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东频道>>专题>>连载|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

引得春风度玉关|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24) 

陈明福
2021年08月28日18:58 |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小字号

筑路引水广植树,“引得春风度玉关”

在西北,因地处高原,是江河的发源地,那些大江大河的支流,一般都是水道狭窄,水浅流急,不利于航运。行旅的往返,货物的转运,差不多全靠马拉、驼驮和车载,十分不便。于是道路的修筑,格外重要。左宗棠出于军事行动和巩固边陲的需要,并从开发大西北、造福人民的长远利益出发,对陕西通往新疆的道路普遍进行了整修和拓宽。左宗棠筑路,是从潼关开始,西到嘉峪关,横贯陕甘两省,全长3000余里。路随地形转移,路面宽阔,一般为3丈~10丈,最宽处30丈。在甘肃东北、甘肃西南以及到青海大通、湟源等地也修了不少路。因为凡所需军火、军装、军饷大都来自东南,均经潼关西运。此路大抵沿元明清的驿道而筑。

后来大军进新疆,筑路也继续往西,分为两路,北路直到精河,南路直到喀什噶尔。沿路所修石桥、木桥不计其数。其道路之长,规模之大,不仅可与秦始皇筑驰道相比,在作用和意义上超过了秦始皇。秦始皇筑路,大致以首都咸阳为中心,向东南作扇形的散布,主要是为对付山东诸侯;左宗棠筑路和方向,恰与其“背道而驰”。在其艰巨性上,前者是向富庶地区延伸,后者是向戈壁、沙漠进军;前者可凭借皇权动用全国的人力物力,后者主要依靠西征士兵锄挖箕挑。

出了嘉峪关,左宗棠领导下的筑路工作有几个惨淡经营、令世人惊叹的成就:

其一,从哈密到巴里坤,须翻过三十二盘的天山之脊。统领嵩武军张曜受左公命,驻扎哈密,便在这里凿平险阻,减低坡度,立石贯木,装设扶栏,回绕三十六盘,路宽一丈五六尺。左宗棠的《天山扶栏铭》中所说“谁其化险贻之安?嵩武上将惟桓桓,利有攸往万口欢。”就为纪念这个工程而作。

哈密左公祠遗迹今貌

其二,从哈密到吐鲁番,从了瞭墩到七克腾木,有南北两道。南路则是官路,但须经过三间房和十二间房,大风起处,飞砂走石,常把人马疾卷而去,不知下落,俗称风戈壁,古称黑风井,也就是《汉书》所说“风灾鬼难之国”。北路经过一碗泉、七角井和西盐池等地,虽是小路,却可以躲避风灾,所惜沿路没有店铺,行人没处栖息。这时便把南路台站移到北路,并且添建房屋,可以供给水草。

其三,达坂当天山南北通道,山路绝陡,车常折轮,驮常失足,如今另凿一条新路,行旅称便。(按:回言“达坂”即汉语“峻岭”)

其四,从托克逊到喀喇沙尔,须经过苏巴什山口,山径曲折,有170里长,这是南路八城的咽喉;其中苏巴什驿往南八十里到阿哈布隘口,《唐书》所说银山道,左宗棠形容该地的形势说:“两峰壁立,积石崚嶒;一径羊肠,下临无际。车驮经过,辄有意外之虞。”这时,便在这里“锤幽凿险,化而为夷。”

其五,在喀喇沙尔,有清水河西碱滩五六里,泥淖纵横,行旅常苦陷没。这时,一律填筑车路,往来无阻。

其六,在古称轮台的而古尔东四五里地方,从北面山峡流下一条河,河上有一座大桥,这是西入回疆要津,《汉书》所说苇桥之险。除此之外,别无路径。这时,修筑完善,人马辎重,一律通行。

当时新疆南路在刘锦棠的管理之下,其他筑路工作,便可采录刘锦棠的报告:从玛喇尔巴什到爱吉特虎,修筑道路530里,大小桥梁20多座;从玉带里克到龙口桥,修筑其间所有道路和桥梁;在七克托地方,修筑桥梁2座;从喀什噶尔城以南,修筑道路数百里,桥梁30多座。

