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火焰蓝·守护万家灯火|永做消防救援事业的泰山“挑山工”
泰山十八盘,人称天门“云梯”。这里1630级台阶、400多米高差,最陡处仰角达70度,最窄的台阶连一只脚掌都放不下。就在这“五岳独尊”的泰山之巅,一支由18名救援人员组成的消防救援站,常年驻守在最低温度接近零下30℃的高山之上,用双脚丈量泰山,无愧驻山群众和游客的重托。
泰山消防救援站集体宣誓。泰山消防救援站供图
26年如一日 传递信仰的力量
1996年,第一批泰山消防救援站救援人员登上泰山,借住在后山北天门的空军雷达站,开始对这座大山26年如一日的守护。他们组建了岱顶防火巡查服务队,主动上门为单元员工进行培训,在游览区为游客介绍山林防火知识要点。肩负起18万亩山林、26处古建筑群、58座寺庙、42家社会单位的防火、灭火工作和消防救援任务。
照片墙展示了建站以来的工作点滴。刘颖婕摄
走进救援站内,一片醒目的照片墙映入眼帘,展示了建站以来的工作点滴,有执行任务时的紧急时刻,也有接到锦旗时的温情瞬间,他们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在工作之余自己找乐子,一张张照片的画质从模糊到清晰,见证了26年来,泰山消防救援站的变迁与发展。
建队之初消防站内挑水用的第一根扁担仍被完好的保存在站内。刘颖婕摄
听指导员李令政描述,凡是到过泰山的人,无不震撼于泰山的雄伟壮观和风景秀美,但长年生活在这里却有另一番感受。泰山上面冬夏两季雾气弥漫,难得见个晴天,在长达半年的泰山冬季里,队员们每天都要带着扁担到四五里外的山泉破冰挑水,大家都盼着下雪,可以化雪为水,但又怕下雪,下了大雪,补给送不上来,没有青菜就只能吃咸菜、啃干馒头了,到后来,馒头冻成冰疙瘩,鸡蛋也冻成了乒乓球……
现如今,泰山消防救援站的执勤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流动服务点变成了固定服务站,有了蓄水池、除湿机、烘干房,还有了图书室。但在李令政看来,硬件措施越来越好,任务也越来越重了。
把一件好事做好不容易,坚持26年做好一件事更不容易。
在消防站的储藏柜里,存放着厚厚一摞的防火检查记录。翻开记录本,上面认认真真地记录着每一次检查发现的问题,用消防站老同志的话说,这一页页记录就是一张张保险,也是一个个军功章,上面的每一个字都是他们对于忠诚和平安的担当。
“守护泰山的安全不能仅仅靠英勇无畏的战斗,更要把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中!”消防站历届党支部都把保护泰山消防安全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
截至目前,泰山消防救援站确保了泰山连续26年未发生古建筑火灾,为保卫泰山古建筑、山林消防安全和打造平安泰山、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上好入队第一课 绽放青春的风采
走一趟盘道,植一棵青松,访一位挑夫,学一遍队史……这是每一名泰山消防救援站救援人员入队的第一课。这群最大不过33岁、最小只有19岁的年轻人,早早地就把自己和这座大山绑在了一起。
在训练或出警时,消防救援队的年轻人们总会遇见泰山“挑山工”,偶尔闲聊几句偶尔顾不得停留,这边扛着担架从山顶冲下山崖,另一边挑着扁担自下缓缓而上,他们一边是扛着生命的希望,另一边是挑着生活的重担,而相同的是“埋头苦干、勇挑重担、永不懈怠、一往无前”优秀品格。
日复一日的负重训练,徒步行进。泰山消防救援站供图
在泰山上,消防站出警都是徒步行进,救援全凭手抬肩抗。为练就一双铁肩膀,一付铁脚板,蜿蜒的盘道和陡峭的绝壁都成了天然的训练场。中天门到南天门3000多级的盘道,岱顶2公里的台阶,10公里的环山公路……每人每年要跑过52万级台阶、520多公里山路,两三个月就要穿坏一双训练鞋。“防消联勤”、实战化演练,他们个个都是行家里手。消防救援站配备的200余种器材,人人都能熟练操作。
随着时代的变迁,救援人员清醒地认识到,仅靠传统的“手搏山火、肩扛救援”方式已经不能胜任新形势下的消防任务。从2006年成立国内首个山岳救援队开始,泰山消防救援站就在救援方式上主动创新,不断学习提升技术,在作战模式上大胆突破。
一级消防士孙明作为消防站的站长助理,也是消防站的业务骨干,仅有初中文化的他,却凭借着刻苦的学习态度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山岳救援专家。2021年,孙明作为骨干被推荐参加全国绳索救援资质培训,这个淘汰率接近80%的培训让孙明倍感压力,他说:“我的学历不高,年龄偏大,在这里我没有任何优势,但我必须努力,把学习成果带回去,用到我们的救援中,更好的救助登山游客。”每天他都会反复研究每一个技术环节,绳索器材摸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成功取得绳索救援教练员资格。
开展山岳救助训练。泰山消防救援站供图
近年来,他们多人远赴上海、广东、河北等地学习绳索救援和无人机操作技术,均取得了相应资质。创新战术战法,贴合实战训练,一批创新操法在实战中运用……他们创新的水泵串联供水上山、风力灭火机协同作战等山林火灾灭火战法,在多次跨区域增援作战中,立下赫赫战功。
120余面锦旗 守护平安的使命
在消防站里有一面锦旗墙,120余面锦旗悬挂在展柜里,讲述着消防站每一次难忘的救援经历。有过翻越11座大山的千里寻踪,有过折数万石阶的一夜无眠,有过穿越皑皑白雪的永不言弃……挽救一个又一个生命,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雪中救援,大家轮流抬着担架。泰山消防救援站供图
