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学者谈“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起好步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李萌

2021年03月08日10:44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编者按: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3月5日开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政府工作报告》就“十四五”和今年的生态文明建设,做了全面部署。“十四五”的生态文明建设怎么干?《政府工作报告》怎么看?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部分专家学者谈谈看法。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的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体现在生态环境领域,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态环境目标如期高质量完成。“十四五”时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仍然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国家提出新的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目标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生态环保任重道远。为此,我们必须毫不放松推进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以生态环境的高水平助力经济发展的高质量。

一是持续巩固、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已经取得的成果。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性推进的工作,在经过了攻坚克难期之后,我们不能有放松歇脚的念头和麻痹松懈的思想,要持续巩固和加强已有成果,防止已经基本解决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死灰复燃”。既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夯实重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又要把环境治理作为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真正确保有效巩固环境整治成果。

二是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的绿色化改造,推行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体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快形成现代化的产业体系,通过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发展,从而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

三是继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重、难度大,必须下大力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总体思路,继续深入开展与推进污染防治行动。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各地突出的生态环境和治理情况各异,要基于自身情况认真盘查,找准短板及问题原因,聚力攻坚,实现更大突破。另一方面,要突出科学精准,统筹环境保护与“六稳”“六保”工作,更加注重科学调度、精准治污、依法治污,把生态环境治理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巩固提升经济运行向稳向好向优态势。

四是围绕二氧化碳达峰、碳中和愿景,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推动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突出源头控制、系统控制,强化顶层设计,制定一系列的专项规划,做好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稳步实现各项目标。着重抓好以控碳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加快推进能源革命。各地可积极探索协同弘治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的创新举措和有效机制。

五是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管理现代化进程,构建现代化的环境治理体系。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经历了由易到难、由粗至细的过程,“十四五”时期将逐步进入生态环境治理的“深水区”,边际治理成本逐渐提高,质量提升难度将不断加大,加大力度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迫在眉睫。一方面要着力提高政府的决策、监督、服务的水平与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快构建由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媒体等多种主体组成的多元共治、多元善治、权责分明、互相监督的治理体系,加强党的领导,发挥企业、社会组织、民众等主体作用。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研究部主任)

(责编:刘颖婕、邢曼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