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东频道>>济南

启程“东亚文化之都”,加快“文化济南”建设系列报道

充分挖掘保护利用,济南文物工作走出新境界

2021年09月05日16:31 |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小字号

文物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是我们的宝贵遗产,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济南历史悠久,1986年1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凭借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济南市拥有数量巨大的历史文物,文物工作者在近年来的文物保护工作当中,也付出了巨大努力,使济南的文物保护迈上了更高的平台。

依托丰厚历史文化 文物资源资源丰富

济南市的历史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考古研究价值极高。据统计,全市共有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5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44处,世界文化遗产2处。大辛庄遗址、焦家遗址等8个考古发现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济南泉·城文化景观”遗产项目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济南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博物馆馆藏文物数量大、涵盖门类广泛。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各所有制博物馆、纪念馆共计62家。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4家,二级博物馆2家,三级博物馆6家。市属及以下管理的博物馆馆藏陶瓷、金属、玉器、书画等藏品20余万件。其中,国宝级文物3件(套),三级以上珍贵文物3742件。

济南是革命热土,留存的革命文物众多、红色文化深厚。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四部门公布的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中,济南市的莱芜区、钢城区、商河县入选山东片区;历城区(包括南部山区)、长清区、平阴县入选冀鲁豫片区。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全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中,济南市79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入选,位居全省第三位。2021年3月,我市公布了济南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共87处。目前全市共有馆藏革命文物4000余件(套)。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五个举措有力推动

济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积极采取措施,妥善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有力推动文物保护和合理利用工作稳步提升。特别是近年来,文物保护质量显著提升。在这方面,有5个具体举措。

首先,坚持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带动战略。“十三五”以来,济南市积极争取国家、省、市财政文物保护专项资金2亿多元,先后开展了160余项文物修缮保护工程,文物保护质量明显提升。

其次,实施文物拯救保护行动。济南市一直将文物的拯救和保护放在整体工作的重要位置。 2018—2020年,我市组织开展了为期三年的“文物拯救保护”行动,先后实施了30余项“文物拯救保护”工程。

第三,加强乡村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济南市争取省市级“乡村记忆”工程专项补助资金700余万元,对章丘相公庄镇梭庄村等一批乡村文物进行了修缮保护。

第四,开展公共博物馆馆藏文物修复保护。争取可移动文物保护及展陈项目专项资金3780万元,开展文物本体保护、博物馆数字化保护、预防性保护等可移动文物保护项目22项。

第五,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工程。这一点尤其重要。近年来,济南市将革命文物抢救保护工作纳入重点工作,先后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实施完成了中共山东省工委旧址、济南战役山东兵团指挥所纪念地、中共济南市委市政府成立旧址、中共济南市委办公地旧址、李增援故居、文成书局等一大批革命文物修缮保护工程,全市革命文物保护状况不断改善。

考古前置走在前面 提升考古发掘水平

在当下,考古成为人们最关注的热点之一,人们对于考古发掘如何“挖宝”也充满了兴趣。济南市建立实施了领先全国的考古制度——基本建设考古前置制度。

济南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精神,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关于推进国有建设用地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置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推进国有建设用地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置工作的补充意见》,规定国有建设用地在土地供应前依法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

考古前置工作实施以来,全市共实施考古调查勘探项目425项,调查勘探面积达约4955万平方米,促进了文物保护和城市发展协调共赢。

济南市的文物考古部门着力提升考古发掘水平,考古发掘工作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荣誉。其中,焦家遗址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宽厚所街遗址入选“全国重要考古发现”;大辛庄遗址获“国家田野考古三等奖”;梁二战国墓、药山汉墓、三官庙汉墓先后获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奖”;神通寺遗、牛推官南遗址先后获得“山东省优秀田野考古工地奖”。

济南市还特别注意不断提升考古成果的社会影响,多渠道加强考古发掘工作的社会宣传。与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策划《魏家庄汉墓》《水塘下的古墓》等8集电视专题片,弘扬济南历史文化,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 2018年打造的“济南考古馆”获省政府“山东省文化创新奖”。其他多个项目获得全国及省级大奖。

强化文保品质提升 文博事业蓬勃发展

对于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济南市一直都特别重视,博物馆数量和等级不断提升。

近年来,济南市的博物馆数量逐年增长,全市博物馆狠抓补短板、强基础、提质量,扎实做好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2020年12月21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布了第四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结果。济南市组织申报的11家博物馆有10家博物馆成功通过定级评估,其中新评定一级馆3家、二级馆2家、三级馆5家,通过率为91%,通过率和提质升级数量均居全省前列。同时,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作用也得到了充分彰显。

济南市的博物馆精品陈列展览屡创佳绩。济南市博物馆的“博物馆文化基层行活动”、“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党员教育系列活动”、章丘区城子崖遗址博物馆的“城子崖研学游系列活动”先后入选全省博物馆十佳社会教育案例。济南市博物馆的《古城辉煌—济南历史暨馆藏文物展览》、《曲山艺海基本陈列展览》、章丘区博物馆的《车马威仪展》先后入选全省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展览。

探索开发融合发展 推动文物合理利用

济南市的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遗迹众多,大都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开发价值。

