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观察:防疫不碍脱贫攻坚步伐 直面挑战打赢两场硬仗

2020年03月10日10:06  来源:人民网-舆情频道
 
原标题:舆情观察:防疫不碍脱贫攻坚步伐 直面挑战打赢两场硬仗

3月6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召开。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方面最大规模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当前形势,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会议引发社会各界热烈反响。疫情防控是特殊大考,脱贫攻坚是时代使命。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通过梳理在疫情防控期间脱贫攻坚工作,全国上下直面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信心坚定,正能量充沛。

一、扶贫图论:疫情期间,涉贫舆情热度不减

(一)数据纵览

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了挑战,但疫情防控期间的脱贫攻坚工作从未停下脚步,涉贫舆情热度不减,各地多措并举攻坚克难吸引舆论关注,提振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硬仗的坚定信心。

图1:2020年1月1日至3月9日涉贫舆情走势图

疫情发生期间,有关脱贫攻坚的关注度呈现曲折波动状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提出要抓好涉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国务院扶贫办发布《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有关工作的通知》等重要会议与政策措施引领方向,全国各地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推动涉贫舆情上扬。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再度掀起舆论热议。

(二)涉贫热词

图2:疫情防控期间涉贫舆情高频词

从疫情防控期间主流媒体涉贫报道的高频词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话提及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做好疫情防控,受到舆论重点关注。与此同时,各地第一书记、扶贫干部深入一线,“战贫战疫”获好评。此外,各地各部门出台多种举措,保春耕、保证菜篮子供应、拓销路、助力贫困群众就业、稳扶贫产业、推动扶贫项目复工、防止因疫失业返贫,成为媒体报道的重点。电商村战、金融扶贫、互联网助力脱贫攻坚等企业举措也获得积极报道。

二、疫情挑战:脱贫攻坚迎难而上

自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各地都采取果断措施加以防范,对各项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脱贫攻坚工作也不例外。在疫情爆发初期,舆论关注贫困地区疫情防控的同时,关心疫情可能给脱贫攻坚带来的影响。

(一)疫情期间严防严控,就业难题引发舆论关注

疫情爆发后,人员流动管控加强,企业复工复产困难等因素,导致贫困户就业务工也出现一些困难,舆论担忧主要聚焦以下方面:一是交通不畅会导致贫困户外出务工受阻;二是疫情防控避免线下聚集,困难群众应聘求职难度大;三是疫情防控期间,生产、销售环节有所不畅,部分地区出现企业裁员问题,困难群众就业面临风险;四是部分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出现“破产”危机,而农村地区务工人员多在中小企业,可能影响收入;五是部分农民合作社和扶贫车间等带动型岗位处于停工状态,自营小商铺不能正常经营,无法实现就地就近、临时就业。有网民表示,若中小企业破产倒闭,大量的农民工存在失业风险,或将造成无工可打、无钱可赚的困难局面。

(二)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受影响,产品滞销令人担忧

春耕备种时节,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或受疫情影响波及,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流通环节不畅出现供需失衡隐患。物流受阻带来的农产品滞销及农产品供应不足等问题备受关注,舆论担忧该情况将阻碍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影响脱贫攻坚进程。二是畜禽产业受到影响,上下游交易受阻。由疫情防控带来的部分地区封村封路,饲料厂、屠宰场延期复工,活禽交易暂停,导致养殖户饲料供应不足,产出无处销售,甚至出现山东聊城养鸡户被迫填埋鸡苗事件。三是春耕备种工作开展一定程度受阻。有媒体指出,由于物流配送不畅,春耕物资(种子、肥料等)供应不及时、用人短缺,导致农事活动无法正常进行。四是扶贫车间复工难。受疫情影响,扶贫车间产品销售和原料供给困难,可能影响部分困难群众的增收脱贫工作。网民群体担忧农产品供应不畅会导致物资紧缺问题,担心疫情对交通不便利的贫困地区农产品生产、供应造成影响更大。

(三)疫情影响服务行业,旅游扶贫或受波及

除了与贫困农村地区影响较大的农业生产受到疫情波及外,诸多服务行业也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涉贫领域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被波及风险较大。其中,旅游扶贫是影响较为显著的领域之一。有舆论指出,春节期间是南方旅游的旺季。受疫情影响,南方春季旅游、休闲农业无法吸引游客。此外,这次疫情对扶贫领域的文化产业亦造成一定影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文章称,疫情对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各工坊技艺培训延期,对于工坊抢抓扶贫时间,提高技艺水平带来影响;二是供方产品供应不足,工坊原料采购不畅;三是经营成本增加,各工坊经营空档期越长,贫困户的收入越少,扶贫成效可能会大打折扣。多数网民对文旅行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效应予以肯定,并希望可以“出台扶持举措,帮助文旅行业平稳渡过难关”。

