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点赞德州夏津县:扶持“半边天”,带富一片天

生活照顾、结对帮扶、助力增收,各地留守人员获得更多保障——
帮扶更周到 日子更安心
核心阅读
建设智慧养老服务调度平台,为老服务精细化、丰富化;结对帮扶全覆盖,健全日常关爱制度;深入挖掘农村本土资源,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各地出台一系列政策,让留守人员的生活更安心、更精彩,对新的一年充满期盼。
留守妇女——
获政策扶持
能增收致富
本报记者 王 沛
正月初七清晨,冯万芳哼着小曲,骑上电动车,直奔段庄村,不到10分钟,来到彩丝带“共富工坊”工艺品加工车间。她是山东省夏津县东李镇刘兴裕村村民,今年43岁,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她留守老家,照顾家人。“俺也想外出找点活,但舍不了一家老小。”冯万芳说。
盼着盼着,工作就送到家门口。去年,隔壁段庄村建起了彩丝带“共富工坊”,冯万芳老早听到消息,一招工,立马报名。经培训,冯万芳实现了就地就业。
“一天工作五六个小时,不耽误接送孩子,平均每天到手60多元,一个月能拿1800元左右。”冯万芳说,2022年她攒了1万多元。手里有了闲钱,冯万芳时常改善家庭伙食,还盘算着给孩子报上兴趣班。
夏津是传统农业大县,壮劳力外出打工多,像冯万芳这样的留守妇女不在少数。
深入挖掘农村本土资源,留守妇女也能增收致富。夏津有260多家工艺品生产工厂,其中,草柳编、布绒玩具、工艺蜡烛等工艺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去年,夏津县妇联整合县域内手工、纺织、电商、家政、种植、养殖六大资源要素,开展企业观摩、就业创业培训等活动,培育了一批“飞花巾帼创业项目孵化基地”,既能提供技术培训、业务指导,还能提供订单。彩丝带“共富工坊”是孵化基地第一批成功项目,如今已累计孵化“共富工坊”30个,带动2000多名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
既能就业,也能创业,给能力突出的妇女更大舞台。“今年,我们还要在全县培养基层女性致富带头人100名,设立企业基层加工点100处,为6000余名村(社区)妇女解决家门口就业问题。”夏津县妇联主席王艳坤说,现在政策“大礼包”已经出台,各类低息贷款、补贴、培训正落地见效。
“扶持一个‘半边天’,就能带富一片天。”夏津县委书记沙淑红说,“夏津将积极打造留守妇女一刻钟就业圈,方便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也方便企业厂门口招工,实现留守妇女增收有门路,企业稳产有效益。”
“现在,村里老少媳妇都有事干,心情好了,日子很充实。”冯万芳说,“今年加油干,再多挣点才好哩!”
《人民日报》(2023年2月1日 12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林武带队检查淄博市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并指导淄博市委常委会民主生活会
- 林武带队检查淄博市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落实情况并指导淄博市委常委会民主生活会 以全面从严治党为统领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根据中央要求和省委统一安排,近日,省委书记林武带队检查淄博市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并于1月29日上午参加指导淄博市委常委会2022年度民主生活会。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以这次民主生活会为契机,以全面从严治党为统领,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 周乃翔到枣庄调研重点项目建设等工作
- 1月29日上午,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到枣庄市调研重点项目建设、工业经济运行等工作。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两会”部署,提振信心、抢抓机遇,着力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扎实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 山东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集体学习
-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集体学习 深化新旧动能转换 聚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1月28日是春节后上班第一天,上午,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集体学习,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交流讨论,凝心聚力、奋勇拼搏,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省委书记林武主持学习并讲话,周乃翔、葛慧君、陆治原、杨东奇和中心组成员等参加。…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