济南市围绕文物古迹特点,打造特色文化活动。四门塔、灵岩寺、府学文庙、九顶塔、原胶济铁路济南站近现代建筑群、朱家峪村进士故居、朱氏家祠、五龙潭秦琼祠等一大批文物保护单位对外开放,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参观游览。

其中,利用原胶济铁路济南站近现代建筑群,打造了胶济铁路陈列馆,反映胶济铁路诞生发展历程,目前已成为优秀的科普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府学文庙积极弘扬传统文化,打造了成人礼、开笔礼、成长礼、毕业礼等“礼伴成长”系列活动,近两年共开展体验活动67场次,参与群众1.2万余人次。先后建成城子崖遗址博物馆、西城垣保护展示厅和农业观光区,实施了一系列保护工程,成为宣传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深受游客欢迎。将保护修缮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五·三”惨案蔡公时殉难地、老舍旧居、山东省红卍字会诊所旧址,分别打造成蔡公时纪念馆、老舍纪念馆、曲山艺海博物馆,面向社会开放。

依托革命文物资源,大力挖掘历史内涵,深入弘扬革命精神、传承革命文化,做到保护与利用并重。依托丰富的革命文物资源,我市多年来先后建设了济南战役纪念馆、大峰山党性教育基地、平阴县委旧址纪念馆等知名品牌。其中,济南战役纪念馆依托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建设,今年暑期共接待各地大中小学校的青少年团队382个,约21900人次,形成了“来前谋划-来时互动-来后回访”的青少年团队研学模式。在做好不可移动革命旧址保护修缮的基础上,积极梳理革命文物历史,挖掘革命精神内涵,新建扩建展览馆、陈列馆。近年来,先后有济南战役山东兵团指挥所纪念地、中共济南市委市政府成立旧址、中共济南市委市政府活动旧址平阴县抗日民主政府诞生地等14处革命旧址建成“小而精”的展陈,并对社会开放。依托中共山东省工委旧址建成的中共山东省工委旧址陈列馆暨党性教育基地自今年5月正式开放以来,吸引了大批观众前来参观学习,共接待参观团队475个、观众1.9万人次。

同时,还依托革命文物资源,开发红色旅游线路。串联大明湖、解放阁、济南革命烈士陵园、莱芜小三线、汪洋台等革命文物,编制“红色记忆”、“红色生态之旅”等红色旅游线路,其中“英雄济南·泉水文化体验之旅”、“莱芜红色生态之旅”、“三线精神传承之旅”入选山东省旅游精品线路。依托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山东人民印刷厂旧址打造709文化产业园,建成山东小三线纪念馆,培育打造党建活动基地、传统教育基地、影视科普基地、工业遗址旅游基地。

山东省文物工作会议前不久在济南市召开,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孙述涛作交流发言时说,近年来,济南市大力推进文物保护利用改革,通过实施文物“百项工程”、开展文物“拯救保护行动”等举措加大文物保护力度,以“文物+”战略让静态文物“活”起来,推动6.5万余件(套)可移动文物实现数字化展示,进一步增强历史文物的穿透力和参观者的体验感。“下一步,济南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统筹推进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蹚出一条符合济南实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推动高高质量发展,济南市充分认识到文物工作的重要作用,在文物保护实际工作中结合新时代新要求,统筹做好保护、管理、运用各项工作,推动文物工作开创新局面,干出新气象,走出新境界,让文物工作在复兴伟业征程中谱写更多赋能奋斗好篇章。(济南市委供稿)

(责编:郑浦丽、邢曼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山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学习《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 7月8日上午,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抵达香港、考察香港科学园、视察驻香港部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审议有关工作事项。 省委书记李干杰主持会议并讲话。…
全国政协调研组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在山东调研
  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全国政协调研组在山东调研 刘奇葆李干杰葛慧君参加 7月4日至7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刘奇葆率调研组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在山东开展调研。 在鲁期间,刘奇葆与省委书记李干杰就加强非遗保护传承交换意见。…
山东省党政代表团在甘肃考察对接东西部协作工作
  受省委书记李干杰委托,7月5日至6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率领山东省党政代表团到甘肃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西部协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习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考察对接鲁甘协作工作,进一步推动两省交流合作走深走实。 5日下午,山东·甘肃东西部协作第三次联席会议在兰州举行。…
李干杰走访调研中央驻鲁媒体和省主要新闻单位
  李干杰走访调研中央驻鲁媒体和省主要新闻单位时强调 坚持守正创新提升传播能力 为强省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7月5日,省委书记李干杰来到中央驻鲁媒体和省主要新闻单位走访调研,向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辛勤付出表示敬意和感谢。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牢记职责使命,坚持正确方向,加强改革创新,进一步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山东省党政代表团在重庆考察对接东西部协作工作
  山东省党政代表团在重庆考察对接东西部协作工作 携手打造鲁渝协作升级版 共建互利合作发展新格局 陈敏尔周乃翔讲话 胡衡华出席 受省委书记李干杰委托,7月1日至3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率领山东省党政代表团到重庆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西部协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习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考察对接东西部协作工作,凝聚共识、持续加力,扎实推动鲁渝协作走深走实。 3日下午,山东·重庆东西部协作第十八次联席会议在重庆举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