(四)贫困地区抗风险能力弱,因疫致贫返贫风险不容忽视

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不少脱贫户捐赠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给疫区贡献爱心,暖心之举获得舆论称赞。与此同时,有舆论指出,脱贫户只是刚刚脱贫,基础还很薄弱,没有抗风险能力,哪怕是很小的一笔钱,对于他们都是个大数目,他们还需要社会各界的继续关心与帮助。贫困地区贫困群体可能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也颇受关注。半月谈网发文称,部分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寡老人、困境儿童等群体在购买口罩、防护意识、生活保障方面存在更多困难;一些低收入家庭主要劳动力无法外出务工,部分刚脱贫的个体户、种养殖户面临经营难题,收入影响较大。有网民认为,疫情蔓延发展对农村等贫困地区影响较大,因疫返贫的风险较大。

(五)部分扶贫项目建设进度或延后,特种养殖业增收或遇困境

脱贫攻坚进入收官关键期,部分扶贫工程项目在收尾阶段,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其受到影响。如澎湃新闻网报道,部分地区扶贫项目受疫情影响较为明显,包括饮水安全提升工程、村组道路建设等项目进度延后。部分舆论关注,将野生动物养殖作为扶贫产业发展的贫困地区和群众或面临较大经济损失。光明网发文分析,农村的特种养殖,诸如农民养竹鼠、野猪、果子狸、狐狸、水貂、鳄鱼等各种野生动物,是土地增值、农民增收、产业升级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民增收、脱贫攻坚的重要渠道。有网民评论称,取缔野生动物养殖是从公共卫生安全角度考量,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还需相关主管部门采取合理措施加以弥补,或引导农户发展其他安全性较高的产业。

(六)贫困学生上网课遇瓶颈,给教育扶贫带来新课题

疫情期间,教育部号召停课不停学,全国各地师生逐步适应上网课的教学方式引发话题不断,对于没有网络、没有电子设备的贫困地区或贫困生吸引舆论关注。有学生为找到稳定信号,每天步行30分钟,坐在零下3摄氏度的雪山山顶上网课;一位爷爷寻遍大山,在山坡上支起帐篷供孙女网上听课;有学生深夜穿着棉袄在村支部门口架起桌子蹭网学习,一张张图片刺痛公众敏感神经,网传河南省邓州市一女孩疑因无手机上网课喝药欲自杀,更是引发舆论喧嚣。虽后被证实并非完全因为无手机上网课,但贫困学生在疫情期间面临的教育瓶颈引发热议,公众对教育扶贫的期待已不局限于不让学生因贫辍学,还期望贫困学生不因贫落后、产生心理问题,最大程度拉平教育公平。

三、多措并举:“扶贫”“战疫”两手抓、两不误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脱贫攻坚产生了一定影响,中央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多次召开重要会议,明确要求要做到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不误,获得舆论聚焦。国务院扶贫办率先部署,发布有关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有关工作的通知。中国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等多部委发布通知,要求采取强有力措施,稳定贫困户增收渠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当前初步呈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下,全国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多措并举,缓解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的影响,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不误效果显著。

疫情期间涉贫重要会议、政策文件发布时间轴

1月30日:国务院扶贫办发布《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有关工作的通知》。

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出,疫情严重的地区要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其他地区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特别是要抓好涉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

2月10日:国务院扶贫办、中国银保监会印发《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切实做好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通知》。

2月14日:国务院扶贫办、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消费扶贫行动的通知,要求采取强有力措施,打赢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阻击战,稳定贫困户增收渠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2月18日:在各民主党派中央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座谈会上,全国政协主席汪洋指出,督促地方将资金和政策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向受疫情影响大的领域和人口倾斜,防止因疫致贫、因疫返贫,有针对性地解决好贫困群众外出务工、农畜产品积压、扶贫项目复工等难题。

2月2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做好就业扶贫工作的通知》

2月24日:国务院扶贫办召开全国扶贫办主任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指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完成脱贫攻坚任务,须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

2月25日:国务院扶贫办印发《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切实做好驻村帮扶工作的通知》。

