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盖世|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32)

“左宗棠功高盖世后人不能忘记”
2009年5月,上中下三卷125.8千字的《晚清名将左宗棠全传》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后,引起广泛关注,产生很大影响。7月,人民日报记者徐锦庚就如何评价左宗棠的历史功勋采访了作者陈明福。以下是他们的对话:
问:综观历史学家和学者对左宗棠的评价,不少明显带有“阶级斗争为纲”思维的痕迹和烙印。如何客观、公正、理性看待左宗棠?
陈明福:应该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左宗棠。我对左公的功过总结为“十功三过”。其主要功勋是:
其一,左宗棠最先创办了福州船政,对中国近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建立中国近代海军奠定根基,是“中国近代海军之父”。
左宗棠创建的福州船政学堂,培养了大批中国近代海军的精英和骨干。马江海战、甲午海战中指挥战舰英勇作战的舰长,包括像邓世昌这样的民族英雄,基本上都是从福州船政学堂毕业的。关于这一点,连李鸿章都承认的。清末重建海军以及民国时期的海军将领,也大多是福州船政的历届学生。孙中山先生曾评价:“足为海军根基。”
其二,左宗棠最先创办甘肃机器局、西安机器厂、兰州制造局、兰州织呢局等,引进西方先进设备和技术,为中国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开了先河。
其三,左宗棠不论在浙闽和陕甘、新疆,走到那里,任职何处,都十分关注民生疾苦,采取各种措施安抚民众。
《清史稿》记载:“善于治民,每克一地,招徕抚绥,众至如归。论者谓宗棠有霸才,而治民则以王道行之,信哉。”关于克己奉公,为民谋利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兰州黄河大铁桥原名左公桥。这座桥花费的38万多两的银子,是他应得的“茶马使”饷银,自己一分也没花,就是特地留给后人办公益事业的。兰州的黄河大铁桥百余年来,通过了多少车辆行人?给人民提供了多少方便?北京奥运会在兰州的火炬传递,起始点便是在黄河大铁桥!但是鲜有人知道,这是左公从个人腰包里掏的款!
其四,左宗棠十分重视兴修水利,从东南到西北,最后又在京都和江南,为民治水兴利做的好事多得数不清。
左宗棠说过,“水利可以养民,先务之急,以此为最。”他并不是清廷专职管水利的大臣,却在几十年间兴修了众多的重大水利工程,确实做到了体恤民艰、为民造福。这里不妨列个清单:
在陕西,他修治了西安郑白旧渠,使“关陇创此永利”。在泾水上源开沟渠、设闸,取得了很大成绩,达到了预期效果。
在宁夏,他曾多次拨款给地方,用以兴修水利,致使宁夏“干渠二十多道,渠一百四十多道,能灌田八十多万亩”。
在甘肃张掖,开渠7道,又修复马子渠56里,灌田6800亩。在肃州临水河修筑七大坝,在抚彝厅亦开挖渠道,支银1775两。疏通了渠道、发展了农业,让农民休养生息。特别是左宗棠指使部将王德榜,引抹邦河水溉田的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修复了西宁府城西阴山崩裂时压坏的渠道一里多,创修碾伯、栖弯堡一带沟渠二十余里。在河州新甲集新挖水渠四十余里,祁家集新修水渠一道,狄道州修旧渠两道。
左宗棠的下属陶模在秦州知州任内,引渭河之水,开陈家渠、张杨家渠、河边渠等四道,灌田数千亩。
在新疆哈密修了城子渠,镇西厅之大泉东渠,迪化之永丰、太平二渠、安顺一渠,绥来县长渠,奇台各渠等等。在库尔勒修复旧渠四十里,并疏通东西大渠。这些“皆以兵工所修,其雇民力者给以工资”。
在左宗棠督办水利的统一部署下,左部将张曜在哈密,首先重修了过去引山水已报废的石城子渠。使哈密一带屯田近二万亩,取得了每年可收军粮数千石的可喜成效。除北疆外,在南疆也劝导兴办,“兴修水利,广种稻田,美利不减东南”。到1880年左宗棠调离西北时,新疆己修筑的较大水渠有:乌鲁木齐的永丰渠(共三渠),总长120里;太平渠(共三渠)总长160里;地窝堡、九家湾三道渠共长21余里;库车修渠二道长10里;库尔楚修河道40里;开凿大连、小连、萼拉合齐和老南四渠共长160里;在喀喇沙尔修渠11道共长30里。到1881年喀喇沙尔河修治完工,叶尔羌河也已“堵筑决口,挑挖沙洲,并将老岸及长堤加高加厚”。入京后,立即治理水患不断的永定河和桑乾河,亲自带病督工,取得显著成绩。任两江总督后,立即视察水利,治理淮河。克服了极大的困难,终于完成了“历代只有口头议论,实际施工则畏难却步”的朱家山和赤水湖两大工程。