左宗棠在陕甘、新疆大规模筑路,是他深思熟虑、有远大战略眼光的表现。要想把入侵者赶出新疆,收回被占领的广大国土,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便是道路畅通,保证较充足的物资供应。他清醒地看到,新疆地域辽阔,战线很长,如果道路不畅,就会严重影响战局。于是紧接着他采取了一系列实战举措,一面从甘肃、宁夏、内蒙古筹集了大批粮草,制定了“先北路后进南路”的作战方针;一面又命张曜嵩武军十四营进驻哈密,整修道路。尤其是对一向被山洪雨水冲垮的翻越天山达坂的咽喉要地,决定拓宽路面,凿平险阻。这一浩大工程在进军新疆前就已顺利竣工,使六万清军迅速安全顺利到达指定地点,并利用商驼一万峰,官驼三千峰,大车三百辆,把大批粮食和军用物资都及时运到了北路大军的前沿阵地。

左宗棠在筑路的同时,还致力于筑城,这方面在陕甘境内,成就尤为显著。在兰州筑了一个外城,长240丈。这样,就形成现在一个兰州城的规模。光绪二年,左宗棠又把原有外城彻底大修。城根深一丈多,宽一丈数尺。城身高三丈七尺,顶宽八尺多。更挖城濠,深宽各有二三丈。如今城廓依然,而城濠已泯灭了。特别是雄壮的西门城楼,历时一年,用工170多万,是由11个防营合力筑成。

左宗棠初次驻节肃州(今酒泉)时,发现西北要塞的嘉峪关失修已久,边墙且有四处坍毁,大车尽可自由通过,雄关形同虚设。他即面谕肃州镇总兵官章洪胜等整体维修,俟来年春天督促军队修治。因工程浩大,应先将通车各口堵塞出路,庶便稽查。要赶趁秋晴,刻期拨兵勇分段兴修。这样,堵塞四处豁口的工程提前开工。左宗棠还亲手题写“天下第一雄关”横额,安置关头,字大于斗。何福堃(字肥轩,山西灵石人)诗曰:

左侯昔日受降归,酾酒临关对落晖。

额书六字神飞动,想见如椽大笔挥。

此诗就是描写这一段历史,可惜至今题额已失所存了。左宗棠还命部下在关南种植杨柳树三百余棵,至今在“天下雄关”城门右侧,还有一棵4人才能合抱的细叶杨树,即“左公杨”,这是左公留下辉煌业绩的历史见证。

左公在大量修路的同时,还在道路两旁植树一行两行,乃至四至五行。植树的作用,一是巩固路基;二是“限戎马之足”;三是供给夏时行旅的荫蔽。

左宗棠沿路植树,光是陕西长武境到甘肃会宁,共六百多里间,历年种活的树就有264000株,河西仅永登县境内就有78000株,河西各县沿路除沙碛外都种了不少杨树、柳树,还有榆树、槐树。隆无誉(湖南宁乡人)著《西笑日觚》上说:“左恪靖命自泾州以西至玉门,夹道种柳,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

左公西征凯旋在凤翔东湖边手植之柳

这便是后人常说的“左公柳”“左公杨”“左公榆”“左公槐”。

经过同治年间的变乱,哈密老城和新城被焚毁,回城也焚掠,农村凋敝,田园荒芜,树木被砍伐殆尽。早在同治十三年,左宗棠的先头部队张曜军到达哈密后,按照左公对他的吩咐与嘱托,他一面令士兵兴修水渠,屯田垦荒;一面“遍插榆柳”,植树造林。在田埂上多种榆树,在道路两旁广栽柳树。柳树可歇荫乘凉,榆树是农民制做铁木车的材料,青黄不接的时节,榆钱儿还可充饥。现在哈密尚存的左公柳及虽由后人继种但仍称“左公柳”的比比皆是。

