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东频道>>要闻

党报记者走基层特辑丨齐鲁话丰年,乡亲为啥笑得这么甜

2021年09月23日09:34 |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党报记者走基层特辑丨齐鲁话丰年,乡亲为啥笑得这么甜

又是一年丰收时。本报记者深入田间地头,记录丰收新景象,体验乡村新生活,感受乡村新变化,与广大读者共享农民丰收的喜悦。

即墨大米:盐碱地里稻花香

“发钱啦!”9月18日早上6点半,在位于青岛市即墨区蓝村街道的青岛青香水稻专业种植合作社门前,排起了长队,大家在领取一年的土地租金和分红。

数着厚厚一沓钞票,蓝村街道二里村的村民孙振香乐开了花,“把土地交给合作社管理,啥都不用管,就等中秋和春节两次分钱。”

青岛青香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孙岩祥说,合作社与村民签订流转1000余亩土地,村民以股东的身份加入合作社。目前已有216名村民入社,单单年租金收益,就达到40余万元。

同时,通过建立蓝村大米种植示范基地,合作社带动周边300多户村民种植蓝村大米。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闲置的盐碱地及分散的水稻种植户联合起来,实现了水稻种植的规模化、标准化以及高产高效优质之路。

站在蓝村南侧的黑土地上,一望无边的金黄色稻田连成一片,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今年的水稻,又迎来了大丰收。”孙岩祥告诉记者,今年的早稻亩产1100斤以上,比去年提高近400斤。

谈及今年水稻增产的原因,除了今年的天气风调雨顺外,还得益于“捕虫神器”的使用。

据悉,“捕虫神器”是由山东省水稻产业体系岗位专家褚栋教授团队研发,今年也是首次在合作社进行试验。看似一个个不起眼的塑料桶外观装置,这里面却深藏不少“机关”——桶内安装了长效害虫诱芯,减少了大螟、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等稻田害虫的危害,从而保障了水稻的产量。“安装‘捕虫神器’后,试验的50多亩稻田效果很不错,每亩地安两个就能基本消除虫害,每亩增收近两成。”孙岩祥说。

目前,蓝村大米的主要种植基地面积达1200多亩,价格维持在13到15元/斤之间,是普通大米价格的3-5倍。甘甜、清香的品质,使其成为大米中的“贵族”。

大米价格高,却还供不应求,这是怎么做到的?

由于蓝村土质为碱性黑土地,加上日照充足,得以产出口感上乘的大米。合作社还连续3年被袁隆平院士海水稻研发团队选中作为试验基地,用来研发新的适合盐碱地生长的水稻新品种。

“第一年试验水稻品种10个,根据整个生长期水稻所体现出的抗盐碱能力及收割后产量多少来选出适合盐碱地生长的高产品种,用来在国内盐碱地区推广。”孙岩祥介绍,因为蓝村早有盐碱地种植水稻的经验,因此海水稻新品种试验种植前期的育秧及插秧等技术均进行比较顺利,合作中的试验田水稻品种达到了14个,为青岛海水稻新品种试验作出了贡献。

崂山茶:“数字茶园”采好茶

□ 本报记者 贾馨儒 苗楠

每年到了9月中下旬,正是绿茶丰收的好时节。9月19日清晨,记者来到江北地区绿茶的主要产地之一青岛,在城阳区惜福镇街道的东崂绿茶生态园里,一垄垄鲜绿的茶树长势喜人,在茶田里,茶农们四五人一组,手拿竹筐头戴斗笠正忙碌地采茶。

“秋茶采摘的时候要一芽一叶,老的叶子不能要,才能做出极品茶。”有着30多年种茶经验的刘加坤师傅给记者作起了示范。看似简单的采茶要领,上手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一个老练的茶农一小时也只能采一斤鲜叶。

傅山英是生态园的负责人,今年是她种茶的第17个年头,“今年天气好,绿茶总产量比去年增加了15%。”

