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虾”让盐碱地变“鱼米之乡”

若非亲眼所见,真的难以相信,“洋气”的南美白对虾竟然“游”进黄河岸边的盐碱荒洼,“长”成当地的支柱产业。
南美白对虾。
“我们村地处黄河沿岸,是一片退海之地,盐碱化严重,地里只长草、不收粮,过去是穷得出了名的‘省定’贫困村。后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里开始养殖南美白对虾,现在家家户户都有虾池,日子越过越富裕。”黄家村党支部书记黄志远兴致勃勃地介绍着村子的变化。
黄家村村景。人民网乔姝 摄
目前,外塘养虾季节已经过去,但村里整齐干净的瓦房、宽阔美丽的道路、自在享受农闲的村民和无处不在的“鱼米之乡 生态乔庄”标识,无一不在展示着“虾经济”的蓬勃活力。
黄家村村景。
黄家村的“变形记”在滨州市博兴县乔庄镇并非个例。自2001年开始,乔庄镇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沿黄低洼盐碱地集中连片整理开发,引黄河水与地下丰富的卤水进行配比混合,试养南美白对虾。
粮食歉收的“盐碱窝”,恰是南美白对虾生长的“温床”。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从虾苗淡化、饲料供应、病害防治到产品销售、冷储加工,乔庄镇对虾产业链条逐步完善成熟。对虾养殖已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黄志远介绍,乔庄镇有个专门的“135养殖法”,就是10天的淡化标粗、30天的中间暂养和50天的外塘养殖。90天的时间,实现虾的上市。同时,在外塘对虾捕捞前1个月进行二茬虾苗暂养,使得外塘第二茬虾养殖周期缩短1个多月。一年养两茬,效益成倍提高。
“村里户均两三个养虾池,每户每年收入十来万元不成问题。”黄志远说。
谭家村“5G+智慧渔业”水循环养殖项目。
为了提升对虾养殖水平,今年博兴县启动“5G+智慧渔业”水循环养殖项目,乔庄镇在部分村展开试点。该养殖模式下,对虾从外塘“游”进拱棚,低温天气不能养殖的问题得以解决。
“新的养殖模式下,用水量节约一半,尾水还能循环利用,达到生态节水的目的。”乔庄镇谭家村党支部书记李建波说,“拱棚避免了病害传染,大大提高了养殖成功率”。据了解,该村水循环养殖的新一茬对虾即将在11月中下旬上市。
“一只虾”带动一方经济“争上游”。目前,乔庄镇共有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3.5万亩、1.2万个,南美白对虾产量占山东省四分之一,年产值突破十亿元。乔庄镇也先后荣获“中国白对虾生态养殖第一镇”“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称号。以虾为媒,乔庄镇连续举办多届“中国博兴乔庄白对虾节”,在持续擦亮“博兴对虾”“滨州对虾”地标品牌的同时,带火乡村旅游,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乔姝)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山东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省委宣讲团宣讲动员会召开
- 山东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暨省委宣讲团宣讲动员会召开 全面准确深入宣讲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山东落地生根 李干杰出席并讲话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山东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11月8日上午在济南成立,省委书记李干杰出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省委宣讲团宣讲动员会并讲话。 李干杰指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
- 山东省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 山东省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 做好山东工作的生动实践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省委举办山东省领导干部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班。11月2日至6日,第一期学习班举行。…
- 中共山东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体会议举行
- 中共山东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体会议举行 省委常委会主持会议 李干杰讲话 全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听取和讨论了李干杰同志受省委常委会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山东省委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议》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2022年11月6日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22年11月5日至6日在济南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省委委员80人,候补省委委员15人。…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