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应急响应等级下调 舆情风险管理不能下调

2020年03月11日09:49  来源:人民网-舆情频道
 
原标题:疫情应急响应等级下调 舆情风险管理不能下调

  日前,按照中央决策部署,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各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多地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应急响应等级进行了调整。这显示各地政府可实行对本行政区更多事项的决定权,按下本地区复工复产的“快进键”。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地方开始放松了对疫情的警惕,人们走向街头聚集,甚至一些地方竟还出现排队聚餐、扎堆喝茶、人山人海、聚众赌博等现象。有网民将拍摄到的“人挤人”视频发到了网络上,还称“人山人海,全是脑壳”。种种现状令人担忧,引发舆论关注和焦虑。

  一级响应的解除,并不意味着疫情防控可以放松,一个多月前因为疫情导致的全面紧张局面历历在目,疫情仍然严峻复杂,放松警惕或将前功尽弃,对社会心理秩序的破坏也将严重而深远,稍有不慎,恐再次引发综合性的社会公共危机。

  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分级响应管理

  1月下旬,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危急形势,各地纷纷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这样的果断举措,及时地遏制了疫情的蔓延,捍卫了民众生命健康和安全,也获得了全世界的称赞,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舆论支持。

  按照相关法律,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依据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的不同,划分为特别重大(一级)、重大(二级)、较大(三级)和一般(四级)四级响应。不同响应层级的决策层次和紧急程度都不一样,动员等级和社会成本也相差巨大。

  突发事件,特别是与民众利益紧密相关的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关注度在短时间内会暴增。政府应急响应、救援与保障、社会秩序与稳定、流言与谣言控制、社会心理风险等,都是舆论关切的焦点。无论哪个方面触发公众舆论燃点,都会给政府带来管理上的压力。

  现实中的民众,正如一些媒体所描述,仍然处于“应激反应”中,“在众声喧哗中左冲右突、不知所措”。这也意味着需要启动相应的舆情风险管理机制,进行疫情管控的同时,切实回应民意关切、纾解舆论压力、引导社会心理,营造共同抗击疫情的良好氛围,维护社会稳定。

  突发事件中的舆情风险管理,强调线上引导消除恐慌,线下疏导筑牢防线。随着我国不断推行政务公开,重视提升舆情意识和政务回应工作,各地政府积极联合专业舆情机构探索建立分级响应与处置机制,科学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而对突发事件进行分级,正是为了落实舆情应急管理的责任和提高舆论引导效能。

  根据突发事件的舆情性质、影响程度、涉及范围等因素,通常会将舆情划分为特大(一级)、重大(二级)、敏感(三级)、一般(四级)等预警等级(也有的机构只划分高、中、低三个预警等级),针对不同舆论状况,启动不同的应对机制,实施差异化的处置方案,有效开展全方位舆情应对。如图所示。

  网络舆情处置与应对示意图

  舆情危机分级响应与突发事件的发生时间不一定成正比。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认为舆情的发生和发展分为六个阶段,舆情发生期—舆情发酵期—舆情发展期—舆情高涨期—舆情回落期—舆情反馈期,这个规律与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是不重叠的。有时,一个突发事件,如果快速反应、处置准确,并不会产生较大的舆情,不需要提升舆情响应的级别,甚至一些舆论指责还会逐步转化为积极声援的行动,比如汶川地震、东方之星客船翻沉事件等。

  又或者,一些突发危机事件因为诸多隐匿的“人为因素”、官方反应迟缓等原因,虽事故总体可控却“不能原谅”,在突发事件快速救援、消除事故隐患后,反而引发了巨大的舆论声浪,指责、声讨此起彼伏。

  网络舆情分级和管理的意义正是在于,如何在突发事件中准确地判断舆情风险,解读事件发生过程中的大众情绪波动与民意诉求,快速找到工作切入点,对症下药,避免或降低各类舆情风险的发生。

  以风险评估防范疫情中的网络舆情风险

  正是因为网络舆情风险的管理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在时空上的不同步,仍然处在“总体平稳但形势严峻”的疫情防控过程中的应急响应等级下调,并不意味舆情风险的下调,网络舆情风险仍然可能带来一波又一波的“破坏力”和“杀伤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尤其是主体责任部门、网信部门和宣传机构,仍然要共同努力,通过顶层设计、制度安排和政务公开工作规范,对推进中的各项工作进行前置的舆情风险评估,针对不同级别的舆情风险有针对性地采取管理措施。

  建立疫情防控中后期风险评估的应急预案。各级地方政府,各主体责任单位,尤其是网信和宣传部门,要按照全面、准确、客观的原则,针对疫情防控过程中的舆论风险性、民意承受力、舆论抗压性,及政府舆情处置力等因素,开展系统调研和科学预测,分析和评估近期工作中可能存在的舆情风险,并对各类舆情发生可能性、可防可控性和造成的危害程度进行全面调研和论证,形成风险清单。进而借助对各类风险情境背后舆论风险进行有效分析与分级分类,制定应对策略和预案,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风险。

  加强舆情监测助力疫情防控。构建全天候、一体化、多层次的疫情舆情监测格局,依托大数据和人工监测,洞悉和掌握舆论敏感点和民众关切点,对监测中发现的不稳定因素展开风险分析,做出研判报告,及时通报和发布舆情预警信息。舆论的关切是随着疫情的变化而变化的,早期舆论关注政府应急救治和防控工作的开展,继而疫情发展过程的民众心理、政府工作行为准则引起媒体和舆论的注意;疫情的拐点尚未出现时,复苏经济、避免经济衰退等现实问题成了众多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的关切焦点;战疫过程中的政府工作失误、解除一级响应后的城市管理等,都需要舆情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以精确的研判帮助各级地方领导和相关部门有效把握引导、解惑答疑、积极应对,并评估风险化解的效果。在此过程中,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传统媒体以及微信、微博、短视频、移动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实现网络舆情预警“一张网”全覆盖,保障数据收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有效处置存量风险,防止风险由“点”成“面”。要有效防范化解舆情风险,首先要处置存量风险,防止风险由“点”扩散成“面”,酿成重大舆情事件。这要求相关部门对现有的风险点要做到胸中有数。2月26日,人民网发表的《突发重大疫情下的五个舆情风险点》一文中,将政府施政、官员言行、舆情应对、谣言治理、公众情绪作为疫情防控中的重要风险点,很有参考价值。

  新冠肺炎疫情发展到现在,我国政府为之做出了巨大努力,在舆论场获得了国内外高度赞誉。下一步仍然要保持疫情期间网络空间的风清气正,尽可能多地为大众提供发表言论的场所和机会,引导民众共克时艰,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对一些暴露出的并有一定热度的舆论话题要谨慎化解,不放任风险问题发展和持续高热。

  相关部门在调整政策、研究部署重大工作时,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或者舆论关注度高的问题,要认真预判、有效介入,对工作开展进行舆情风险评估,将疫情期间舆情管理工作纳入政府民生工程考核评价,切实履行好舆情回应第一主体责任。(作者:人民网新媒体智库高级研究员 刘星星)

(责编:翟晨曦、聂俊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