在惜福镇街道,像这种“小而精”的现代农业园区有7家,主要依托规范化、特色化的景观环境,开展生态采摘、农产品初级加工、研学、科普观光等服务。

秋茶的丰收也给傅山英的茶园带来了新气象。近年来,生态园利用科技手段建立起青岛第一所物联网茶园,实现茶叶种植到茶叶加工的全程可控、可视化。在茶园采用环境传感器、卫星地图的数字化管理模块等技术,全天候掌握茶园土壤的干湿度、茶树芽生长情况以及茶树的病虫害状况,通过远程管护技术,减少人工成本,更加细致地为茶叶提供科学管理,提高了茶叶的质量和产量。同时生态园还注入“农业+旅游”的模式,游客们可以亲自走进茶田采摘新鲜茶叶,也可以在体验馆感受传统炒茶,还可以穿上汉服,学习茶文化。在拉长茶产业链的同时,也拉动了周边茶农们的收益。

除了茶田种植,惜福镇街道还坐落着许多茶叶加工厂,鹏飞茶业便是其中一家。在这里,新鲜的叶芽除了被制作成绿茶外,还会经不同工艺生产加工成其他种类的干茶。“日晒红”就是其中一种通过研发开创出来的特色品类。据青岛鹏飞茶业有限公司经理苏春莉介绍,日晒红茶是以中小叶种茶树为原料,经过鲜叶采摘、萎凋、揉捻、发酵、日光晒干等工艺,没有了常规工夫红茶的高温烘焙环节,这使得茶叶中保留了更多的活性物质。“今年不管是雨水还是气候,对茶叶的丰收都非常有益,春茶的产量比去年大约增长了50%,秋茶产量也比去年有很大增收。”苏春莉笑着说。

今年城阳区将四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对外推介,吸引国内知名企业共同参与乡村振兴,以“智慧农业”为高地,引领乡村产业振兴。除此之外,还与青岛农科院签订合作协议,充分发挥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资源,为产业园区提供人才、科技支撑,助力园区高质量发展。

蒙阴蜜桃:“保姆”服务结硕果

□ 本报记者 纪 伟 陈辉 马海燕

9月19日,在蒙阴县岱崮镇贾庄村,距离村民高长柱家的桃园还有几十米远,就能看到绿叶间透出星星点点的嫣红。走近再看,树上缀满了蜜桃。

高长柱钻出桃园,身后还拖出一只装满蜜桃的白色塑料筐。他把筐子端到田间路上,扫视一眼后,脸上绽开笑容:“都是‘90’往上的,一斤能卖到3块钱。”高长柱所说的“90”是指蜜桃的直径达到90毫米,单只蜜桃的重量足有一斤。

“来收桃的多么,现在桃子好不好卖?”记者问。“好果不愁卖。”高长柱介绍,桃园北边有条省道,收获季里来收桃的客商络绎不绝。由于品质上乘,这些年贾庄村的蜜桃从未碰到过滞销的情况。他这片桃园种的品种是“巨蟠21号”,粗略估算,今年亩产能有近万斤。刨除侍候果园的成本,每亩净利润超过万元。

贾庄村的桃子为啥好?高长柱说,一是自然环境适宜,村子窝在山包里,冬天能挡住寒风,山上不缺水源,桃树也渴不着;再就是村里的合作社服务跟得紧,合作社由党支部领办,不光协调资金建设农业设施,农闲时还组织专家来村里讲课,农忙前也能组织村民集中采购农药和肥料。

高长柱的果园里有一把手动气压式喷壶,往年他都会在背后的水箱装上农药,左手按动加压杆,右手举着喷杆给果树打药防虫。高长柱指着喷壶说:“但今年没怎么用上,村里的合作社从外面雇来几个人,开着植保无人机就把农药打完了。”

雇来植保无人机的是蒙阴县富民果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西武。据王西武介绍,从4月初到5月底,桃农要给桃树打4遍药,背着手动气压式喷壶在枝杈间钻来钻去,半小时才能打完一亩果园。雇来的植保无人机队伍,算上人工和农药,一亩地收费90元,几分钟就能打完。“和村民的老法子比,用无人机花的钱差不多,农药喷洒却更均匀,还能省时省力。”王西武说。

沿着穿村而过的省道边走边看,两侧停着不少大货车,一筐筐蜜桃送进车斗,被运往各地。但在王升科的店面前,却堆放着不少纸箱,几名村民正将蜜桃从筐中逐个拿出,套上塑料网袋。