2017年1月23日7时22分,一名游客在泰山十八盘对松山附近摔伤,急需救助!消防救援人员们立即放下刚刚端起的碗筷,穿戴好装备,顶着严寒和大风,艰难地向对松山走去。8时20分,他们赶到对松山,对伤者的受伤部位进行固定,将他转移到担架上,盖上大衣,而后小心翼翼地抬起担架,向山下走去。狂风呼啸,索道早已停运,遍地积雪,环山路不再通车。顶着零下26度的严寒,踩着冰封的盘道,抬着担架,队员们一步一步从山顶走下山去,迈出的每一步都挑战着人体的极限。狂风、严寒、冰封的盘道和担架上的呻吟声压迫战士们的神经,大家轮流抬着担架,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手抬肩扛,跨越1300米高差,走过7000多级台阶,终于到达山脚下,将伤者送上了等在山下的救护车。
伤者转危为安,但救援队员们的“征途”还没有结束。稍作休整,一行9人又沿着刚才的路重新走过7000多级台阶,返回山顶的救援站,归队已是下午四点了。
2018年的“五一小长假”,对指导员李令政来说至今记忆犹新。5天内,他和战友们连续处置了24起救援,从凌晨到深夜,他们抬着担架在十八盘反复走过24次,跨过近4万级台阶。连续高强度的救援任务,对于曾在比武中受伤,导致腰椎间盘突出、右腿半月板切除的李令政来说,每一步都异常艰难。可他咬紧牙关,硬是坚持了下来。当第24名游客被平安送上救护车,早已精疲力尽的他瘫倒在了地上……
建队26年来,他们先后参加消防救援3300余起,救助遇险游客3000余人,从死亡线上挽救了600余条鲜活的生命,为群众做好事6万余件,被群众誉为泰山平安的“守护神”、泰山顶上的“活雷锋”。
李令政一直说,他们做的就是普通的工作普通的事,可他们的一次次出警,都承载着一个个小家团圆的希望。
2021年,泰山消防救援站被山东省委表彰为“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泰山消防救援站供图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在救援站接到的感谢信里有这样一句话:“泰山消防救援站就像‘十八盘’两侧的扶手,让游客险时有抓手,累了有依靠。”在一代代泰山消防人的不懈努力下,他们继承着前辈的优良传统,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一名新时代消防救援事业“挑山工”永不懈怠的责任与担当!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抓早抓小及时依法解决好人民群众合理诉求
- 李干杰在临沂接待群众来访时强调 抓早抓小及时依法 解决好人民群众合理诉求 9月6日上午,省委书记李干杰来到临沂市信访局接待群众来访,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把老百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抓早抓小、及时依法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 在临沂市信访局会议室,李干杰认真听取临沂市信访工作和积案化解等情况汇报,随后接待了两批来访群众。…
- 山东省委党校举行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
- 李干杰在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 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 切实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 落实到做好工作的实际行动上 9月5日上午,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举行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省委书记李干杰出席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落实到做好工作的实际行动上,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李干杰在讲话中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 山东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召开会议
- 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召开会议 锚定“走在前、开新局” 推动机构编制工作再上新台阶 9月1日下午,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审议有关文件和机构编制事项,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省委书记、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主任李干杰主持会议并讲话,周乃翔、陆治原、王宇燕、张海波和委员会委员出席。…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