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万人次!舆论热议的大学生网上思政课

2020年03月12日08:48  来源:人民网-舆情频道
 
原标题:5000万人次!舆论热议的大学生网上思政课

  3月9日,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联合组织了一场“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在人民网进行“云开讲”。

  本次“思政大课”特别邀请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的四位顶级名师,解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中国战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防疫战疫一线的感人故事。

  直播课程播出后,#思政大课# #共抗疫情爱国力行# #全国大学生同时在线# #和偶像一起上课# #思政课上出现王源# #思政大课观后感#等相关话题相继登上热搜,总阅读量达到6亿,讨论量达到36.9万(截至3月10日16时)。

  根据众云大数据平台的监测结果显示,“思政大课”整体信息报道量走势较为波折, 3月3日9时至2020年3月10日9时,共监测到舆情信息42169条。其中,正面消息19714条,占比46.75%,敏感消息6641条,占比15.75%。信息主要来源于百度贴吧、今日头条、天天快报等几大站点。

  (上图:整体信息报道量走势图)

  (上图:网民关注集中在疫情、视频、疫情防控、学生、学校等热词)

  舆情关注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要求思政课教师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六个要”既是对广大思政课教师提出的要求,更是对全国思政课教师具体工作的指导,为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政策规定

  为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2月25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6号,以下简称《规定》)的通知。

  《规定》中说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必须按照国家要求设置的课程。《规定》对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身份定位、职责与要求、配备与选聘、培养与培训、考核与评价、保障与管理等各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各高校要以《规定》为依据,强化担当意识,找准短板不足,完善体制机制,将《规定》要求落实到本地本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实践中。

  2月26日,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就《规定》出台背景、主要依据、出台过程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规定》结合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着眼于回应一线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实际关切,着眼于建设一支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总体要求,重点从职责要求、配备选聘、培养培训、考核评价机制、保障管理等五方面作出规定,健全制度举措,着力破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

  四大名师“云开讲”

  那么,这次引起大家强烈关注的课程到底讲了些什么呢?四位教授分别从不同角度分享了自己的专业见解。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艾四林教授以“在抗击疫情斗争中深化理论认识”为主题,围绕“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构建战疫命运共同体”3个方面同广大学生进行了交流。他表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成立那天起就把为人民谋幸福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疫情防控中,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保障人民群众最大最紧迫的生命权、健康权,就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最好诠释。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秦宣教授以“疫情大考告诉我们了什么”为题,分析了疫情大考带给我们的四点启示。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国共产党是最高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完全可以转换为治理效能的;面向未来,必须通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风险化解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炳林教授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重点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的防疫斗争和中华民族从磨难中奋起带来的启示。他认为,经历的磨难能够使我们更好地树立辩证思维和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尊重自然规律;总结历史经验,能够增强必胜的信心和决心。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冯秀军教授以“战疫里的最美青春——谈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主题,聚焦“90后”“00后”青年群体,鼓励青年人扎根中国大地,谱写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的大写青春。

  人民慕课发力中小学教师思政教育

  除了有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定,2019年10月,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五部门也曾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切实配齐建强师资队伍,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名师辈出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

  在此背景下,人民慕课推出《全国中小学教师思政教育必修课》,希望有效推动中小学思政课的教师队伍建设。

  《全国中小学教师思政教育必修课》以人民日报社、人民网独家首发权威专业的“大思政”课程体系为主线,推动思政课课堂教学同互联网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形成“线上+线下”、“教学+研学”、“案例+分享”有效衔接的一体化思政教学,最大程度提高全国思政教师的政治素养和专业水平,创新思政课教学的手段和方式,适应新时代的思政教学模式。

  本课程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要”要求为指导,开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党史、新中国史,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国内外形势,高校党建工作,教师素质与能力提升七大专题,全面贯彻党中央对思政教育的要求。

  媒体观点

  媒体观点主要聚集在五方面,一是课程预告引多方关注报道,二是全国各高校发布通知组织安排学生收听收看课程,三是四位老师授课内容受到舆论高度关注,四是“思政大课”在广大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五是认为此次课程为当代思政教育提供新范式。

  人民日报、人民网教育频道均对本次思政大课进行了报道,据人民日报报道,全国高校学生5027.8万人次观看了在线直播,相关网站、客户端、社交媒体总访问量达1.25亿人次。

  人民网上海频道发表文章称,上海交通大学师生准时“云端”相聚收看课程,课程在师生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结合实际发表自己的感悟。

  浙江日报评论文章称,浙江省109所高校的83.4万名大学生在线收看。过去一个多月,社会各界滚烫的战疫决心都是冒着热气的鲜活素材,利用好这些特殊时刻的特殊教材,能产生平时教学难以企及的感染力、感召力。这不止是给青年人的课,也是给全社会的课。

  山西日报报道,山西农业大学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主任庞丽铷表示,近2小时的课让人如沐春风,既有思想高度,又有理论深度,还有情感温度,有力激发了广大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和创业、创新的动力。

  网友观点

  “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堪称现象级年度最火网课。有网友认为课程内容非常好,能学到知识,对青年学子教育意义重大;有网友称赞这次课程师资阵容豪华,自发分享感悟;也有网友认为拍照打卡、写读后感有形式主义色彩,还有网友吐槽由于缺乏技术保障导致直播平台崩溃了,影响了观看效果,好在宕机问题很快得到修复。直播结束后,网友们这么评价:

  舆情点评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舆情分析师屈俊美指出,此次新冠疫情,牵动了广大学子的心,抗疫中的典型事迹也引发广大学子共鸣。舆论认为疫情不仅是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考验,也是对青少年成长的一次磨炼和洗礼。“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正是以疫情为契机,将爱国情怀、社会责任、同力协契、共克时艰的精神深植听者心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网络上引起良好反响。有学子留言表示,这不仅仅是一堂课,更是对我们人生的引领。通过这堂特殊的思政实践课,让我们明白了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的道理,明白了爱国的意义。

  此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政大课”,可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穿透力。舆论指出,这场全国同舟共济正在迎战的疫情,就是思政课最鲜活的教材,一个个抗击疫情的“战场”,就是当下最深刻的课堂。此次思政课四位讲师用思政课的理论知识,解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中国战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用战疫的典型事迹、励志暖心故事引导学生,提升思政教育的穿透力。

  此次思政课采取了网络直播的新方式开展线上教学,实现传统与科技相融合,顺应当代大学生情感认知、行为方式,创造了线上直播创新教学新范式。在微博端,#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 #思政大课# #疫情防控思政大课观后感# #全国大学生同时在线#等登上微博热搜,累计话题阅读量超6亿次。在此之前,全国多地高校通过在线直播课堂、在线开放课程(MOOC)、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而“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更是提供了思政教学新方式,舆论认为线上教学或为思政教学方式变革、思政教学探索提供新思路、创造新机遇。

  整体来看,“思政大课”前期预热充分,形成了巨大宣传合力,舆论关注度持续攀升。课程宣传效果显著,直播过程中多次登上热搜,课程播出后网民点赞豪华师资阵容,自发分享课程感悟。但有舆论反馈认为“思政大课”流于形式主义,直播平台崩溃引发热议,课程拖堂亦引起网民吐槽。不过,舆论的“苛求”更像是激励,让反馈声音转化为“直播大课”改进与成长的方向,孕育在线学习的饕餮盛宴。(王馨悦、邱越)

(责编:翟晨曦、聂俊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