“装塑料筐的桃,走的是客商大批量采购,我这里装纸箱的桃,走的是电商销售。”王升科也是合作社理事会的一名成员,平日经营一家快递收发站。据他介绍,这几年随着快递网点铺到山村,电商平台为蜜桃打开了一条新销路,同样品质的桃子,在电商平台的售价每斤要高出5毛钱。“目前村里仅有三家店面为村民提供相关服务,有时忙不过来。”王升科说,合作社正在计划组建一支电商队伍,在村里大面积铺开电商服务,让村里的桃子卖出好价。

蒙阴县被誉为“中国蜜桃之都”,蜜桃种植面积达到了65万亩,为了给桃农提供更专业的服务,蒙阴县近年来整县推进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工作,目前已发展党组织领办合作社141家,带动每个村集体平均增收3万元,入社群众户均增收1.2万元。

黄河口大闸蟹:生态养殖身价增

□ 本报记者 李广寅 贾瑞君

“以前论斤称,现在可以论个卖了。”聊起今年黄河口大闸蟹行情,东营市垦利区永安镇东营市惠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金山乐开了怀。秋风起,蟹脚黄,进入9月,赵金山和同事们就忙得不亦乐乎,下网捕捞、分拣称重、打包发货……

惠泽农业处于黄河下游,因为距海较近,土地盐碱化程度严重。遵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理念,当地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发展起了以黄河口大闸蟹养殖、黄河口水稻、莲藕种植等为主的农业产业。“今年雨水多,温度也比较适合大闸蟹的生长,整体产量上去了,亩产效益也就提高了。”赵金山说,他们公司今年大闸蟹的养殖面积足有6000亩,整体算下来,今年大闸蟹产业的营收将近4600万元。

黄河口大闸蟹比江苏蟹提前十多天上市,标准化养殖基地的大闸蟹品质高、规格大,成为近几年中秋、国庆期间主打品牌。“高品质的蟹子论只卖,四两公蟹或者三两母蟹每只100元,六两公蟹或者四两母蟹每只能卖到500元。”东营市黄河口大闸蟹协会会长王新军介绍,黄河口大闸蟹是东营特有名优水产品,目前现有精养面积9万亩,年产量5000吨,产值近5亿元。

黄河口大闸蟹养殖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养殖模式以一家一户的粗放式养殖为主,养殖的成蟹规格小,经济效益低,平均亩产60斤左右,亩效益1000元左右。为改变这种境况,近年来,东营市通过重点实施优良苗种培育、标准化养殖、品牌提升、科技支撑等工程,逐渐让黄河口大闸蟹成为山东甚至全国老百姓餐桌上的“必备菜品”。

作为大闸蟹的主产区,东营市垦利区在推动黄河口大闸蟹养殖模式由“粗放式”向“标准化”转变方面,通过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推广“种草、投螺、稀放、混养”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引进惠泽、绿城、恒盛等3家龙头企业,实现了标准化养殖面积达3万亩。他们还聘请国内权威专家教授作为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发展高级顾问,列支专项资金110万元,引进一线技术管理专家11名,制定了黄河口大闸蟹养殖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让成蟹平均规格从不到2两增加到现在的3.5两。

大闸蟹传统的经营方式受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的制约,主要是以一产的养殖为主,生产销售初级产品。“由于规模和产量小,没有定价话语权,养殖效益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王新军介绍,此前,围绕大闸蟹产业附加值高、资金门槛高的二产加工和三产服务非常薄弱,产业链也不完善,这些都成为了大闸蟹产业做大做强的障碍。

为破解这一发展瓶颈,当地政府投资2亿元建设了黄河口大闸蟹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综合体、科研楼、休闲屋、物流园、加工车间、美食餐厅等板块,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科研生产、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种植养殖、科普教育、物流配送为一体的产业综合体。不仅如此,东营市还积极引导村集体成立大闸蟹专业合作社,鼓励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合作,壮大村集体经济,目前共发展黄河口大闸蟹专业合作社8家,社员200多户,辐射带动了3000多人致富。

在品牌培育上,东营市积极在全国各地先后举办多届大闸蟹美食节、推介会、品鉴会,连续举办三届黄河口大闸蟹开捕节,黄河口大闸蟹品牌影响力明显提升。经过多年的努力,黄河口大闸蟹不仅获得了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还蝉联了“中国十大名蟹”,在2020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黄河口大闸蟹品牌价值达26.12亿元,黄河口大闸蟹产业成为名副其实的“金山银山”。(张晓帆 王世翔)

