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吃得更健康?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给出参考答案

吃什么更营养,怎么吃更健康?中国营养学会编著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时隔6年再次修订并于26日面世。新版指南突出了规律进餐的重要性,“手把手”给出了如何合理进餐和挑选、烹饪食物的科学建议。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国民膳食结构变化显著,肉蛋奶消费大增。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说,1982年至今的监测显示,我国国民从最初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等普遍缺乏,到现在儿童生长迟缓率明显下降,人均预期寿命持续提高。
但同时,生活节奏加快使得三餐不规律、点外卖或外食情况增多等饮食行为越来越普遍,不尽合理的膳食结构“吃出”健康负担:成人超重肥胖率超50%、高血压患病率达27.5%、糖尿病患病率达11.9%……各类慢性病发病上升态势明显。
对此,指南在上一版6条核心推荐的基础上,新增“规律进餐,足量饮水”“会烹会选,会看标签”2条膳食准则。指南提出,规律进餐是实现合理膳食的前提,应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饮食有度。两餐间隔时间以4-6小时为宜,早餐用餐时间为15-20分钟,午、晚餐用餐时间为 20-30分钟。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占30%-40%,晚餐占30%-35%。推荐成年人每日饮水7-8杯,多喝白水和茶水。
如今,国人对饮食健康的关注与日俱增。中国科协联合某搜索引擎的相关研究显示,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占到民众查询内容的一半以上。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说,面对愈加丰富的食品选择,尤其是加工食品的比例日渐增大,如何更好地认识、挑选和烹饪食物,显得越发重要。
指南建议,了解食物营养素密度,一般来说,五颜六色的新鲜水果和蔬菜、瘦肉、鸡蛋、全谷物都是营养密度高的食物,少选如糖果、油炸面筋等“空白能量”的食物;利用当季、当地食物资源,新鲜的食材可以最大限度保留营养。
选购商品还要学会看标签:通过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选购食品,还可关注“高钙”“低脂”“增加膳食纤维”等标注。烹饪食物则应多用蒸煮炒、少用煎炸等方式,多利用葱姜蒜等天然香料和微波炉、电磁炉等油烟释放少的烹饪工具,以减少油脂的使用和高温引起的致癌物的产生。(温竞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李干杰在德州调研时强调 抓实企业生产加快项目建设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 4月26日,省委书记李干杰在德州市调研时强调,要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抓实企业生产,加快项目建设,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庆云县水发渤海国际物流园是省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建成后可容纳2000个经营业户,农产品年交易量可达50万吨。…
- 李干杰在滨州调研时强调 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 扎实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 4月25日,省委书记李干杰深入滨州市沾化区、无棣县调研,强调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坚定不移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努力向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要质效,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扎实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调研中,李干杰听取滨州市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汇报,了解疫情处置工作流程,察看沾化区冬枣城隔离点建设情况。…
- 李干杰在东营调研时强调 抓落实求实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 4月24日,省委书记李干杰来到东营市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河口区调研,强调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省委要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李干杰首先来到东营威联化学有限公司200万吨/年对二甲苯(PX)项目及250万吨/年精对苯二甲酸(PTA)项目现场,察看项目布局、建设和运行情况,详细了解芳烃一体化产业链,希望企业在抓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基础上,加快项目建设,进一步向下游产业链条延伸,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确保产品质量。…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