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海洋生产总值达13187亿元

11月2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2020年山东海洋经济统计公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0年山东海洋生产总值13187亿元,恢复到上年的98.1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8.03%,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6.48%。全省海洋经济逐季恢复、结构持续优化,表现出较强韧性,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态势得到进一步巩固。
从产业看,山东海洋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巩固。2020年一二三产比重分别为5.3%、36.8%、57.9%,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有所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下降。全省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5073亿元,恢复到上年的92.3%。“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等产业均实现稳步发展,分别同比增长5.4%、4.9%、4.0%。海洋生物医药业实现增加值127亿元,居全国首位。”省海洋局局长张建东介绍。这也是山东省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连续3年排名全国第一。
近年来,山东积极构建完善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加强政策、平台、人才、技术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布局,推动海洋生物医药创新发展。全省海洋生物医药研发能力位居全国前列,产业规模占全国的50%以上。
省海洋局海洋科技与对外合作处处长薛久明介绍,目前全世界16个海洋药物中,有2个诞生于青岛并在国内上市。多个Ⅰ类新药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显示出良好的成药性,产业化前景可期。
港口方面,世界一流港口建设有序推进。山东港口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为总目标,加快从装卸港向枢纽港、贸易港、金融港升级。自主创新打破行业技术壁垒,10项技术全球首创,7次打破世界纪录,掌握核心关键技术。2020年海洋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1140亿元,同比增长4.8%,产业规模居全国首位。
从科技创新能力看,海洋产业关键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科技赋能促进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省新旧动能转换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基金一期规模1.5亿元,深入实施中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国家一类免疫抗肿瘤海洋新药BG136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启动海上风电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组建山东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研究院。“下一步我们将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突破产业发展‘卡脖子’技术。以高端海工装备等领域为重点,组织实施一批大科学计划或大科学工程,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和装备。”薛久明介绍。
此外,山东省海洋经济绿色转型发展成效显著提升。加快海洋生态修复,共实施渤海攻坚海洋生态修复项目29个,已整治滨海湿地4675公顷、岸线62.82公里,分别完成总任务的123.03%、285.54%。2020年,全省海洋风力发电量178.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下一步,我们将聚焦渤中、半岛北、半岛南三大片区,推进海上风电集中连片、深水远岸开发应用示范,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和千亿级山东半岛海洋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同时,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独立创新、联合创新,实现风电装备生产本地化、高端化,打造‘立足山东 辐射沿海’集研发设计、智能制造、工程总承包、运维服务等于一体的风电装备产业集群。”省海洋局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处处长段建文表示。
张建东介绍,“十四五”期间,山东省将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的港口、建设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全球海洋科技创新高地、维护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拓展海洋经济开放合作空间五个方面,持续加强海洋强省建设,激发市场活力,提升服务水平,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陈晓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李干杰在京走访教育部国家电网公司
- 11月1日下午,省委书记李干杰在北京分别走访教育部、国家电网公司,交流合作事宜,共谋山东发展。 在与教育部座谈时,李干杰代表省委、省政府,向教育部一直以来对山东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
- 李干杰在齐河县调研时强调:加快粮食收储和秋种进度 确保颗粒归仓应播尽播
- 李干杰在齐河县调研时强调 加快粮食收储和秋种进度 确保颗粒归仓应播尽播 10月30日上午,省委书记李干杰来到德州市齐河县,就粮食收储和秋种工作进行调研。 李干杰首先来到齐河县80万亩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深入田间地头,认真察看小麦播种和镇压现场,与农户和农业专家深入交流。…
- 周乃翔主持召开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
- 10月30日晚上,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主持召开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工作安排和省委主要领导同志批示要求,调度五莲县疫情处置工作情况,分析研判当前全省疫情防控形势,对下步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周乃翔听取了日照市和省指挥部有关工作组关于五莲县当前疫情处置情况汇报,对做好下步处置工作作了安排。…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