其五,左宗棠大力筑路植树,栽桑种茶,绿化祖国,优化边疆生态环境,是开发大西北的先躯者和大功臣。
左宗棠筑路,是从潼关开始,西到嘉峪关,横贯陕甘两省,全长3000余里。路随地形转移,路面宽阔,一般为3丈—10丈,最宽处30丈。在甘肃东北、甘肃西南以及到青海大通、湟源等地也修了不少路。因为凡所需军火、军装、军饷大都来自东南,均经潼关西运。此路大抵沿元明清的驿道而筑。
左宗棠沿路植树(即诗中所说的“新栽杨柳三千里”),光是陕西长武境到甘肃会宁,共六百多里间,历年种活的树就有约264000株,河西仅永登县境内就有约78000株,河西各县沿路除沙碛外都种了不少杨树、柳树,还有榆树、槐树。“左恪靖命自泾州以西至玉门,夹道种柳,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隆无誉:《西笑日觚》)这便是后人常说的“左公柳”“左公杨”“左公榆”“左公槐”。
据秦翰才先生在1945年出版的《左文襄公在西北》一书中记载:“凡是文襄公或楚军湘军所到之地,就大家种树。如今可考的:会宁境内种活树21000多株;安定境内106000多株:皋兰境内4500多株;环县境内18000多株;安化县丞及镇原境内12000多株;狄道境内13000多株;平番境内8000多株;大通境内45000多株。其时,魏光焘做平庆泾固化道,大概所有东路路工和桥工,都是在他指挥之下完成的。”
其六,左宗棠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事业,为抢救典籍,编印书刊,兴教劝学,修建书院等做了大量的好事。
他在福州创设“正谊堂书局”,修订重印《正谊堂全书》68种,共524卷,为正谊书院题写联语、制定章程;在陕西和甘肃复刻《六经传注》;为《至公堂》题写匾额;对魏源的《海国图志》备加推崇,为其再版作序,主张学习西方以致富强;写下《学艺说帖》,主张改变重义、重理轻艺,对中国知识界长期昧于世界大势,对西方长技不屑一顾的现象深为不满,提出认真学习西方技艺。
在任陕甘总督期间,仅从同治八年(1869)至光绪六年(1880)的11年时间内,就新办或修复重办书院30余所,创设各级各类义学320余所,至于刊发给学生的教材就不计其数了。收复新疆后不到一年,便兴建义塾达37处。为便利陕甘考生应试,经多次上奏折后获准,在陕甘乡试、会试予以“分闱”,亲自督率官员择定在兰州袖川门外建修贡院。他能够正视西学东渐的影响,并顺应近代化的潮流,大力强调兴办近代教育。
其七,在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豆剖瓜分、任意宰割,在他们强行租借的地盘上为所欲为、作威作福的年代,唯有左宗棠不怕洋人,大长中国人的志气,大灭洋人的威风,这在晚清的大吏、将军、总督中是独一无二的。
其八,在他运筹指挥下,克服了不可想象的艰难险阻,用二年多时间,终于打败了盘踞新疆13年之久的沙俄和英帝走狗阿古柏,光复了新疆大部,并五次上奏折建省。
兵饷粮运是他呕心沥血、熬白须发筹措的,“缓进急战”的正确战略是他亲手制定的,前线将领和后勤官吏是他精心挑选的,每步行动是他审时度势确定的,重大难题是他悉心解决的,各种奏折是他亲自撰写的……
其九,调遣重兵,进击伊犁,舆榇出关,威慑敌胆,为曾纪泽赴俄谈判提供了坚强后盾和武力支持,迫使凶恶而贪婪的沙俄,带着唾沫吐出快要咽下去的肉,使伊犁连同新疆其余广大地区得到光复,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个永垂不朽的功绩,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为了写这部作品,我曾沿着左公的进军路线,从西安到银川,然后到吴忠、兰州、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哈密、乌鲁木齐、伊犁、和田等地,体会了西征路的极其漫长和艰辛,更亲自领略了新疆之大,新疆之好,新疆之美,新疆之重要,不禁感慨万千!