(一)积极复工复产,纾解就业务工难题

疫情爆发后,交通管制等现实原因和对传染风险的担忧情绪使就业务工成为难题,各地积极出台举措,破解复工难题。一是帮助贫困劳动力有序返岗,多地以“包车”甚至“包机”的方式,运送农民工返岗。如2月23日广西柳州开出载720名赴粤务工人员的首趟贫困地区复工“定制”专列。二是解决贫困户劳动力就业,以就近就业、提供公益性岗位等方式,避免贫困家庭在疫情后难以就业的问题。如内蒙古正镶白旗着力全力疏通“建设就业场所、生产特色产品、掌握就业技能、公益岗位安置”帮助贫困人口实现就业增收。三是组织扶贫车间、企业复工复产,有地区结合实际情况将“扶贫车间”改为口罩、防护服等物资生产车间,同时解决扶贫与防疫两大难题。如河北保定市阜平县龙泉关镇的平石头村一家手工业扶贫车间“变身”防护物资生产线。四是借力互联网进行就业扶贫,在疫情防控期间,将贫困户的职业技能、就业意愿与企业的用工需求进行匹配,提高就业扶贫效率。如湖南怀化市实行大数据分析和网格化管理相结合,推动农民工返岗需求与企业用工需求无缝对接、实现“两需求一贯通”,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就业、保增收,有效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

(二)农业生产不误时节,产业扶贫持续推进

疫情防控期间,也是春耕备耕时节,各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备耕、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一系列保春耕、强防疫的举措获得舆论好评,一方面,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在疫情防控的同时,组织复工复产,利用晴好天气、高科技手段等条件,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农技培训从线下转为线上培训。如广东省云浮市863名驻村第一书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带领党员群众全力投入到春耕备耕、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另一方面,各地严禁擅自阻断交通等违法行为,确保春耕生产所需农资运输畅通、供应及时。如山西省出台政策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落实属地责任,确保“菜篮子”产品供应不脱销、不断档。

(三)创新消费扶贫模式,线上平台迎来机遇

受疫情影响,农产品出现滞销难题。对此,一是尝试以扶贫农产品保障疫情期间物资供给。人民网报道称,山东、河南等地有关部门主动联系配送公司,帮助菜农止损增收、保障辖区疫情防控期间农副产品稳定供应,组织志愿者运送蔬菜,组织多家单位干部职工认购,一举两得解决蔬菜滞销问题和疫情期间的蔬菜供给等需求。二是线上平台发挥积极作用,在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扶贫832平台)上,开辟“保供给,防滞销”专区,通过加快产品上架审核、协助物流保障、专项服务采购单位等方式加强产销对接,拓宽贫困地区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帮助农户减少损失。

(四)资金保障支持扶贫,金融信贷适时调整

为积极应对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新增专项扶贫资金将向疫情影响较重地区倾斜,各地积极贯彻落实。一是财政资金倾斜,允许县级因地制宜调整和优化资金使用要求,重点向产业项目倾斜,强化就业支持,全力保障贫困群众基本生活。如吉林省扶贫办与省财政厅近日联合印发通知,制定12条措施,加大扶贫产业支持。二是确保农村低保、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发放。成都还向低收入困难群体发放一次性价格补贴。三是对受疫情影响到期还款困难的贫困户予以延期或续贷。内蒙古扶贫办负责人介绍,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扶贫产业以及有发展前景遇到困难的扶贫企业给予倾斜扶持,对受疫情影响到期还款困难的贫困户,予以延期或续贷。舆论看好此类措施对恢复经济活力、保障脱贫攻坚的效果。

(五)加强疫情监测防控,保障贫困人口生活

疫情防控期间,各地扶贫办高度重视贫困人口的疫情防控工作,有关部门加强监测调度,使贫困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一是加强疫情监测,动态关注贫困户基本情况,虽然入户帮扶受到影响,但多地以与贫困户电话沟通的方式,及时掌握贫困户的疫情防控情况、生活必需品储备情况,并利用驻村值班时机,主动帮助贫困户采购生活必需品或防护用品,保障其日常生活。二是推出特困人员照料制度,为贫困户战疫兜底,落实特困人员照料服务,为集中供养特困人员逐一指定委托照料责任人,对受疫情影响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建档立卡贫困户、孤儿等群体,直接予以临时救助。三是简化低保审批制度,延长管理审核时限。多地将受疫情影响,基本生活有困难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低保保障范围,调整简化审核审批程序,对已经纳入低保的困难家庭,延长动态管理核查时限至疫情防控解除。四是关注贫困学生上网课问题,完善“硬件”补齐短板。多地扶贫干部或教育机构通过筹集闲置电子设备、安装宽带等方式帮助贫困学生上网课。

在各项措施的加持下,舆论逐步恢复对脱贫攻坚的信心。媒体援引专家观点表示,疫情对中国农村脱贫攻坚带来的冲击只是短期的、阶段性的,各地密集出台多项举措精准施策将有效推动完成脱贫攻坚的硬任务。(作者人民舆情数据中心主任舆情分析师王佳、舆情分析师符策旭、助理舆情分析师李扬)

(责编:翟晨曦、聂俊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