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齐鲁奏华章
一一山东水利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巡礼

九曲黄河,浩荡东流,自菏泽市东明县进入山东,在东营市垦利区入海,流经9市25县(市、区),境内河道全长628公里。
黄河是山东主要客水资源,作为母亲河,哺育了齐鲁儿女,润泽了山东大地。目前,全省13个设区市115个县(市、区)使用黄河水,供水范围内人口超过8000万人,供水量占全省30%以上。
山东是沿黄唯一的沿海经济大省、人口大省、文化大省,经济总量占沿黄9省区的32.1%,常住人口占23.9%,进出口总额占5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流域最高。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山东有条件、有责任作出更大贡献。
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泗水万紫园
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高标准编制出台发展规划,初步建立起“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政策措施”三位一体的规划政策体系,搭建起黄河战略实施的“四梁八柱”,明确了生态保护、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优势特色产业体系建设等10个方面重点任务,全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努力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中体现山东担当、贡献山东力量。
在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科学指导和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山东水利系统主动服务和融入重大国家战略,在不断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中积极探索实践,科学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利专项规划,突出加强生态保护与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奏响“黄河大合唱”的山东水利乐章。
谋大势,擘画新格局
黄河战略在齐鲁大地全面铺开。山东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谋划新格局践行国家使命,多方发力,统筹推进,做好“水”文章。
以“根治水患、防治干旱”为目标,组织编制实施《山东省水安全保障总体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快补齐水利工程短板。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2017年—2020年,全省共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734亿元,比“十二五”时期投资总额增长45.8%。
南寨水库
紧盯供水工程短板,新建庄里水库等11座大中型水库,麒麟湖水库等21座小型水库,黄水东调、峡山水库胶东调蓄省级战略水源地等4处重大引调水工程;完成引黄济青改扩建工程,米山水库、岸堤水库等23座大中型水库增容工程;实施完成35处大型灌区、71处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以及沿黄9市65处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攻坚行动,共新建和改建规模化水厂291处、水源工程1945处,铺设主管网2.4万公里、村级管网20.6万余公里。
紧盯防洪工程短板,实施完成小清河、徒骇河等15条流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以上骨干河道治理,128条(段)流域面积200至3000平方公里中小河流治理;完成32座大中型病险水库、2747座小型病险水库和225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经过系统治理,全省跨市骨干河道、市管河道重要河段防洪能力提高到50年一遇标准。
2020年,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掀新高潮,主汛期前按期完成《全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中确定的1643个项目既定建设任务,全省完成水利建设投资突破630亿元,较2019年增长68%。
助力黄河滩区脱贫迁建攻坚。山东黄河滩区居住着60万群众,曾经饱受黄河泛滥之苦。山东省委、省政府把黄河滩区脱贫迁建这一民生工程作为脱贫攻坚重点任务,自2017年开启滩区迁建大幕。迁建工程涉及7市16县区,包括外迁安置、就地就近筑村台、筑堤保护、旧村台改造提升、临时撤离道路改造提升等五种方式,涉及范围广、迁建任务重。山东省水利厅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协调做好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目前,全省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基本完成。
保生态,打造绿色山东
对山东而言,建设黄河下游绿色生态走廊,是统筹发挥黄河下游防洪护岸、水源涵养、生物栖息功能的重点工程。
山东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加大水生态水环境保护和修复力度,以推进落实河湖长制走深走实为抓手,初步取得界明、河畅、水清、景美成效,以“绿水青山”铺就全面小康底色。
黄河利津段
于2017年底全面实行河长制,2018年9月底全面实行湖长制,全省迅速建立起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体系,落实河湖长7.1万人,建立各项制度1.3万余项,开展巡河520余万人次,全力推动河长制湖长制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转变,河湖长制工作先后2次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和资金奖励,全省河湖面貌焕然一新。
强化河湖空间管控,河湖划界工作基本完成,成果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告,并实现矢量数据上图,河湖管理范围进一步明晰;印发14个省级河湖(段)岸线利用管理规划。通过河湖划界,权责界限更加清晰,水域岸线更加规范,为实现河湖精准化治理、精细化管护打下了坚实基础。
大力开展“清河行动”“深化清违整治、构建无违河湖”等专项行动,整治河湖违法问题8.5万余处,明显河湖违法问题基本清零,为抵御台风温比亚、摩羯、利奇马和烟花,以及应对局地强降雨,确保全省安全度汛提供有力保障。
2021年1至7月,全省153个国家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I类至III类)断面比例67.3%,同比改善7.2个百分点;无劣Ⅴ类断面,同比改善2.6个百分点。