哈密坎儿井的地下井道

左宗棠大营从肃州迁至哈密后,在张曜军栽种树木的基础上,令士兵继续大规模栽杨柳,从东面的新庄子、陶家宫、蔡湖庙、下阿牙尔到老城东门。再从老城西门下大坡,经回城西门到回王坟,沿途都栽柳树。还有在东西河坝,利用天山雪水的滋润,柳树都长得粗壮茂密。特别是回城至回王坟这一路,夹道柳树蔽日,抬头不见天日,人们称“柳树巷子”。

这些茂密的左公柳,虽然在20世纪30年代民变中,被砍伐了一大部分,但仍然保存下来很多,直到1949年10月解放军进疆时,仍然看到许多几个人合抱不过来的左公柳。当时进疆的解放军里一位记者,对“左公柳”是这样描写的:

“我看到一棵棵古老的大柳树,披着粗糙的紫褐色的树皮,犹如身穿着铠甲的武士,昂首挺胸,站立路旁,像路标一样,给人指明前进的方向。这些古柳,株距约半华里,都一般大,想必是同时栽种的。”

清德宗光绪五年(1879)暮春,杨昌浚应左宗棠之约西行,见驿道旁左军所植柳树浓阴蔽空,联想到左的知遇之恩,即景生情,遂在嘉峪关前赋七绝二首:

第一雄关枕肃州,也分中外此咽喉。

羯来路马城西望,落日荒山拥戍楼。

上相筹边未肯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秦翰才《左文襄在西北》一书引用此诗后,有一段评论文字:

“前思咏文襄公的豪情胜慨,后是改造了王之涣‘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理解。传诵肃州大营,文襄掀髯大乐。”

杨昌浚后一首以恢弘的气势,抒发了对西北生态环境的关注,一百多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诗题也被命之《左公柳》。

光绪六年(1880年),左宗棠自哈密东返北京,一路见到“道旁所种榆柳,业已成林,自嘉峪关至省(兰州),除碱地砂碛外,拱把云树,接连不断。”“兰州东路所种之树,密如木城。”新疆更繁盛,左公甚为感慨。

甘肃兰州雁滩公园的左公柳

《点石斋画报》将左公西北植柳,以《甘棠遗泽》为题作画,画面上穿行于长城内外、重峦叠嶂中的驿道两侧,绿树成荫,驿卒行旅跋涉其中,免受炎阳之苦,无不感激左公之德。

据此画题款,左公平定新疆、调任两江总督后,一些无赖之徒盗伐“左公柳”,致使有些路段寸木未存。杨昌浚继任陕甘总督后,萧规曹随,“令将此项树木重为封植,复严饬兵弁加意巡守。今当春日晴和,美荫葱茏依然,与玉关杨柳遥相掩映。”

种树固然重要,但还要护树,且讲一头毛驴因啃柳树皮处斩的真实故事。

据说,每个士兵所栽之树,都要挂上自己的牌子,保证成活。到了晚上,还要挂上灯笼,提示车马不要碰坏树木。尽管如此,由于老百姓素质较差,对植树造林、绿化环境认识不足,致使左公及其部属费尽力气所种之树常遭折损和毁坏。

一天,左宗棠微服出访,发现乡民骑驴进城办事,多将毛驴拴在树上,而毛驴大啃树皮。他跨上一步,挽起袖子,解开缰绳,将驴拉到鼓楼前拴定。然后健步登楼,挥臂击鼓。鼓声咚咚,传遍四周,震撼军民。

顷刻间,衙门大员和仪仗士兵、施刑武士等都浩浩荡荡、开锣喝道而来,后面跟着一大群拥挤的军民。

左宗棠向分巡道和审判官讲明,为何要“杀一儆百”、审斩啃树皮的毛驴之后说道:“本来,驴主人要一并处斩,且原谅其不知规矩和后果,免其一死,但下不为例。”衙门卫士又擂了三通鼓,分巡道宣布道:

杨柳榆槐是左公及其部属苦心所植,为民造福。然而,常有不法之徒砍伐树木,更有愚众不知珍爱,随意损毁。今左公亲手逮住一头犯法毛驴,啃嚼树皮,罪该当斩,立即执行!从今后若再有驴马牛羊损毁树木,牲畜与其主人与此驴同罪,砍伐树木者罪加一等,勿谓言之不预!

