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东频道>>本网特别关注

山东龙口:乐器村出圈,“手造之城”弦歌不辍

2022年06月01日16:10 |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龙口6月1日电(顾玉雪)作为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的热词,“山东手造”是山东发挥文化资源丰厚优势,创新打造的文化创意区域公共品牌。今年3月发布的《“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实施方案》意味着“山东手造”的全面起势。

渤海之滨的龙口,用一把萨克斯奏响了文化产业和品牌发展的强音。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百强县前十位的龙口市,是占全国萨克斯年产量60%以上的主产区,也是全国最大的西洋管乐器生产基地之一。底蕴深厚的人文沃土,蓬勃发展的“乐器村”独特产业集聚,创新基因的生生不息,成就了一座文明、实干、创新、发展的新时代“手造”之城,展现出的是山东从品牌大省向品牌强省迈进的笃行不殆,是向世界传播工匠精神和山东故事的弦歌不辍。

深耕人文沃土:老手艺赋能“洋”乐器

文化是一座城市珍贵的资产,也是深耕文化品牌的沃土。

海岱齐鲁,齐文化和鲁文化构成了山东文化图谱的两种底色。稷下学宫在临淄,鱼盐之利又在滨海。濒临渤海的龙口,早有“管子治齐,通鱼盐之利于东莱”的记载,素有“莱子古国金黄县”之称。明永乐年间,老黄县人就漂洋过海,远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创办实业。

老黄县,新龙口,底蕴深厚的商业文明成为这片土地深耕“山东手造”的文化沃土。

在这片土地上,有一批匠心铸魂的手工艺人,将老手艺赋能“洋”乐器,他们不再只是来样加工的普通匠人,而是让它们成为撬动产业、造福百姓、叫响品牌的山东“名片”。

龙口市东莱街道大李家村67岁的李增超老人便是这样一位特殊的“老匠人”。上世纪90年代,他带领团队亲手打造的一把萨克斯被作为外交国礼,这成就了龙口作为中国“萨克斯摇篮”的高光时刻。

“这是最令我骄傲的一件事儿,那把萨克斯让龙口管乐器一鸣惊人,登上行业之巅。”回想起当年打造这把经典名器的情形,李增超仍然心潮澎湃。

龙口的乐器从此为西洋乐器“中国制造”赢得了声誉,大李家村被誉为龙口管乐器生产企业的“孵化器”,为龙口文化产业发展谱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故事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李家村有个铜火锅生产厂,30岁出头的李增超在这做技术工人。1987年,北京管乐器厂在大李家村设立分厂,火锅厂转营管乐器,李增超也跟着玩起了跨界,学做萨克斯。

当时,北京管乐器厂生产的“星海”牌乐器全国知名,大李家村的这个分厂也是可以批量生产萨克斯的少数厂家之一。

“为外交部做国礼的重任就落在我们身上。”李增超说。

从大喇叭口到小螺丝帽,一个萨克斯管要用到900多个零部件,机器生产之外,需要手工组装50多个零部件,但手工环节保证了萨克斯的音准、音色、音键机械联动灵敏性等,几乎是核心所在,对技艺的要求极高。

经过不断地改进和创新,李增超带领团队制造的萨克斯通过乐器行业及军乐团管乐专家的鉴定,产品的音准、音色、音键机械联动灵敏性能等都被高度认可。

基于乡土社会独特的地缘关系,包括李增超在内最早掌握技艺的工匠们,结合自身的特点及经验总结,一传十、十传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乐器生产技艺在这个小村落形成了特定的文化传承,“手造”的技艺正以一种文化形态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推动着乡村文化生态的重构。

与其他的“山东手造”相比,管乐器堪称“洋玩意”。但是,正是得益于技艺的地域和代际传承,由此形成的文化生产传统在大李家村落地生根,管乐器的发展镌刻上了山东地域特色,也是为后来的蓬勃发展培根铸魂。

随着社会需求和技术的成熟,李增超在内的众多匠人陆续独立开办工厂,以大李家村为中心,大大小小的乐器厂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泰山”“金鸣”“锦盛”“东星”等龙头企业渐次峥嵘。

乘势而上,鲲鹏击浪从兹始。

产业集聚孵化:小村庄蝶变“乐器小镇”

“山东手造”,是将传统工艺现代化、当代化、生活化,其指向的并不在于“收藏”,而是为美好生活服务,背后更是一地广阔的产业和高质量发展格局。

走进大李家村,一把巨大的萨克斯矗立在路边,提醒着来往路人,龙口“乐器村”到了。在全国萨克斯采购商那里,龙口也是大名鼎鼎,因为全国60%以上的产量都来自这里。

作为山东传统文化资源与多元产业业态之间相链接的一个关键点,“山东手造”贵在落地落实,加强文化传承创新,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由“手艺”至“手造”,龙口管乐器 “舒枝展叶”,结出了文化产业的金果银果,成为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和经济富矿。

李增超创办的龙口市东星乐器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及改革创新,在原来的纯手工制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工艺创新,把胎夹模具变成了机械设备生产,并先后完善生产出11种萨克斯系列产品。

其间,东星乐器以新西兰乐器公司提供的古董C调萨克斯为蓝本,制造出国内第一支C调萨克斯,成为龙口管乐器发展史重要的里程碑。

一方面保持品质、保有特色,另一方面拥抱时代变化,是“山东手造”的品质和魅力所在。

为持续擦亮“山东手造”品牌,全面助推传统产业升级,山东通过传统手造产业与新技术的深度渗透,叠加智能制造、数字赋能,形成“山东手造”产业新动能。

龙口管乐器一路披荆斩棘、开拓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互联网+”,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不断成熟、发展、壮大,现已形成年产乐器30多万把、产值超10亿元的产业规模,产品远销欧美、日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