稻菽千重浪,齐鲁话丰年。在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本报记者深入农户田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共话丰收之喜、感受劳动之美,展现蓬勃的时代气象和光明的振兴图景。

济南市章丘区宋家埠村70后新农人:“十八般武艺”都精通

一棵棵玉米秆直挺向上,2米多高的青纱帐层层叠叠,空气里飘着即将成熟的玉米特有的味道……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宋家埠村,1300亩的玉米地正在等待一场丰收。

在宋家埠村联庆农场,宋在林正戴着手套保养维护机器,一件藏蓝色T恤、制服裤、黑布鞋,除了布鞋上有一层浮土,干净得不像庄稼人。“收拾一下机器,过几天玉米就要收割了。”宋在林,1973年生人,祖祖辈辈务农,如今他成了职业“新农人”,持证上岗。

联庆农场是村里土地整体流转以后注册的,1300亩土地,只聘用了6个人管理,宋在林是其中之一。凡是农场里的机械车辆他全都会摆弄,他还精通农业种植各个环节。

宋在林拉着记者去地里看庄稼。玉米叶面油亮,扒开皮可见颗粒饱满,玉米秆高度在2米到3米。再过十来天,这里将是一片货车排长队的场景。

晚上,宋在林和同事要轮流值守。如今,办公室里有空调,宋在林直言,进了农场当上“新农人”,比过去自家种地的日子好过多了。

“满打满算,一年也就麦收和收棒子的时候最忙了,俩月吧,主要是机械化省时省工省劲儿多了。”村支书宋世勇说。联庆农场是宋世勇一手策划的,当初他返乡,兄弟几人流转了村里1300亩土地,办起了合作社。如今,宋家埠村成了“明星村”,远自贵州、天津的同行都来学习。

联庆农场有一台青储机,它从地里开过,原来直立的玉米秆直接成为青储饲料,并排的一辆卡车负责接收。按照一亩地3吨半的产能,1300亩地能收将近4000吨的青储饲料,一吨收购价500多元。夏收季节小麦的收入也很可观。全年算下来,一亩地毛收入在3300元左右。流转土地的农民不用操心耕种收割,每亩土地每年就有800-1200元的租金收入。

仓库里一套巨大的黄色机械,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是合作社投资七八十万元购买的烘干机,过去收麦以后要先晾晒,现在若是夏收季节遭遇连阴天,收获后的小麦就能够直接烘干进入仓库。但宋世勇坦言,这套机械购置七八年了还没有真正用过一次。这几年夏收天气都很好,收割后的小麦水分低于11%,可以直接入库。

规模化种植也增加了土地利用效率,宋在林说,过去为了划清农户之间的地界、保持自己田里的水不外流,家家都堆田垄。农场集约化用地以后,种地不再起垄,种植密度也增加了,至少比分散种植能多利用1/5的土地。

“原来这时候我一般在外地打工,临到中秋节才请假回村里。”宋在林自从当了“新农人”,一个人一年有6万元的工资收入,媳妇还在村里开了两个小店,一年收入也有两三万元。

在宋家埠村,不仅能看到成片的庄稼地,水渠里还种着莲藕荷花。“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宋世勇介绍,宋家埠村和邻村合作,建设了100亩的白莲藕种植基地,村集体每年预计可增加收入16万元。另外,为了打造生态观光新亮点,还将在白莲藕种植基地栽培矮冠菊花,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

宋世勇说,村里建设越来越好,可是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怎么把年轻人吸引回来,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村里建设了四季葱加工车间和冷库冷链,还打算成立劳务、置业、旅游等合作社,把农村闲置的各类资源资产利用起来,从农业种植到加工生产再到第三产业,让更多年轻人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有了年轻人,村里才更有活力啊!”宋世勇满脸憧憬。

