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将优选10条左右标志性产业链,加速技术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企业是创新创造的主力军。
山东省是工业大省,拥有全国最为齐全的工业门类,100多种重点产品产量居全国前三位,46种居全国首位,海尔、歌尔、浪潮、海信等一大批引领全国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为人才施展才能提供了广阔空间。发挥企业人才引育主体作用,对山东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至关重要,对推动全省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至关重要。
“提升企业科技含量,推动企业向智力密集型产业迁移,必须增强企业人才意识、巩固企业人才引育的主体地位。”在省政府新闻办举办“创新引领走在前 聚力实现新突破”主题系列第九场新闻发布会上,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王晓如是说。
上个月,山东省委、省政府隆重表彰了72名优秀企业家,在全社会营造了尊重、崇尚企业家的良好氛围。王晓介绍,在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弘扬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同时,工信部门大力引导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强化企业家人才意识。按照“国家有需要、市场有前景、山东有基础”的原则,从42条重点产业链中优选10条左右标志性产业链,集中政策资源,加速技术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在数字经济、新材料等高技术领域,建设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着力提升新经济在整体工业中的占比;深化“揭榜挂帅”制改革,强化重大项目引领,组织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产业攻关和省级企业技术创新项目,以事业聚人才。多措并举,提升企业引才育才用才的主动性。
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数量的90%以上,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是吸纳产业人才的主阵地。王晓表示,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实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突破计划,力争到2025年,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00家。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卡链入位”,支持采用股权激励、期权激励、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引育产业人才,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切实打造成为人才引育关键力量。
强化高能级平台引领,提升人才承载能力。近年来,山东成功创建国家先进印染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国家智能制造工业设计研究院等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加速推进虚拟现实制造业创新中心、山东省未来网络研究院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着力培育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力争到“十四五”末,建设300家左右。下一步,将努力发挥好高能级创新平台在引才育才方面的载体作用,制定更加精准、高效的支持政策措施,引导平台更好聚集人才,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张春晓)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山东省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指挥部(扩大)会议召开
- 省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指挥部(扩大)会议召开 不断优化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李干杰讲话 周乃翔主持 葛慧君杨东奇出席 3月23日下午,省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指挥部(扩大)会议在济南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分析当前面临形势,研究部署下步工作措施,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 李干杰在济南泰安调研时强调 优化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 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
- 3月22日,省委书记李干杰来到济南市、泰安市,深入机场、国际邮件互换局、隔离点、收费站、高校、医院、企业等,调研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他强调,要针对疫情传播的新特点新规律,优化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 山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 今天(3月18日)上午,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研究审议有关工作事项。 省委书记李干杰主持会议并讲话。…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