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智慧麦收迎来“无人模式”

2020年06月06日08:00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芒种忙忙割,农家乐启镰。” 6月5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芒种。当日上午,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庞道口村的智慧农机示范基地,沉甸甸的麦穗在阳光下泛着金色的光,4台“无人驾驶”的收割机在田里忙着收割小麦,开启了夏粮丰收的“无人模式”。

“收割机每小时能收割小麦十几亩,在无人驾驶模式下,每天可以收割150亩左右。”现场的农机手告诉记者,小麦联合收割机首次安装了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可进一步提高土地使用率、减少机手作业强度、提高作业效率,确保农田作业的标准化、精准化,助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记者了解到,今年,济南市小麦种植面积330.1万亩,目前已全面进入收获季节。

“这种安装了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收割机首次在济南的麦收中运用,可以实现高精准定位,自动路径规划和无人驾驶行走。”长清区农机局副局长周军介绍说,无人驾驶小麦收割机,神奇之处在于借助了北斗卫星导航,加入传感器和控制器,能实现收割规范、准确,减少“跑冒滴漏”,确保粒颗归仓。

那么“无人驾驶”是如何实现的呢?

记者在现场看到,收割机驾驶室内装有触控式液晶显示屏,屏幕上,农机作业数据等信息一览无余。虽说无人驾驶,但还得需要有人监控,确保收割作业顺利进行。

“作业前设定好作业距离、耕作面积等参数后,导航系统便引导农机进入自动作业模式,操作手触摸启动开关后,收割机便按照事先设定好的作业模式以及作业轨道进行自动作业,行距误差在正负2.5厘米。”现场一位企业技术人员介绍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应用,“三夏”收割已经成为农业生产最新技术应用的竞技场。

近年来,济南市积极探索“智慧农机”建设,在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深松机等重点机具上安装导航和传感器,发展远程监控管理、远程技术指导等管理服务新模式。目前在长清区建立的首个农机互联网管理服务平台,能对农机合作社的作业机械进行实时轨迹监控和作业分析,加强监管和生产管理,实现作业精准统计。

今年,济南市试点安装自动辅助驾驶系统机械,实施自动化、标准化、规范化作业,在农机引领农艺上实现突破,全面实现农业生产智能自动化、精准化、数据化、在线化。此外,全市强化信息化引领,依托农机直通车等互联网及手机APP,及时提供农机作业市场信息和气象服务信息,根据农时要求,对作业机械进行统筹配置,科学调度机械,合理确定小麦跨区机收的机具投入规模和服务半径,引导机车合理流动,努力做到成熟一块、收获一块,确保全市小麦适时收获、颗粒归仓。

“发挥农机合作社的组织优势和装备优势,鼓励合作社开展农田托管、订单作业业务,推行农业生产收、播、种、管、初加工等全程机械化“套餐”作业,形成了农机作业“家政式、保姆式”的服务模式。”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化管理处处长张文亮告诉记者,同时,该市还积极组织活动,鼓励和倡导有条件的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和农机手采取包、帮、扶等措施,在作业服务半径内,为在册贫困户提供优先、优质、优惠的农机作业服务,助力脱贫攻坚。

记者了解到,在“三夏”农业生产即将来临之际,全市农机部门积极行动,创新措施,全力以赴做好“三夏”农业生产。截至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543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7.63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41万台),联合收获机保有量1.64万台,能够满足夏秋农业生产需要。(宋翠 孙礼文)

(责编:宋翠、刘颖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