淄博市博山区麻庄村六旬老果农:猕猴桃留住回头客

9月17日凌晨,淄博市博山区源泉镇下了一阵小雨。5点钟,天还未亮,60岁的麻庄村村民孟兆祥就起床摘猕猴桃。为了方便管理,他和老伴儿就住在果园里。

果园一共5亩,紧邻公路,他们建了一个木头大拱门,上面写着“兆祥农场”,以吸引游客前来采摘。

猕猴桃园的架面距离地面近2米,绿油油的叶子下边挂满了果实。老孟把布袋背到身上,托起一个猕猴桃,先掂掂重量,然后稍微一拧,一个猕猴桃就摘了下来。

10年的经验让老孟动作熟练。7点多钟,300多斤猕猴桃摘完。

“每天摘多少是有数的,前一天顾客订了多少,我就摘多少,再多摘几十斤在路边卖。”老孟说,他的猕猴桃主要有三种销售途径:电商销售,游客采摘,路边零售。

天已经亮了起来,并逐渐放晴,大片的猕猴桃园望不到头。这里,长达十几里的公路两侧都是猕猴桃采摘园。“你看我们这的猕猴桃,跟别处的不一样,这桃光溜溜的,没有粗毛,又酸又甜,汁水还多。”老孟说。

这是当地经过30年不断培育改良的猕猴桃品种——“博山碧玉”。老孟说,1986年,源泉镇首次引进猕猴桃苗,就是在麻庄村试种的。

老孟摘猕猴桃的时候,妻子李芳做好了早饭。吃完早饭,老孟把摘下的猕猴桃称重、分装,每一个猕猴桃都要套上保护网,然后按照前一天的订单,10斤一箱装好。离兆祥农场几十米就是快递点,老孟用小推车把一箱箱猕猴桃运到快递点,然后开始填单发快递。

因为口感好、味道好,老孟的猕猴桃价格比超市的高出不少,10斤一箱最高卖到80元包邮。“这几年靠着电商,猕猴桃不愁卖。”老孟说。

“我发的快递,省内10斤13元。”老孟介绍,这是源泉镇政府与快递公司谈下来的价格。“好几家快递公司在这都有站点,寄东西比外面便宜。”老孟说。今天,他一共发出26箱。

老孟寄快递的工夫,李芳已经“出摊”。在源泉镇,每个采摘园门口都有一个小摊,有人奔着博山猕猴桃的名声特地来买,有人开车路过顺手买。为了留住回头客,老孟在箱子上印上地址和手机号。“很多人买来送给亲朋好友的,要是他们吃着好,就会直接联系我。”联系顾客,成了老孟的生意经。

老孟说,老顾客都是从微信上订,省内省外都有,最远的能到深圳。有新顾客来,老孟从树上挑一个已经很软的猕猴桃摘下来递给他,“这个猕猴桃熟透了,你开个小口,嘬一下,就能把果肉都‘喝’了。”

多年积攒的经验,让老孟成了“技术专家”,他还帮别人代管了5亩果园,每亩每年收入5000元。

下午4点多钟,老孟一天的劳动基本结束了。每年丰收季,镇政府都根据物候期和天气统一安排开摘时间,今年是8月29日。20天时间,老孟家的猕猴桃已经摘得差不多了,卖掉今天这些,树上还剩千余斤。“一到中秋假期,过来采摘的人多,我特意留着这些。”老孟解释。

老孟估算,今年5亩地一共摘了15000斤左右。“一共收入了多少钱?”记者问。

“我还真不知道!大女儿在青岛,二女儿在济南,她们也帮我卖了不少,钱还没汇到一起。”

“那约莫能有多少?”

“得有八九万元。”

加上帮别人管理果园的收入,一年下来,老孟和妻子靠着猕猴桃收入十多万元。

目前,源泉镇沿淄河两岸猕猴桃种植规模达到两万亩,今年预计产量4000余万斤。

博兴县黄家村养虾大户:鲜虾半日“奔走”八百里

9月18日清晨5点,博兴县乔庄镇黄家村,海大集团连云港海河饲料服务中心亮起了灯。卷帘门拉起,李联防、徐彩云夫妻俩换上长筒雨靴,骑上载着饵料桶的三轮车,分别奔向村子南北两头的虾池。

“养虾要定时按量投喂,每天6点、10点、14点、18点各喂一次。今天卖的这池虾5点半就下网捕捞,得提前把其他几个池的虾喂上。忙的时候人可以一顿不吃,虾不能一顿不喂。”黝黑健硕的李联防,说起话来总是眉开眼笑。

李联防承包、流转的虾池共有8个,村子南头的4个、中间的2个都由他投喂。三轮车停在即将要出虾的路东虾池旁,李联防快步走到池北沿,拉起饵料台,根据进食速度了解虾的健康状况。“虾的体质很好,31头的虾,大概能出2500斤左右,昨天下午经纪人介绍的江苏老板来验了虾,价格定在19.8元一斤。二茬虾在中秋节前几天价格最好,准备节前再卖一池22头左右的。国庆节的价格也不错,再卖一两池。剩下的留着11月中旬卖,那时候市场上的活虾很少,价格很可观。”

