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故城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考古发现专家研讨会在临淄区召开

人民网淄博9月25日电(朱桐震),9月25日上午,齐国故城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考古发现专家研讨会在淄博市临淄区召开。
据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王磊介绍,山东是文物大省,山东考古在全国具有独特地位,城子崖遗址被誉为中国考古学的“圣地”。山东境内考古发现的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以及夏、商、周三代以降文化,构成史前文化谱系完整、从未缺环,文脉传承、光辉灿烂、高潮迭起的发展链条,成为世界四大文明之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重要佐证。近年来,山东持续加大考古保障,提升考古能力,推进考古科研,“海岱考古”品牌持续擦亮。山东考古项目入选“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累计达到19次、22项。今年,省委省政府召开高规格、大规模的全省文物工作会议,提出含金量很高的支持文物和考古工作若干措施。同时,大力推进政策机制创新,新公布10家市级文物事业单位为首批考古调查勘探单位,在增强考古力量上迈出坚实步伐。
据淄博市政府副市长王昌介绍,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着一座城市的灵魂,关系着一个地域的根脉。为更好保护和传承淄博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已在省内率先实行“文物长”制度,全面建立了市、区县、镇(街道)、村(社区)、文物保护员五级文物保护体系,扎实推行五级文物长巡查督导制度、文物保护部门联动制度、文物巡查执法制度和社会力量参与制度,着力完善文物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特别是9月14日我们召开了全市文物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措施》,从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传承、以齐文化为代表的文物保护利用、博物馆建设、文物保护管理、文物安全保障、经费保障、文物考古保护研究机构建设和工作责任落实等八个方面提出了25项具体措施,有效统筹了文物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下一步,我们将乘势而上、主动作为,进一步完善“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业务部门具体抓”工作体系,高水平编制《淄博市文物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充分吸取经验教训,严格落实“先考古、后出让”前置审批制度,把法治理念、法治思维贯穿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开发利用等各领域、全过程,依法依规管细管好各类文物,奋力谱写淄博文物工作新篇章,为推动全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淄博力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山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将于9月26日至30日召开
- 9月24日,记者从省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将于9月26日至30日在济南召开。本次会议将举行3次全体会议,5次分组会议和1次联组会议,拟提请审议4件法规草案修改稿,6件法规及决定草案,审查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报批的7件地方性法规并作出相应的决定,听取审议有关执法检查报告,听取审议有关专项工作报告,审查有关方案并作出相应决议,审议人事任免案,印发有关材料等。…
- 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举行
- 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举行,193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刘家义讲话并宣布项目开工 李干杰主持 9月18日上午,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在济南举行。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总结工作、开工项目,凝聚共识、真抓实干,奋力谱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山东篇。…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