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钞关:活用运河文化,续写鲁风古韵

人民网聊城10月18日电(谈媛)“漕运商舶皇华冠盖之所必经,户部分司榷关在焉。”明清时期,聊城临清因运河漕运而崛起,此地的运河钞关是明清时期在大运河航线上设立的一个专门针对运河上来往的商用载货船只征收船税的机构。
近日,“山东文旅新动能”——山东精品旅游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媒体采风行活动到此,深入了解了当地文旅是如何活用运河文化与旅游经济相融合。
临清运河钞关。人民网谈媛 摄
从钞关的大门口进入,园内的每一处遗址、每一处碑刻、每一块砖石都镌刻着历史的年轮。“这临清市上,是个热闹繁华大码头去处,商贾往来之所,车辆辐辏之地,有三十二条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楼。”这是古代小说中对当时临清繁荣景象的描述,而这与钞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钞关内遗址。临清市文旅局供图
钞关,本是税关。明朝初年,白银不允许直接交易,缴税也只能用纸钞。所以,税关即钞关。明朝宣德四年(1429年)开始设钞关征税,大运河上共设了七处钞关,从南往北依次为:杭州、浒墅、扬州、淮安、临清、河西务、崇文门。这七处钞关与设在长江上的九江钞关合称为运河八大钞关。
运河八大钞关分布图。人民网谈媛 摄
厅堂、仓库、巡栏舍、船料房......钞关内的建筑大都为硬山建筑,青色灰瓦,前院为公署办公区,后院为仓储区。此外,钞关内还还原了钞关官员住宅若干,保存较好。游客不仅可以在此了解到历史上钞关的重要地位,还可以沉浸式体验当时钞关内的机构之完备。
钞关组织机构图。人民网谈媛摄
“临清钞关,是中国历史上唯一遗存至今的运河钞关。明万历六年(1578年),钞关收税83200两白银,最高时曾年征收船料商税银117000余两。而当年整个山东省税收8860两白银,仅相当于临清钞关的十分之一左右。临清钞关一年的关税达到全国税收总额的四分之一,长期居运河各大钞关之首。”园内的讲解员介绍到,2001年,临清运河钞关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临清钞关建筑分布。临清市文旅局供图
钞关从1429年始建,距今已有58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是运河文化的重要载体,还是研究中国明清两代经济生活、运河城市形成的不可或缺的文化遗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山东省代表团深入讨论二十大报告
- 连日来,党的二十大山东省代表团代表认真深入讨论习近平总书记作的报告,表示要深入学习领会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扎实实办好山东的事情,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刘家义代表说,报告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政治宣言,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
- 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报告精神上来
- 李干杰在学习讨论二十大报告时指出 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报告精神上来 10月16日下午,省委书记李干杰代表在讨论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时指出,要认真学习领会报告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报告精神上来,坚决落实报告各项决策部署,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李干杰说,习近平总书记作的报告,总揽全局、高屋建瓴、深邃精辟、气势恢宏,听后备受鼓舞、倍感振奋。…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