村南头的几个虾池快速投喂完,服务中心北侧建有温棚的虾池,投喂起来就麻烦了些。一块2平方米的长方形厚泡沫板成了“小船”,载着他把饵料投喂到每一片区域。

回到服务中心,已近5点半,李联防和徐彩云热情地招呼着十几个来帮忙的乡邻。

“卖虾在村里是大事,过去谁家卖虾都是乡亲们一起下池拉网。现在不用自己下池了,知道谁家卖虾,大家还是会来看看有啥能帮忙的。”村党支部书记黄志远告诉记者,他今天帮忙记账。

冷藏货运车来了,捕捞队来了,一网拉完又一网。7点20分,最后半筐虾过磅,四网共捕捞鲜虾2312.1斤。买方和卖方的两位记账人核对无误后,45779.58元卖虾款很快打到了李联防的银行账户上。

“这辆车能装4500多斤,马上再去收一个池的虾,刚好装满。装完赶路,中午就能到达400公里外徐州的批发市场。我每年都来这里收虾,虾的品质好,卖得不错。”江苏徐州来收虾的孙老板告诉记者。

“走了啊,我今年都没捞着你的虾苗,明年给我留着点儿!”王平村的装卸工老邵跟李联防道别。

“我也想要呢,也算上我的一份!”盖家村的捕虾工老薛也跟着说。

李联防“嘎嘎”地乐,打着哈哈。

“养虾成不成功,虾苗很关键。他家的苗可不好‘抢’。”黄志远跟记者解释。

位于黄河三角洲腹地的乔庄镇,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虾池,全镇1.2万个虾池,养殖面积达3.5万亩,乔庄镇也被誉为“中国白对虾生态养殖第一镇”。黄家村1997年开始养虾,全村96户398人,共有虾池200个,平均每户管理虾池2个。2017年,李联防在村里率先建起了暂养棚,试行二茬分级接续养殖。

“对虾在18摄氏度以下不能生长,以前,我们北方5月份才可以养殖对虾,每年只能养一茬。使用二茬分级接续养殖技术后,4月初将淡化的虾苗移入温棚进行暂养,5月初将暂养后的幼虾分池到外塘,经过50天左右就可以上市。经过清池、消毒、进水、肥水后,7月初再投放二茬养殖,正好赶在中秋节、国庆节前后上市。一年一茬变成了一年两茬,养殖户收入大幅增加,暂养期间虾苗的生长速度、体质健康状况及规格整齐度等性状都显现出来了,虾苗的优劣养殖户可以直观判断,大大降低了养殖的风险。”李联防说。

早饭时,李联防的手机铃声响了起来。有经纪人听说他这几天还有虾要卖,早早打听情况。

9月19日下午,记者收到李联防发来的微信:“虾卖了,8万尾虾苗出了3404.2斤虾,22头每斤24元,共81700元,纯收入55000元。”

8池二茬虾卖了2池,李联防的丰收季才刚刚开始。(李丽 陈巨慧 于新悦)

(责编:聂俊穹、邢曼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举行
  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举行,193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刘家义讲话并宣布项目开工 李干杰主持 9月18日上午,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在济南举行。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总结工作、开工项目,凝聚共识、真抓实干,奋力谱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山东篇。…
山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9月17日上午,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考察陕西榆林、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三次会晤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际粮食减损大会重要贺信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 省委书记刘家义主持会议并讲话。…
山东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集体学习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集体学习 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9月17日下午,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集体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主题,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交流讨论。 省委书记刘家义主持学习并讲话,李干杰、杨东奇和中心组成员等参加学习。…
山东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
  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 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 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9月16日下午,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2021年第二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听取有关工作汇报,研究有关事项,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省委书记、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家义主持会议并讲话,杨东奇、陈辐宽、白玉刚、王宇燕、刘强和领导小组成员出席。…
刘家义在烟台督导中央环保督察信访举报问题办理情况并调研
  刘家义在烟台督导中央环保督察信访举报问题办理情况并调研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 9月12日至15日,省委书记刘家义来到烟台市,督导解决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发现问题,调研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