新疆人民自豪地传唱《新疆是个好地方》,国内各地人民成群结队去新疆旅游,游天池,游阿尔泰,游伊犁,都被美景陶醉。特别是在伊犁那拉提,旅游人群拥济,如过江之鲫,因为那里被称为“东方的瑞士”,真令人留连忘返啊!
我又在霍尔果斯口岸伫立良久,遥望远处的河山。我想,拥挤的游客他们为何不到更远一点的巴尔喀什湖去游玩?那里的湖水湛蓝,面积相当于8.3个太湖;中国头脑灵活的民营企业的老板们,为何不去搞游艇投资、兴建别墅群?——唉,那里如今已经成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领土,永远归属于人家了!假如让左公将新疆事务管到底,朝廷的投降派不插手,让他兵临城下后再与沙俄谈判,“老毛子”能将我们这块如此大的国土割去吗?怪不得王震将军不胜感叹:“可惜左宗棠只有一个,不然我们的领土面积比现在要大得多!”不是吗,占我国陆疆六分之一的1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硬是左公统兵从侵略者手中重新夺回的。
当你在一年四季吃到“甜又香”的哈密瓜时,须知这块宝地向来盛产封建时代向皇帝进贡的佳果;当“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罕的心头醉了”时,国人的嘴也馋了,可以享口福了;当你的“宝马”车开高速尾汽却很少时,须知这是克拉玛依开采出来的优质石油;当年勒住马瞭望一眼后便“赶紧转个脸,向别处走去”者的后代,现在都趋之若鹜想成为克拉玛依的居民;当新疆到了采棉的季节,那望不到边的洁白,是天上白云整块掉在地上之故;天山南北碧绿青葱的草地,花白相间的优质奶牛在悠闲自得地吃草,那里有伊犁奶业的生产基地,牛奶天天输送到全国各地;至于在这块辽阔的土地上蕴藏的各种不可估量的宝藏,还有成片的原始森林,那是我们中华民族发展振兴的物资基础!这一切,都是谁为我们造的福祉?
不到新疆不知祖国之大。这么一大块国土,这么重要的地方,是谁以老命相搏夺回来的?还对他的一些缺点和过失,抓住不放,吹毛求疵,说三道四,甚至夸大其词,无限上纲,太不公道了!我们作为一个正直的中国人,摸摸自己的良心何在?
其十,当法军在越南、云桂边界和台湾、福建,以陆、海军大举入侵,国家又处于危急的关头,他以七十高龄慷慨请行,再次“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时”,撑着重病之躯走上抗法前线,派遣名将,统率劲旅,坐镇福州,获得谅山——镇南关大捷,并精心筹划海防全局,关心台湾防务和建省,最后殉职在岗位上,真正体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于抗法战争“未大伸挞伐,张我国威,怀恨生平,不能瞑目!”
嘉峪关悬壁长城下广场左宗棠雕塑像
问:在您看来,左宗棠主要有哪些过错?