临沂市沂河高分通过国家第一批示范河湖建设验收,全省创建120余条省级美丽示范河湖,整治河道长度1588公里、湖泊294平方公里,沿河湖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着力推动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连年实施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国家项目,地下水水位实现稳中有升,漏斗区面积明显缩小。综合采取封禁治理、梯田改造升级、林木栽植等措施,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水土流失治理力度逐年加大。“十三五”期间,累计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156个,建成全国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15个,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127条,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6846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实现双下降。
菏泽市洙赵新河:于楼节制闸。
菏泽作为黄河入鲁第一市,全力打造黄河生态廊道,今年编制完成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建立起严格的沿黄环境分区管控体系。进一步完善黄河安澜工程,强化沿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系统修复保护,加强黄河及黄河故道沿线交通、农田水利、蓄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筑牢黄河生态屏障,塑造以绿色为本底的沿黄风貌。
管资源,把好水安全“命门”
近年来,针对资源性缺水的基本省情,山东省委、省政府明确“水是山东发展的命门”的战略定位,提出“根治水患、防治干旱”总目标,按照“全省一体、流域统筹、防洪供水生态并重”原则,统筹天上水、地表水、特殊水、外来水、地下水“五水共享”,治污水、防洪水、抓节水、保供水“四水共治”,着力强化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刚性约束,全社会用水效率显著提升。
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全面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与强度双控行动,严守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控制红线,2020年全省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2015年下降21.7%、13.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46,在历次国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均获得优秀等次。
切实强化用水需求和过程管理,突出抓好取水许可和计划用水管理,强化取用水总量监管,对取用水量达到或者超过年度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暂停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取水许可审批;全面完成取水口核查登记工作,累计登记取水口84.9万个、年取水量207.7亿立方米;年取地表水1500万立方米、地下水500万立方米以上的非农业取用水户实现在线监控;建立了国家、省、市三级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其中90家纳入国家级监控名录;节水评价制度落地见效,2020年以来全省有1124个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节水评价。
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以大中型灌区为重点,推进灌溉体系现代化改造,投资213亿元,在全省65处引黄灌区全面启动实施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整治干支渠系6193公里,建设量测水设施5443座,田间工程逐步建立起网格化测水量水体系。省级现行有效节水地方标准22项、用水定额1405个,涉及174个行业类别。深入推进节水载体建设,全省已有22个城市获得国家节水型城市称号,19个市、县被评为省级节水型城市,94个县(市、区)被公布命名为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省级机关节水型单位建成率100%。
打渔张引黄闸
泰安市充分发挥黄河流域唯一重要蓄滞洪区东平湖、黄河下游最大支流大汶河等有利因素叠加优势,优化全市水资源供给配置,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节约用水联席会议制度,严格执行用水定额体系标准,推动国家节水行动方案深入落实,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实现6个县市区全覆盖,制定出台《泰安市水资源管理办法》,在全省第一个以政府规章发布。巩固提升水质安全,实施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恢复采补平衡,严格控制地表水开发利用率,加强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利用,关闭搬迁6467家规模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有效解决面源污染问题,保护地下水质安全。
济西湿地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下一步,山东将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响应“地处黄河下游,工作力争上游”的号召,在建设幸福河、工程补短板、管好水资源等方面抓落实见成效,积极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水利支撑和保障。(赵新 窦俊伟 郭宗鑫)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山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 9月3日下午,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8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考察河北承德、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班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 省委书记刘家义主持会议并讲话。…
-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 刘家义在省委组织部领导干部会议上强调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会议宣布中央和省委关于山东省委有关领导同志 职务调整的决定 9月2日,省委书记刘家义出席省委组织部领导干部会议,宣布中央和省委关于山东省委有关领导同志职务调整的决定并讲话。 刘家义在讲话中说,今年7月,中央批准王可同志不再担任省委常委、委员。…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