场。2017年,泰山皮影戏馆在北京前门大街挂牌营业。随着国际交流日渐增多,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埃及、南非等二十余个国家都留下了泰山皮影的足迹,每到一地都会掀起当地居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捧热潮。
虽然年事已高,但范正安仍舍不得离开舞台,还经常亲自上台演出。
“我就是一辆小车,小车不倒尽管推。”范正安乐呵呵地说。
采访时,范正安正整理泰山皮影的资料,尤其是将脑海中记得的剧目一一记录下来。他拿出一些手稿,上面有图有文,这是范正安用了无数个夜晚,戴上老花镜,自己一笔笔写出来、画出来的。范正安说,他把影人儿的手法技法都画了下来,下面加上文字解释,目的是留给后人,方便后人学习。
“我现在还能教,等将来我不能教了,后人就可以看着我写的这本书学习泰山皮影的技艺。”范正安说。
说这话时,范正安笑着,这笑中,透露着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爱到骨子里的老人对泰山皮影的无比深情!
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
“皮影戏倡导的是忠孝义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催人奋进、教人向善。期盼有更多的年轻人喜欢泰山皮影,让这项民间艺术永远传下去。”范正安充满感情地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林武在济宁接待群众来访时强调 扎实做好信访工作 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落到实处
- 4月25日下午,省委书记林武来到济宁市高新区“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接待来访群众。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扎实做好信访工作,着力解决突出矛盾问题,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
- 林武到省政协和各民主党派省委会机关调研并召开座谈会
- 林武到省政协和各民主党派省委会机关调研并召开座谈会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建言献策 为强省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葛慧君参加 4月24日上午,省委书记林武来到省政协和各民主党派省委会机关走访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工作汇报和意见建议。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优势,积极建言献策,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 山东省委常委会到济宁临沂实地接受党性教育
- 省委常委会到济宁临沂实地接受党性教育 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4月21日至22日,省委常委同志走进济宁政德教育干部学院、沂蒙红嫂纪念馆、沂蒙革命纪念馆,涵养优秀传统文化,接受革命历史教育,锤炼党性、补钙加油,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 中央第九指导组组长胡泽君和省领导林武、周乃翔、葛慧君、陆治原、杨东奇、夏红民、白玉刚、王宇燕、刘强、曾赞荣、李猛、张海波一行,首先来到济宁政德教育干部学院现场教学基地——孔子研究院,详细了解孔子生平,了解儒家思想发展脉络及其对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用心感悟厚重的文化底蕴,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涵养干部为政之德,汲取向上向善的力量。…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