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温枪市场乱象丛生 发国难财引发舆论谴责

2020年03月12日08:50  来源:人民网-舆情频道
 
原标题:额温枪市场乱象丛生 发国难财引发舆论谴责

  “一枪难求”:额温枪市场乱象丛生

  近日,各地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要求各企事业单位做好工作场所防疫工作,员工每次进入单位或厂区时,应在入口处检测体温。然而,作为防疫基本保障的额温枪出现了供不应求、价格暴涨、诈骗交易等情况,给企事业单位的防疫工作、复工复产带来巨大压力。

  首先,额温枪市场价格直线上升。据新华社报道,在一些电商平台上,医用额温枪基本上无货可发;在微信“朋友圈”和QQ群等网络社交平台上,额温枪的零售价已从一百多元每件被“炒”到几百元甚至千余元每件。不仅如此,额温枪整个产业链的各个供应环节也随之涨价,额温枪生产的关键零部件热感芯片和MCU(额温枪所需的处理芯片)在炒作下价格也已从正常的每片5元疯涨至每片95元。

  其次,不法分子利用额温枪等防疫物资行骗诈骗案件多发。据媒体报道,2月27日,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法院公开庭审并当庭宣判一件涉额温枪防疫物资诈骗案;2月25日,深圳警方成功侦破一宗涉额温枪诈骗案件,抓获嫌疑人2名,拦截被骗资金58.3万元;3月3日,湖北荆州警方通报一起网上虚假售卖额温枪诈骗百万元的涉疫案件……此外,还有一些不良商家以工业用额温枪“冒充”医用额温枪进行售卖,其测量误差可能较大,会严重影响企业复工复产的防疫安全。

  在如此情况之下,一些没有渠道的中小企业面临着因防疫物资不足而无法正常复工复产的困境,引发高度关注。

  发国难财引发舆论谴责

  针对疫情发生以来出现的“炒口罩”“炒额温枪”“炒熔喷布”等市场乱象,舆论普遍认为,这样的行为造成了很多经济纠纷,在疫情防控下极大地耗费了公共资源。要以法治利剑铲除额温枪等防疫物资的炒作乱象,坚决打击严惩发国难财的行为。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出台《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指出,将依法严惩假借研制、生产或者销售用于疫情防控的物品骗取公私财物等相关犯罪行为。

  还有媒体认为,不法商贩的“炒作”行为也从侧面反映出法治监管存有漏洞:一是对额温枪的生产厂家监管有漏洞,政府部门未能提前将其纳入防疫物品的统一管辖;二是对市场的监管有漏洞,尤其是对网络市场,一些不法商贩从线下转战线上难以追踪调查;三是对不法商贩的追查工作有漏洞,网络监管门槛低,惩戒机制不严格,才会让很多犯罪分子铤而走险。网民认为,这些暴露出的问题值得有关部门研究并改进。

  “严惩严防”:期盼恢复供应链稳定市场

  舆论认为,疫情当前,额温枪等防疫物资的生产和监管绝不能放松,需求量还将增多,产品供应市场不仅要满足国内企业单位的正常需要,还要面向更多发生疫情的国家。建议多方合力严惩严打防疫物资的囤积居奇、违法诈骗行为,尽快恢复产业链生产和供应,为境内外市场供应合格优质的产品。

  东方网载文说,疫情是大考,考出了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突出存在的短板,尤其是法治上的短板,额温枪乱象就是一个缩影。建议今后建立健全护航生产的法制机制,建立集中生产调度机制,建立应急物资责任严惩机制。应急事件面前,必须保证听从统一指挥,必须能够全局统筹分配应急物资,绝对不能让某些人大发国难财,扰乱正常社会秩序,这应该成为我们的硬核法治建设。

  目前,全球疫情正在蔓延,处在战疫一线的中国,在此次疫情中充分展示了大国的担当。业内人士建议,防疫物资生产企业也要主动承担起企业责任,通过推动相似技术工艺企业转产,参与材料元器件供应;以头部企业为龙头,加快上马布局相关物资生产线;加强政府调控,保障上下游供应平衡和进出口市场稳定等方式措施保供稳价,尽快解决防疫物资产业链恢复和市场供应问题,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保障。(作者: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特约舆情分析师 王易)

(责编:翟晨曦、聂俊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