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努力打造盐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人民网济南7月11日电 11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走在前、开新局”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东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梁润生表示,将围绕国家所需、发挥东营所长,努力打造盐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梁润生介绍,东营市现有盐碱地面积341.8万亩,占山东省盐碱地面积的38%,是我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利用难度最大的三角洲型盐碱地之一,这其中,盐碱耕地面积196万亩,占东营市耕地面积的59%。
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既是东营的使命所在,更是潜力所在,下一步,将围绕国家所需、发挥东营所长,努力打造盐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聚力攻坚关键技术,打造盐碱地农业创新高地
抓好重大平台建设,以创建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为抓手,推进中科院黄河三角洲科研基地、中国农科院东营耐盐作物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建设,形成盐碱地农业科技创新“平台集群”,为盐碱地农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创新提供坚实支撑。
抓好高端人才引进,完善落实人才“引用管育”政策措施,围绕盐碱地农业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今年将引进20个以上高层次科研团队,在耐盐碱品种选育、盐碱地生态循环农业等方面形成一批技术创新成果。
抓好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根据盐碱地含盐量梯度变化,分别建设一批盐碱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产业示范园,加快形成原创性盐碱地农业企业标准、产业标准,推动上升为行业和国家标准,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盐碱地综合利用系统解决方案。
聚力攻坚特色耐盐种业,打造盐碱地“种业硅谷”
挖掘种质资源,以山东黄河三角洲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为抓手,加强优质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登记入库与鉴定评价,今年收集种质资源6000份以上,夯实种业创新基础。
开展联合育种攻关,深化与高层次科研机构、大型种业企业的合作,加快推进中科院种子创新研究院山东基地、黄河三角洲种业创新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耐盐碱作物新品种。
推广应用新品种,今年,将建成10个标准化育繁种基地和试验示范基地,建设1-2个国家耐盐大豆区域试验基地,加快构建盐碱地农业新品种试验展示和应用推广体系。加快科研成果大田推广,尽快将专家的“试验田产量”转变为农民的“大田产量”。
聚力攻坚产业体系培育,推动盐碱地农业提质增效
坚持向产业链要效益,依托藜麦等健康功能食品、耐盐碱中药材等特色产业,通过成果转化、招商引资等方式,大力推进延链、补链、强链,提高产业集群化发展水平。
坚持向品牌要效益,深入挖掘盐碱地农产品的独特价值和品质特性,广泛开展宣传推介,加大“三品一标”认证扶持力度,努力把“黄河口农品、盐碱地特产”打造成为“金字招牌”。
坚持向生态要效益,落实“四水四定”原则,实施农业节水工程,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建设一批节水农业示范区。扎实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试点,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持续抓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走出盐碱地农业绿色发展的新路子。(逄鑫珊 实习生 刘人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山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学习《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 7月8日上午,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抵达香港、考察香港科学园、视察驻香港部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审议有关工作事项。 省委书记李干杰主持会议并讲话。…
- 全国政协调研组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在山东调研
- 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全国政协调研组在山东调研 刘奇葆李干杰葛慧君参加 7月4日至7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刘奇葆率调研组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在山东开展调研。 在鲁期间,刘奇葆与省委书记李干杰就加强非遗保护传承交换意见。…
- 山东省党政代表团在甘肃考察对接东西部协作工作
- 受省委书记李干杰委托,7月5日至6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率领山东省党政代表团到甘肃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西部协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习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考察对接鲁甘协作工作,进一步推动两省交流合作走深走实。 5日下午,山东·甘肃东西部协作第三次联席会议在兰州举行。…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