陈明福: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我将左公之过概括为三方面:
其一,他经不起别人一次又一次的诚聘、敦劝、说服,终于“隐不在山”,投入张亮基的幕府当上幕僚,直接参与同太平军作战。
其二,有追求功名的动机,仕途不通,名儒当不成,便想当名将。想当名将,必然要“以血染红顶子”,那也应该适可而止,如同冯子材一样,虽然多次镇压了起义军,但人们印象不深,觉得罪孽不重。他太突出了,屡胜强“敌”,所以被称为刽子手,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仅仅比“曾剃头”差一点而已。其思想根源是报皇帝重用之恩,忠于封建统治者,为朝廷效“犬马之劳”。
必须着重指出的是:左宗棠凡遇太平军将领被俘,审讯后他即处以磔刑,并对其家属进行追查、处罚。参与“造反”者的家属要遭“连坐”,这固然是封建王朝的法律,但毕竟在执行过程中可以从宽的,左宗棠没有丝毫宽宥,这不能不说是他的严重过失,理应予以谴责。
其三,左宗棠在执行清朝政府制定的对回民起事军“剿抚兼施”政策时,“抚”得还不够,未能“仁至义尽”,特别是对金积堡“杀降”和肃州“滥杀”,固然有主将刘锦棠为报叔父刘松山在攻打金积堡时战死的深仇大恨,坚决不肯执行左公宽恕降者的指示,甚至要以“辞官还乡”作要挟,官兵也报仇心切,故在攻破城堡时有报复行为,左帅当然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如果他的招抚工作做得细、做得好,能顺应和满足陕甘回民希望得到的抚局,这无疑属上策。他口口声声的称自己为“今亮”,为什么不学学“古亮”对孟获“七擒七纵”呢?马化隆投诚尽管是在败局已定、堡将攻破的形势下才发生的,但毕竟不是官军“擒”来的,而是自己上缚后走来的,却不予宽容和优待,连“一擒一纵”也未做到,将其凌迟处死。陕甘回民至今,有不少人对左宗棠残杀他们的祖先,怀有深切仇恨,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问:寻觅左公足迹,完成这部巨著,留给您的最深感触是什么?
陈明福:我最想说的是:左宗棠功高盖世,对这样的民族英雄,后人不能忘记!我感触最深的是:对本民族的英雄,不加珍惜,不予崇敬,妄自菲薄,甚至肆意贬损,这是民族自尊心、自重感、自信力的悲哀,将难以弘扬民族精神,挺起民族脊梁;对本民族的英雄,不善识别,不予定评,求全责备,苛待古人,思想僵化,观念陈旧,循规蹈矩,史识不高,长期争论不休,这是社会意识的悲哀,将导致理性思维的衰退和理论制高点的滑落。
(原载2009年8月14日人民网,责编:杜博)
作者简介
陈明福,1937年8月生,浙江宁波人。原海军大连政治学院专业技术四级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辽宁传记文学学会理事,大连市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登临西岳华山
已出版专著、作品36部,逾1200万字,还有多部待出。已出版的有《“重庆”舰举义纪实》《海疆英魂》等四部中华名舰系列,《杞忧集》等三本杂文,《朱可夫兵法》等两部军事谋略论著,《古今海战》等七本海洋科普读物,《古今海战》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沧桑旅顺口》等五部纪实文学,《晚清名将左宗棠全传》《苏东坡大传》等六部人物传记。2013年6月,《晚清名将左宗棠全传》获五年一评的第四届中国优秀传记文学作品奖。颁奖词曰:“古稀之年的陈明福,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充沛的激情,历时六载,寻着晚清名将、中兴名臣左宗棠的足迹遍访关内塞外、天山南北、万里海疆,查阅搜集了数千万字的史料和不少趣闻轶事。作品气势恢弘,文笔流畅,叙事生动,成功塑造了左宗棠鲜明的人物性格,展现了这位民族英雄传奇的人生历程,填补了百余年来在左宗棠传记写作中的缺憾和不足,并对有关左宗棠的种种争议,亦力求给予客观公允的评价。”2012年被评选为大连市文艺界“十位有影响的人物”。2018年8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徐锦庚著的40万字长篇报告文学《大器晚成》,《人民日报》9月7日副刊发表《以沉雄之笔写峥嵘岁月》1700字的评论文章,《浙江日报》也发了张宏图的评论。《现代金报》发表张登贵《一部书,两个人》的评述,《宁波日报》《衢州日报》等转载。结语是:中国,太需要这样有品格的知识分子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山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 9月3日下午,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8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考察河北承德、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班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 省委书记刘家义主持会议并讲话。…
-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 刘家义在省委组织部领导干部会议上强调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会议宣布中央和省委关于山东省委有关领导同志 职务调整的决定 9月2日,省委书记刘家义出席省委组织部领导干部会议,宣布中央和省委关于山东省委有关领导同志职务调整的决定并讲话。 刘家义在讲话中说,今年7月,中央批准王可同志不再担任省委常委、委员。…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