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然的防控之道

2020年07月07日09:4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原标题:基于自然的防控之道

每年发生在农、林业的病虫害,给农、林业带来严重危害和重大经济损失。为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保证粮食产量而大量使用化学农药的行为,不但导致农作物抗药性上升,防治效果下降,而且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粮食安全和健康等问题令人担忧。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及其产物控制有害生物的技术体系,可以通过保护和利用自然界的天敌(如以虫治虫、以菌抑菌等),实现对病虫害的防控,是当下国际上广泛提倡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在中国,各种赤眼蜂对玉米、水稻、甘蔗、棉花、烟草等作物上的目标害虫的防治效果明显,这项技术已走在国际前列;对美国白蛾等害虫的生物防治方面,中国也取得较好成绩。在设施农业方面,通过释放相对应的天敌昆虫,有效防治了农作物的主要害虫;为了更好地推广宣传天敌昆虫的作用,科技人员与地方政府部门、群众和企业在全国不同地区,建立了许多反应地方特色的试验示范基地,旨在推动生物防治综合防治体系的技术落地。

比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会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浙江大学及相关企业等在北京昌平区建立了天敌昆虫诱集增殖的生物多样性示范园,在园中种植了数十种北方常见作物,通过几年的观察,各种寄生蜂和捕食性天敌种群数量比基地初建时增加了十几倍。科研人员提出了建设“生态岛”,形成“天敌昆虫银行”,发挥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和其生态功能,形成区域性的“农田、林区生态免疫区”应用技术。科技人员还在北京诺亚生态农场建立了“配备式天敌工厂”,有针对性地在设施内接种释放,配合 “栖境和储蓄”等功能植物体统/系统,实现了害虫的全程生物防治,保证了农产品的安全。

上述行动让人看到,农林害虫生物防治的前景是光明的。但是,受历史发展、资金投入等影响,大力、快速发展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尚有部分瓶颈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生物防治技术与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主要依赖于相关科研机构和少数中小企业。特别是天敌昆虫人工繁育和应用,很难形成规模,无法满足生产上的巨大需求。政府应引导并加大扶持天敌等生物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建立稳定长效机制。

战略上,笔者建议将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和统防统治列入国家减灾序列,逐步形成生态免疫格局。在害虫的生物防治(尤其是昆虫天敌)研究与开发上,扶持形成规模化产业。

在战术上,要开发资源,摸清家底,包括天敌昆虫、生物(天然动植物、微生物)等的调查,包括资源数据库和技术数据库建设。特别要加强优势资源的产业化生产技术与高效使用技术开发。

在具体部署上,要形成生物资源有效利用的时空分布与技术布局。对于生物防治投入品的工厂化生产,包括生物农药、天敌昆虫、部分理化技术和生产装备的研发等,国家应给予关注并予以常态化支持。(王大生 张 帆)

(作者王大生系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张帆系中国昆虫学会生物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责编:宋翠、刘颖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