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专题深思)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为我们科学认识中华民族从哪里来、向哪里去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用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认识历史。我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秦统一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开启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都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辉煌。自古以来,中原和边疆人民你来我往、频繁互动。自秦代以来,既有汉民屯边,又有边民内迁,历经几次民族大融合,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耕耘着中华大地。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在缔造和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中不断发展经济上的联系和文化上的交流,推动了中华民族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近代以后,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各族人民共御外侮、同赴国难,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新中国,实现了各民族大团结,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坚持用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评价历史。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历史理论为指导,同时继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民族历史观的精华。中国传统民族历史观为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提供了丰富资源和历史依据;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历史理论,为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提供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就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绝不做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事情。”我们要坚持唯物史观,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视野中,正确评价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使其成为激励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榜样。
坚持用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思想基础和历史依据。只有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才能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脉络,才能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使之贯穿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只有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才能使各民族都为共同缔造了中国这样一个美好的家园倍感骄傲、为共同生活在中国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倍感自豪。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有利于把握历史规律、锚定奋斗目标,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有利于传承历史火炬、把握历史大势,规避暗礁与险滩,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行稳致远。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30日 第 09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山东·重庆东西部协作第十七次联席会议在济南举行
- 山东·重庆东西部协作第十七次联席会议在济举行 李干杰唐良智讲话 周乃翔主持 11月28日下午,山东·重庆东西部协作第十七次联席会议在济南举行。山东省委书记李干杰,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出席会议并讲话;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主持。…
- 中共山东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体会议举行
- 中共山东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体会议举行 省委常委会主持会议 李干杰讲话 全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山东重要指示要求,听取和讨论了李干杰受省委常委会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山东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决定》,审议通过了《中共山东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决议》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会议公报(2021年11月27日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会议,于2021年11月26日至27日在济南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省委委员82人。…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