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审查通过的《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山东省“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是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行动纲领。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关兆泉作了关于山东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情况的报告。报告提出,“十三五”规划《纲要》各项任务顺利推进,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经济增长迸发新活力
高质量发展开局良好,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201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2678.2亿元,“十三五”前两年年均增长7.5%,符合《纲要》确定的预期目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790美元,居全国第8位。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1%,稳居全国第2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5%,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0%和8.1%,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进一步增强。
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产业升级取得新突破。加快完善新旧动能转换规划政策体系和“10+3”工作推进机制,设立“四新四化”重大项目库和6000亿元投资基金,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有力有序有效展开。三次产业结构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2017年达到6.7:45.3:48,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6.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5%,比2015年提高2.5个百分点。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增长迸发新活力。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全省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41%,区域创新综合能力居全国第6位。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山东,各类国家级研发平台257个,居全国首位。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高等教育比例达到15.3%,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更加完善。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重塑合作发展新优势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转型发展增添新动力。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省委深改组确定的重点改革任务累计完成1192项。全面启动“一次办好”改革,省级企业投资审批事项减少50%,公布“零跑腿”“只跑一次”事项清单3.6万项。制定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两个“10条”意见,省属企业利润年均增长66%,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8%。省市县三级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体系逐步健全,全面完成农信社银行化改革。
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重塑合作发展新优势。成功举办上合组织青岛峰会,高水平举办外交部山东全球推介活动、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首届儒商大会。两年实现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年均增长9.2%和9.4%。不断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优势领域合作,两年累计实际对外投资1239.8亿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步伐加快
加强区域城乡陆海统筹,构筑融合发展新格局。编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58%。海洋经济继续引领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48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4%。综合交通体系日益完善,石济客专山东段、龙烟铁路等重大项目建成使用,济青高铁、鲁南高铁等工程顺利实施。
坚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展现生态山东新形象。加强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省级专项督查,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比2015年下降25%和19.1%,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下降8.7%和10.3%。2017年净压减煤炭消费量2774.5万吨,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完成规划目标的68%以上。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民生建设取得新成效。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全面改薄”、解决城镇“大班额”等惠民工程深入实施,新的齐鲁工业大学整合成立。医养结合示范省获批建设,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脱贫攻坚高效推进,两年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34.4万人,省标以下贫困人口仅剩17.2万人,黄河滩区居民脱贫迁建进度远超预期。
着力从六个方面聚焦发力
实施好规划《纲要》
山东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提前实现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初步匡算,山东省后三年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分别年均增长3.4%、6.5%和2.9%以上,即可实现“两个翻番”。如果按提前一年实现翻番测算,2018-2019年分别只需年均增长5.1%、10%和4.4%。同时,《纲要》确定的32项主要指标中,23项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占主要指标总数的72%,主要集中在社会民生、生态建设等领域。部分指标接近甚至超额完成2020年目标。
报告明确,实施好规划《纲要》,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夯实基础。山东省将着力从六个方面聚焦发力:一是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升级,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增长。二是实施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升级,提高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三是建设改革强省打造开放高地,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四是强化担当创树标杆,打造国家战略实施典范。五是提高站位补短扶弱,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六是以人为本惠民便民,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赵君)
今年以来山东12市党政“一把手”变动 今年以来,山东地市人事调整频繁,12市15位党政“一把手”进行了调整,15位“新面孔”中,除一人为“70后”外,其他14位均为“60后”。这12市除济南、济宁、日照3个市的市委书记、市长(代市长)双双换人之外,其余9市的党政“一把手”均有调…【详细】
警钟长鸣!上半年山东5名领导干部被“双开” 【编者按】今年上半年,山东省共有5名领导干部因严重违纪被“双开”,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值得深刻汲取的教训。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斗争无禁区、无死角,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引以为鉴,坚决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山东省政府原党组…【详细】
【过与悔】房管局长的"富贵险中求" 今年5月10日,对江西省万载县房管局原局长贺立新来说,是个晴天霹雳的日子。这一天,他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此前,他是一名“风光无限”的房管局局长,走到哪里都有开发商前呼后拥;在这之后,他追悔莫及,成为“阶…【详细】
“百人名单”刻印改革开放奋斗足迹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走过40年的改革开放,涌现出了哪些改革英雄和实干先锋? 近日,在各地区各部门反复比选、组织考察、集体研究提出推荐人选的基础上,经归口评审、统筹考虑,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详细】
【案例解读监察法】采取留置措施应集体研究并报请批准 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颁布实施已经半年。学习好、宣传好、执行好监察法,是各级纪委监委的重要任务,是对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履职、干净担当、做好工作的必然要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推出《案例解读监察法》系列报道,结合半年来各级纪检…【详细】
做群众工作都有哪些好办法?(坚持发展“枫桥经验”) 信访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了解民情、维护民利,才能集中民智、凝聚民心。55年前,浙江诸暨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如今新时代的“枫桥经验”在信访领域不断创新发展、走向全国,成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