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东频道>>滚动新闻

优良天数比率63.54% 槐荫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2022年10月21日15:55 |
小字号

金秋时节,槐荫换装。

这座时髦的城市很讲究“穿搭”:蓝色的天、洁白的云、碧波荡漾的河流,层林尽染黄金甲的银杏林,色彩缤纷的七彩花田......吸引市民频频举起镜头,更有许多美妆照冲上海外媒体。

近年来,槐荫区坚持以“五兴”促“西兴”,聚焦“生态兴”,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目前,槐荫区优良天数比率63.54%,位列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第三,改善排名第一;全区水环境质量达到地表水Ⅲ类水标准,各水源地水质良好;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100%,确保人居环境安全。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黄河水、长江水、玉符河、小清河在槐荫“四水融汇”,一条腊山河宛如秀带穿城而过,济西湿地、玉清湖、美里湖如碧玉般镶嵌其中。水碧湖净的背后,离不开无数环保人的辛勤付出,槐荫区生态环境分局管理二科科长杨鲁宁就是其中一员。

“我们建立了槐荫区流域水环境预警应急体系,简单来说,就是监测河道水质、评估水环境风险、及时应急预警。”谈到水资源的治理和保护,杨鲁宁坦言,用好科技力量是关键。“我们利用高光谱遥感探测水质新技术手段,通过固定式水质光谱在线监测和便携式水质光谱实时获取,便可实现高光谱智能化对水质的分析鉴别,从而能够第一时间对水污染事件进行预警,极大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据了解,该项目属于全市首个区县有自主使用、管理权限的高光谱智能化水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对传统水环境管理手段进行了革新,同时,也为下一步全区域、全参数、实时高效的水环境预警应急、精准治污提供了参考。

科技再发达,工作还是要人去干。杨鲁宁说,为了保证水环境安全,她与团队24小时处于待命状态,发现情况立即出动。“我们每周都要去各监测点现场看三四次,实地了解情况。通过实地走访,再加上高科技的手段,形成了‘超标预警、追踪溯源、立即整改’的快速反应闭环联动机制,切实保障了水环境安全。在小清河,时隔六十年,我们又发现了中华鳑鲏种群!”杨鲁宁自豪地说道。

槐荫的水更清,天也更蓝。如今漫步在槐荫,蓝天白云已令居民“司空见惯”。“咱们槐荫的空气质量一天比一天好,天也越来越蓝,有时出门,大太阳刺得眼都睁不开了。”居民王阿姨说道。

半空中一架无人机飞过,槐荫空气质量相关数据随即反馈到指挥中心。这是槐荫区创新开展的三维立体“一张图”系统平台。区生态环境分局大气办主任马勇向记者介绍道:“我们这套系统,将无人机巡查进行了制度化、规范化,5天内即可飞巡一遍全域,空气质量情况一览无余。”马勇说,在无人机监测的同时,还利用走航车进行全方位监测,以重点区域为中心,形成了辐射32平方公里的实景三维影像。“得到数据后,我们会与专家团队解译疑似污染源,通过图斑解析,确定具体问题源头。”

当前正处于深秋季节,是大气污染治理的关键节点,马勇说,他和他的团队如今正“严阵以待”。“我们制定了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对全区空气情况以及未来将会出现的情况进行了研判,现在全员靠上,加强对各类污染源的监管。”马勇介绍道,大气污染防治,离不开部门间的联合联动,“我们启动了全区督导检查,会同住建、城管、渣土办、扬尘办等部门和相关街道,针对重点区域进行走访检查,遇到问题现场解决。就一个目标:保证槐荫天蓝气清。”

生态环境的治理,给居民带来的是干净、整洁、美丽的生活环境,但在看不见的地方,依然有一群人与“脏乱差”进行着战斗,冲锋在前,无畏无惧。区生态环境分局监察一中队队长刘学峰就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2018年6月19日,正在工作的刘学峰接到指令,在一段河面处发现油污,但经过沿线排查,仍没有找到排污口。“地上看不到,就去地下找。”经验丰富的刘学峰做出了判断,随即与另外三名同志戴上防毒面具,穿上皮质隔离衣,一头扎进了伸手不见五指的排污管道。“地下漆黑一片,强光手电也只能看到五六米远,污水最深处漫到腰部,淤泥深及膝盖。”刘学峰回忆道,尽管带着防毒面具,但依然难掩刺鼻的恶臭。有些地方昏暗不清,他们便摘下防毒面具,以便更好查看情况。顺着500米的管线,他们一寸一寸排查,很多路段都是爬过去的,“我们找了一个小时左右,最终确定了排污口,立即通知市政进行了封堵。”

这段经历,让刘学峰至今难忘。“我的爱人听说后,埋怨我不要命了,那么黑,什么情况都不知道,就敢往下走。说实话,当时下去的时候我也害怕,但问题就摆在那里,总得有人去解决。我这个人特别拗,非得下去看看,心里才能踏实。我们干这一行的,都有这一股子劲头。”刘学峰朴实的话,道出了万千环保人的心声。

平日里执拗的刘学峰,在监察中却充满了人情味。在走访监察企业防污治理中,遇到问题他总是先倾听企业情况,再会同专家团队进行分析研讨,帮助企业共同解决问题。“环保监察,解决问题是最终目的。多站在企业角度考虑,这样既能提高自身监管水平,也能保证企业整改效率,同时还能保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不受影响。”刘学峰说,随着当前全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企业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他和他的团队监察也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

绿色是一座城市的生态底色,温暖宜居的环境是城市软实力的标识之一。槐荫区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推进沿黄生态保护,争当“生态济南”排头兵,全力开展河道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小清河生态景观带、腊山河综合整治提升、重点片区污水管网建设……山河似锦,碧波相映,宜居宜业宜游的槐荫已经照进现实!(栾中铭)

来源:槐荫区融媒体中心

(责编:公雪、邢曼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山东省代表团举行分组会议

  出席党的二十大山东省代表团今天继续举行分组会议,学习讨论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讨论党章修正案、十九届中央纪委工作报告。 山东省代表团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周强,李干杰、周乃翔、葛慧君、刘家义、陆治原、杨东奇参加讨论。…

山东省代表团深入讨论党的二十大报告

  连日来,山东省代表团代表继续认真深入讨论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讨论党章修正案、十九届中央纪委工作报告。 孙爱军代表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是高举旗帜、与时俱进的政治报告,是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的战略报告,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动员报告,是政治宣言书和时代动员令。…
山东省代表团深入讨论二十大报告
  连日来,党的二十大山东省代表团代表认真深入讨论习近平总书记作的报告,表示要深入学习领会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扎实实办好山东的事情,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刘家义代表说,报告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政治宣言,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
山东省代表团集体参观“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
  10月17日晚上,出席党的二十大山东省代表团代表来到北京展览馆,参观“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李干杰、周乃翔、葛慧君、刘家义、陆治原、杨东奇参加。…
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报告精神上来
  李干杰在学习讨论二十大报告时指出 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报告精神上来 10月16日下午,省委书记李干杰代表在讨论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时指出,要认真学习领会报告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报告精神上来,坚决落实报告各项决策部署,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李干杰说,习近平总书记作的报告,总揽全局、高屋建瓴、深邃精辟、气势恢宏,听后备受鼓舞、倍感振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