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水土保持工作系列报道(一)

小流域治理治出“幸福路”

——诸城市康家岭小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纪实

2021年05月13日09:00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科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作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举措。多年来,山东省水土保持工作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山水林田路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加强蓄水保土,积极营造绿水青山,夯实金山银山的生态环境基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山东省水利厅与人民网山东频道携手推出“水土保持营造绿水青山”系列报道,让我们共同感受水土保持在建设生态文明、助力乡村振兴、助推高质量发展中的基础之力。

人民网潍坊5月12日电(宋翠 刘祺)开车从诸城市出发,一直向南,约半个小时的路程,就来到康家岭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所在地。 起伏连绵的康岭山,被满山遍野的榛子树覆盖。

起伏连绵的康岭山,被满山遍野的榛子树覆盖。(摄影 刘祺)

季春时节,刚刚伸展开枝叶的榛子树,给群山染上一层新绿,一层层环山绕岭如大寨梯田,十几块翡翠般的蓄水池和塘坝,镶嵌在山坳。驱车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令人心驰神往。

谁能想到,从前,这里还是贫瘠的山地,水土流失严重,沟坡地被荒弃,野草杂树丛生,夏天有点绿,冬天野茫茫,沙尘飞扬。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康岭山上不长草,风吹石头满地跑……”。

“我们这里山石多,不好种田,从前很多山地都荒着,老百姓是靠天吃饭,种的小麦和玉米经常被干死(旱死),一年也就收入几百块钱。”李学玉是皇华镇湖沟村村民,他亲眼见证了康岭山的变化。他告诉记者,康家岭小流域治理项目实施后,修了山路,建了塘坝,整了梯田,再也不用担心干旱没水浇地了。“山有多高,水有多远”,榛子树种在山顶,水也能抽上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康家岭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项目位于山东省诸城市皇华镇南部,该镇90%的土地是山地丘陵,由于土地贫瘠,严重影响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近年来,镇上将土地流转给山东华山农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华山农林),进行集中种植和管理。结合当地实际,2018年,山东省水利厅在诸城市实施了省级水土保持生态文明重点建设项目——诸城市康家岭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

榛子喜获丰收。(诸城市水利局供图)

“康家岭小流域治理项目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平方公里。主要建设内容有:新建梯田160 公顷,维修坡式梯田740公顷,新建谷坊5座,新建环山路6千米,新建排水沟6千米,新建桥涵4座,栽植经济林293多公顷。”诸城市水利局水保科科长于维霞介绍说,工程以小流域为单元,结合当地实际,建成了较完善的水土流失防护体系。项目完成以后,明显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为产业结构调整、榛子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山东华山农林在皇华镇共流转了胡沟、下康岭等13个村庄2.1万亩荒山薄岭,在小流域治理的基础上,公司进行了土地整治,将荒岭翻耕、深挖、平整,配套建设了先进的微滴灌水肥一体化系统和完善的水、电、路设施,引进新兴榛子产业,目前是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平欧大果榛子示范基地。

现代化的榛子植物蛋白饮料生产线。(诸城市水利局供图)

“多年荒山变成了高标准榛子种植园,为大地披绿、为农民增收。”山东华山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相义接受记者采访说,基地刚开始面积较小,小流域治理让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水青山,基地规模逐步扩大,对产业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公司向产前产后延伸,在诸城市建设了榛子植物蛋白饮料生产线、榛子膳食油生产线、榛子休闲食品生产线。

目前,该镇已经形成了“龙头企业+万亩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特色榛园专属区域认购+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线上线下销售+农业林旅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和现代化企业的经营管理,实现了榛子苗木繁育、种植、生产、精深加工、贸易、销售全产业链发展。

“这小流域治理治出了我们的‘幸福路’!”李学玉开心地告诉记者,土地流转后,他成为公司的产业农民,在榛子园打工,每个月有近4000元的收入,这样算下来,一年增收近4倍,他很知足,对未来也满怀信心。

当地村民进榛子加工厂就业。(诸城市水利局供图)

昔日秃岭荒山,变成绿水青山。而今,当地村民口中流行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流转土地挣租金,入园打工挣薪金。他们有的到榛子园打工,有的到榛子加工厂就业,有的开起了网店卖起了榛子产品。小流域治理,不但改善了康岭山一带的生态环境,还为当地村民发家致富开启了一条幸福之路,为农业产业化、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责编:刘颖婕、邢曼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