另一家龙头企业泰山管乐器公司与时俱进,2015年以来增加自主研发能力,引进和改造先进设备,实现产品的标准化和高性能,形成了特有的加工工艺与技术特点。同时,加大销售模式和产业链模式创新,发展公司电子商务领域,开展“大数据”采集和运用。

默默无闻的大李家村,已拥有“乐器村”、“淘宝村”的美誉。

按照2017年阿里研究院公布标准,淘宝村认定交易规模需电子商务年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本村活跃网店数量达到100家以上,或活跃网店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的10%以上。数据显示,淘宝村平均每新增1个活跃网店,可创造约2.8个直接就业机会。

2019年1月15日,由龙口市东莱街道大李家村“两委”牵头,7家龙头管乐器企业联合发起,42家管乐器企业加入的龙口市管乐器协会成立,致力于打造集乐器制造和研发、管乐器历史展陈、文化演出和音乐教育培训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全面推动管乐器行业繁荣发展。

龙口管乐器中包含丰富的文化赋能元素,从有形的文化符号、文化形象,到无形的文化思想、美学风格、工匠精神等,都成为富有影响力、衍生力和传播力的“文化IP”。

这片古代的荒蛮海岸,今日美丽富饶的“江北第一县”,再次绽放出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代“乐器小镇”。

创新品牌战略:“中国制造”到“中国造”

曾有人感慨当代中国没有工匠精神,要追溯这种气质,必须要回到匠人发达的古代去。这多少带有一些侫古的心态。

工匠精神绝不同于因循守旧、拘泥一格的“匠气”,也绝不意味着必须要抛弃现代工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匠精神有着对任何一个环节的力求完美,也不乏大胆突破传统窠臼的创新与探索。

所以,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说,创新是工匠精神的一种延伸。

“山东手造”突出的是“创意”和“新造”,是山东发挥文化资源丰厚优势,创新打造的文化创意区域公共品牌。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从做贴牌到做品牌,我们是有过挫伤和剧痛的。”龙口市泰山管乐器董事长赵人兴说。

曾经有一段时间,泰山管乐器主要为他人做嫁衣、当代工,尽管行业地位和产品质量声名赫赫,但只能赚个加工费。“辛辛苦苦做代工,对方只给1500元人民币,可一贴上洋商标,转而就是1500美元一件。我们的品质哪里比不上他们?我们一定要做自己的品牌!”

为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2014年,龙口市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对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进行扶持,先后12次组织管乐器企业参加各类文博会,提升品牌知名度和企业影响力,鼓励管乐器企业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重点支持“泰山”“金鸣”“东星”“锦盛”等企业做强做大,叫响“龙口手造”和“龙口管乐器”品牌。

如今,泰山管乐器已经成长为国内管乐器顶尖品牌之一,入选“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泰山”品牌被国家工商行管管理总局正式授予“中国驰名商标”,成为管乐器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在美国洛杉矶、德国法兰克福、中国上海等国际展会上,“泰山”身影频现。在美国和德国展会上,泰山乐器是唯一以制造商名义参展、来自中国大陆的乐器企业。

龙口充分发挥“服务、联合、引领”职能,强管理、提品质、扩影响、聚合力,引导企业以技术创新为先导,深入实施名牌战略和标准化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政府政策激励和企业抱团发展的“双轮”驱动下,龙口管乐器制造进入“快车道”,作为龙口市文化产业的特色产业、龙头产业,从文化资源共享到文化品牌建设,产生了“乐器村”独特的产业集聚现象,夯实了城市高质量发展基础。

山东省文联主席潘鲁生指出,理想的“山东手造”品牌是一种兼具文化和经济价值的特色品牌。既具有手工艺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作用,又发挥创意创造创新的产业价值。

创新基因的生生不息,激荡起龙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浪潮,也联结着以“山东手造”对接重大战略,继续发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新征程。   

(责编:刘颖婕、邢曼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李干杰“六一”国际儿童节前看望少年儿童 向全省少年儿童致以节日祝贺
  李干杰“六一”国际儿童节前看望少年儿童 向全省少年儿童致以节日祝贺 5月31日,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来临之际,省委书记李干杰在济南市看望少年儿童,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少年儿童致以节日祝贺,向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和衷心感谢。 李干杰首先来到市中区海珀幼儿园,这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幼儿园,设有9个教学班。…
李干杰在《学习时报》头版发表署名文章: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 奋力推动山东发展走在前列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 奋力推动山东发展走在前列 山东省委书记 李干杰 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发展十分关怀、寄予厚望,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亲临山东考察,作出重要指示,为山东发展指方向、定目标、明方略、绘蓝图。特别是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山东考察,要求山东“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这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
山东省委召开情况通报会
  山东省委今天(5月26日)召开情况通报会,通报十二届省委委员、候补委员、省纪委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安排和我省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产生情况。 省委书记李干杰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主持,十三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家义、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付志方和正省级老同志赵志浩、姜异康、韩寓群、陈光林,省委副书记杨东奇,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夏红民和副省级党内老同志出席。…
山东省稳定经济运行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全省稳定经济运行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李干杰提出要求 周乃翔出席并讲话 5月25日晚上,全省稳定经济运行工作视频会议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下步重点工作。省委书记李干杰提出要求,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出席会议并讲话。…
山东省推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
  省推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 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 强化规划引领科学有序推进 努力在起步区建设上见到更大成效 5月20日下午,省推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听取起步区建设进展情况汇报,研究《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相关规划,审议有关文件,安排部署重点任务。 省委书记、省推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干杰,省委副书记、省长、省推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周乃翔出席会议并讲话,刘强、于海田和领导小组成员出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