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重燃消费引擎

赵 伟

2020年03月19日09:2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原标题:青岛重燃消费引擎

春暖花开,青岛在严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基础上有序复工复产,复苏气息向消费端传递。面对疫情,青岛商贸企业主动寻求“数字化生存”,下沉销售渠道,优化消费环境,助推青岛向高质量消费阶段迈进。

线上消费火爆

疫情冲击了线下消费场景,以线上场景为关键词的数字经济却获得了一次再进化的契机。疫情期间,青岛不少商贸企业开启“数字化生存”。通过线上平台、直播平台打通与消费者的连接,青岛商超与直播平台合作,开启“云逛街”的新模式。

近日,位于青岛CBD的万达广场进行了一场“云逛商场”直播。直播间内,消费者随着直播摄像头,“云”逛超市、美妆店、服装店,近2个小时的在线直播吸引了上万人次在线围观点赞。

“线上直播‘云逛街’借助直播沉浸式体验般购物,激发了人们的消费热情。消费者轻松实现在家云购物、云下单。这次直播效果很好。”青岛CBD万达广场负责人表示。

火热的“宅经济”加速了线上线下的资源融合,青岛实体商贸企业纷纷开通线上购物渠道。

“网上订单爆满,翻了三四倍,客单价从80元涨到了500元。”家乐福青岛城市外事部经理郝鹏飞介绍说,疫情防控期间,青岛家乐福在饿了么、美团两大渠道的销售情况非常“优异”。

利客来、利群等青岛本地商超情况也大致如此。据悉,目前,青岛大型商超的网上销售渠道有两种,一种是与饿了么、美团、京东到家等合作,一种是开通微信公众号、线上商场。

以青岛啤酒为代表的行业领军者,则专注于把用户需求转到线上,在技术层面和业务层面全面驱动数字化转型。

“面对线下传统渠道销售的‘凛冬’,我们拓展线上渠道,推出‘分销员计划’新模式。任何人在相关平台注册后,都可以零成本成为我们的线上分销员,按销售比例赚取分成。”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克兴介绍说,全新的售卖模式使得青岛啤酒微信官方商城的销量比平时增长了3倍多。

疫情期间,青岛餐饮企业也转变经营方式,从让食客“到店吃”转化为将美食“送到家”。鑫复盛礼记、全聚德、老船夫、德风堡、摸错门、现代粗粮、良友等青岛知名餐饮企业先后开启便民供餐服务,推出扫码、电话、公众号等“无接触订餐”渠道,以外卖的方式提供成品、半成品、食材等。青岛市商务局联合青岛市饭店和烹饪协会搭建配餐平台,首批150余家餐饮企业加入,日配送能力达12万份,保障了青岛复工企业的分餐供应。

销售渠道下沉

近一个多月来,青岛都市乡村蔬菜配送有限公司的60余辆“菜篮子”配送车格外忙碌。

疫情期间,小半径消费圈逆市火爆,社区重新成为消费市场重点平台。青岛都市乡村蔬菜配送有限公司率先响应青岛市商务局号召,参与了“菜篮子”工程惠民直通车活动,以8折优惠价为社区居民提供送菜上门服务。

“居民不出门买菜需求得到了满足,我们公司也得以借助活动开拓社区销售渠道。目前,公司已与50余个社区达成合作,规模大的社区每月可配送20万余元蔬菜。”公司负责人史吉玉介绍说,疫情结束后,公司将继续深耕社区销售。

目前,青岛已先后公布3批“菜篮子”工程惠民直通车企业名单,80多家参与企业的业务量均同比翻了一倍以上,生活必需品通过网上配送和进社区集中配送的方式基本覆盖整个城区。

无独有偶,青岛利客来、利群等商超纷纷开通“流动超市进社区”、社区团购等销售渠道,青岛盒马鲜生则与社区合作,升级取货模式。

“我们在青岛有着5家门店,覆盖人口超过100万。自2月初启动‘无接触配送’服务以来,我们跟配送范围内的社区合作设立线下提货点。疫情结束后,这一合作也将持续。”青岛盒马物流负责人介绍道。

青岛啤酒也于2月10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推出无接触配送服务,深耕社群营销。目前,青岛啤酒正酝酿“百万社区计划”,以社区微信群招募、社区无人销售点等方式,在全国布局上百万个社群终端,实现啤酒销售与消费者“云端零距离”。

实体企业看好社区销售,线上零售端也纷纷布局社区销售渠道。2014年正式上线运营的全时在线(24th.com)是青岛首家本土在线商城,主营全球进口商品,兼营国产优质商品。疫情期间,该零售平台特别推出《疫情期间居民消费服务保障解决方案》,为社区居民开通线上服务通道,平价供应时蔬、水果、食品、食材、消毒防疫、保健用品在内的20000多种全球商品。

与全时在线不同,同为青岛本土零售端的色拉新零售,把目光投向社区便利店。“2月15日起,我们陆续启动了与第一批共1000家社区门店的合作,之后,我们还将陆续增加合作门店。”色拉新零售负责人李栋介绍说,这种新零售模式可实现一级供货商直供销售末端的社区门店,降低进货价。

消费环境提升

消费环境是一座城市“软实力”的体现。

疫情期间,青岛第一时间对哄抬疫情防控用品和生活必需品市场价格的行为介入高压执法监管,严厉查处一批案件,稳住了特殊时期的消费市场秩序。青岛建立了与批发市场、“菜篮子”配送企业的信息共享机制,持续加强巡查督导,推动商贸服务业恢复营业等一系列举措,稳住了青岛疫情期间市场保供。青岛为商贸企业打造疫期用工线上平台,解决劳动力无法返青造成的用工荒问题,还建立“问千家需、解千家难、兴千家业”联系服务工作机制,“一对一”联系服务2273家限额以上批、零、餐企业……

经此一“疫”,青岛让更多消费者、商家和投资者看到了这座城市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的决心和能力。

与此同时,按下营业“暂停键”的青岛商贸企业,也主动按下消费环境“升级键”。多家企业从硬件设施、场景设计、人员培训等入手,全方位提升消费体验。

在青岛拥有40多家商超的利客来集团,是较早计划的企业之一。“我们计划在收银台、服务台增加无人收款设备、无人查询设备,翻新部分墙面地面,重新设计灯光系统,根据消费者喜好调整部分进驻品牌,同时,我们对工作人员的在线培训也一直在做。”青岛利客来集团行政部部长刘森介绍说。

据悉,疫情期间,青岛115家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购物中心绝大多数都酝酿对购物环境进行升级。实际上,自3月1日起,青岛商超、餐饮、住宿、各类专业市场、理发、洗涤等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经营单位已启动全面复工。青岛市餐饮行业协会400余家会员单位中超过4成恢复营业,中山公园、植物园、文化公园等部分旅游景点也陆续恢复开放。

两份最新发布的报告,提振了青岛重燃消费引擎的信心:在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19年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报告》中,青岛排名第三;由艾威联合旅游顾问机构、亚太旅游协会、康辉旅游等共同开展的《疫情过后游客出游意愿调研报告》中,青岛跻身前十。

目前,按照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青岛正加紧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城市向高质量消费阶段迈进。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3月19日 第 10 版)

(责编:郑浦丽、聂俊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