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机关化”“衙门化” 山东省属国企年底前全面建立管理人员能上能下机制

2020年05月15日22:01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人民网济南5月15日电(宋翠)记者从山东省政府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省国资委出台《加快推进省属企业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专项行动方案落实落地的意见》,今年年底前,要全面建立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常态化机制。

“打通管理人员能上能下通道,催生干事创业动力。”山东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斌在会上介绍说,省国资委督促省属企业去除总部“机关化”“衙门化”,减少企业管理层级,严控管理人员数量。截至目前,省属企业集团总部机构精简10%以上,最多的压减78%。

同时,建立管理人员能下机制。11户省属企业建立管理人员末位淘汰制度,对考核结果排名靠后的按2%-5%比例实施淘汰,2019年,共有451名管理人员被降职或免职。

三是积极推进市场化选人用人。2019年,鲁信集团、山东重工等3户省属企业集团试点职业经理人制度。今年,又明确100户企业试点职业经理人制度。

“畅通员工能进能出渠道,激活员工潜力。”张斌表示,一是落实“六稳”“六保”要求。在2019年高校毕业生招聘增长40%的基础上,2020年再增长36%,计划招聘高校毕业生近1.5万人。目前,已签约高校毕业生7000余人。

二是千方百计吸引高层次人才。加大对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考核,截至目前,省属企业拥有自我培养院士1人,柔性引进院士25人,国家级人才工程专家29人,“万人计划”专家3人。

三是依法依规辞退员工。省属企业全面完善以劳动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制度。对违反法律法规、违反企业规章制度、不胜任工作且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后仍不能胜任的,坚决辞退。

“破解收入能增能减难题,激发员工活力。”张斌说,要深化工资总额决定机制改革。省属企业普遍实行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实现工资总额增减与效益升降同向联动,能增能减,工资总额分配向经营业绩好、投入产出效率高的企业倾斜,向关键岗位、核心人才、高层次人才倾斜。

其次,深化考核机制改革,将考核结果与收入能增能减紧密挂钩。省属企业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目标绩效薪酬占比不低于70%,其他人员目标绩效薪酬占比不低于50%。2019年,山东高速9864人因考核较好,收入增长;3985人因考核不好,收入下降。

三是推进中长期激励工作。2019年开展41户中长期激励试点,2020年又新增154户试点企业,共有23户省属企业推行了中长期激励试点,覆盖面从2019年的1.71%提高到8.13%。10户省属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占比28.6%,走在全国前列。

(责编:邢曼华、刘颖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