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河南女孩小闫向浙江一公司投递了简历,该公司拒绝理由一栏里写有“河南人”三个字。小闫向法院发起诉讼。11月26日上午,法院审理认为,被告公司构成对闫某某地域歧视,侵害其平等就业权,判决被告向闫某某口头道歉、在国家级媒体刊登道歉声明,并赔偿闫某某精神抚慰金及合理维权费用损失10000元。
媒体观点
河南人,不合适?地域歧视何时能根治
近年来的无数案例证明,只有像小闫这种一次次地“死磕”和较真,才能灭掉地域歧视的嚣张气焰。
诚然,对于地域歧视的问题,难以一招根治。正如有人所说的,在讥诮和歧视之间,往往是模糊的界限。不过,也许对于哪些可以说我们或有疑问,对于哪些绝对不能说、绝对不能做,应该有一个共同的底线。对此,既要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保护机制,也要有人去使用法律这根利剑,为声明自己的权利“较较真”。
要想解决地域歧视的痼疾,就需要在公共讨论和表达之中保持审慎,有所忌惮。对于媒体来说,更需要营造平等尊重各个社会群体的舆论环境,避免过度简化和针对某一特定地域群体。
在家庭和社会教育之中,也应适当嵌入反“地图炮”的课程。青少年往往是形成道德意识的关键时期,为了避免让未来的希望成为“地域歧视狂魔”,父母和学校应当在教育的过程中传达正面的价值观。比如,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言论的尺度,在思想教育课程中加入地域歧视的案例分析,等等。
正如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在亲属、地缘关系之中,人们总会以自己为中心,像水波纹一样推及开,愈推愈远。而在这一过程中,对于他者的偏见通常也会被逐渐放大。只有通过法律、教育和媒体的一次次死磕,才能逐渐敲碎充满偏见的壁垒,治好地域歧视这一“牛皮癣”。
河粉儿热评
@四方街:从常识角度说,企业在招聘时歧视河南人或者某些特定省份的人,没有科学性而言。“一样米养百样人”,一个人的人品如何最终要看具体的个人,而不是看其出生的省份。一个人的能力如何,同样是要看个人的成长、求学经历,而不是看其生活地。
@窗口:地域歧视已是社会沉疴,直接冲击现代社会的权利平等理念和公共规则。要根治沉疴,法治不能缺席,应以具体判例来增强对地域歧视的规则压力;社会舆论也不能缺席,以便形成一种文明的“逼视”,增强对地域歧视的道德压力。
山东省领导干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第一期专题学习班结业 山东省领导干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第一期专题学习班结业 以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动力 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全力冲刺完成全年目标 11月23日下午,山东省领导干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第一期专题学习班在…【详细】
王忠林调研督导“决战四季度”工作: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11月26日上午,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调研督导“决战四季度”工作。他深入重点企业了解发展情况,现场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勉励企业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相关部门对标对表全年工…【详细】
人民日报点赞济南正向激励:选育用管全链条,提振干部精气神 核心阅读 山东济南出台一系列政策,建立干部数据库、大胆任用、跟踪培养、为担当作为者兜底撑腰……从“选、育、用、管”等多个层面构建全链条的正向激励机制,促进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 一年前的9月,一次干部任用在山东济南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详细】
鲁南高铁11月26日开通,沂蒙革命老区驶入“高铁时代” 11月26日上午,鲁南(日兰)高铁日照-曲阜段即将正式开通运营,开通仪式将在临沂北站举办,随后记者将从这里出发,搭乘首班列车,前往曲阜东站。记者提前来到临沂北站进行探访。 据了解,临沂北站位于临沂市城区北侧白沙埠镇范围内,站房面积760…【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