毛驴旁边,已站着几个杀气腾腾的刀斧手,大刀明晃耀眼,毛驴本能地觉得性命难保,便从鼻子里发出“呜昂——呜昂”悲哀的长鸣,惊恐万状。

“开斩!”随着宣判官一声令下,刽子手手起刀落,驴头血淋淋地滚落地面。驴身立即倒下。左宗棠斩驴护树,传为佳话。老百姓从此都对树木不敢碰损,更不敢砍伐。

作者简介

陈明福,1937年8月生,浙江宁波人。原海军大连政治学院专业技术四级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辽宁传记文学学会理事,大连市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陈明福与《晚清名将左宗棠全传》责编、现军科出版社总编辑张大禾在颁奖典礼上合影

已出版专著、作品36部,逾1200万字,还有多部待出。已出版的有《“重庆”舰举义纪实》《海疆英魂》等四部中华名舰系列,《杞忧集》等三本杂文,《朱可夫兵法》等两部军事谋略论著,《古今海战》等七本海洋科普读物,《古今海战》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沧桑旅顺口》等五部纪实文学,《晚清名将左宗棠全传》《苏东坡大传》等六部人物传记。2013年6月,《晚清名将左宗棠全传》获五年一评的第四届中国优秀传记文学作品奖。颁奖词曰:“古稀之年的陈明福,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充沛的激情,历时六载,寻着晚清名将、中兴名臣左宗棠的足迹遍访关内塞外、天山南北、万里海疆,查阅搜集了数千万字的史料和不少趣闻轶事。作品气势恢弘,文笔流畅,叙事生动,成功塑造了左宗棠鲜明的人物性格,展现了这位民族英雄传奇的人生历程,填补了百余年来在左宗棠传记写作中的缺憾和不足,并对有关左宗棠的种种争议,亦力求给予客观公允的评价。”2012年被评选为大连市文艺界“十位有影响的人物”。2018年8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徐锦庚著的40万字长篇报告文学《大器晚成》,《人民日报》9月7日副刊发表《以沉雄之笔写峥嵘岁月》1700字的评论文章,《浙江日报》也发了张宏图的评论。《现代金报》发表张登贵《一部书,两个人》的评述,《宁波日报》《衢州日报》等转载。结语是:中国,太需要这样有品格的知识分子了!

来源:东岳客 

(责编:公雪、邢曼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刘家义在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调研
  刘家义在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调研时强调 满腔热忱为退役军人服务 努力推动退役军人工作再上新台阶 8月25日下午,省委书记刘家义来到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调研并召开座谈会。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退役军人工作,努力推动我省退役军人工作再上新台阶。…
刘家义在菏泽调研黄河滩区迁建工作
  刘家义在菏泽调研黄河滩区迁建工作时强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确保滩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8月23日至24日,省委书记刘家义来到菏泽市,就黄河滩区迁建和滩区产业发展进行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抓好滩区迁建后续工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山东省生态环境委员会召开会议
  省生态环境委员会召开会议 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8月22日下午,山东省生态环境委员会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听取有关情况汇报,审议有关文件,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省委书记、省生态环境委员会主任刘家义主持会议并讲话,李干杰、王书坚、刘强、曾赞荣和委员会委员出席。…
山东举办“对话商协会·齐鲁之约”活动
  人民网济南8月20日电(谈媛)20日上午,山东省委省政府举办“对话商协会·齐鲁之约”活动,以新格局、新机遇、新发展为主题,与广大商协会成员云端相见,商谈合作,共谋发展。 此次活动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在济南设主会场,山东16市和山东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设分会场。…
山东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集体学习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集体学习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更好践行初心使命 8月20日下午,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集体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主题,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交流讨论。 省委书记刘家义主持学习并讲话,李干杰、付志方和中心组成员等参加学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