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2015考研时间节点

网上报名:2014年9月25日至28日
报名确认:11月10日-11月14日
笔试时间:2014年12月27日开始
成绩查询:2015年2月-3月(不统一)

 
分享到

    2014年12月27日,一年一度的“考研”来临。“考研”通俗讲就是大学高级阶段的入学考试,即“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首先要符合国家标准,其次按照程序:与学校联系、先期准备、报名、初试、调剂、复试、复试调剂、录取、毕业生就业、其他等方面依次进行。考研不仅是对国家高级人才的综合性培训与选拔,也是对考生提升自我科研能力的周期性锻炼。

“考研热”高烧不退 过半访客直言硕士学历含金量下降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14年12月27日至29日举行。近年来“考研热”一直高温不退,一些大学生考研的浮躁心态也广为人们诟病。当下大学生为什么考研?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问卷网,对347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访者发现身边大学生考研的最普遍目的是圆名校梦(42.8%),接下来是逃避就业压力(33.7%)、重新选专业(33.1%)和进入理想城市(32.0%)。仅25.6%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大学生考研是因为对学术研究有兴趣。57.0%的受访者感觉当下硕士研究生学历含金量下降。

25.6%受访者表示身边大学生为学术而考研

    随着各省陆续公布2015年研究生报考情况,考研热度连续两年衰减引热议。为此,人人网发起“大学生考研行为”调查,结果发现,90后大学生就业形式多样化,导致大学生考研意愿普遍不高,而在选择读研的学生当中,大部分也只是为了好就业。在选择考研的学生当中,近四成考生考研花费在2000元以上;而在选择专业时,几乎一半会选择跨专业考研,但八成以上的考生不会选择本校。
    根据目前各省份考研人数下降的现象来看,对比2014年172万的全国考研人数,我们预测2015年的考生可能在140万左右。数量下降的原因与90后大学生在面对就业问题上更具自主意识、方向更加明确有关,甚至有不少应届生会直接选择创业,就业观念不同也让90后大学生在面对是否考研的思考更加理性。

调查发现大学生考研热度衰减 先工作再考研成趋势

    随着各省陆续公布2015年研究生报考情况,考研热度连续两年衰减引热议。为此,人人网发起“大学生考研行为”调查,结果发现,90后大学生就业形式多样化,导致大学生考研意愿普遍不高,而在选择读研的学生当中,大部分也只是为了好就业。在选择考研的学生当中,近四成考生考研花费在2000元以上;而在选择专业时,几乎一半会选择跨专业考研,但八成以上的考生不会选择本校。
    根据目前各省份考研人数下降的现象来看,对比2014年172万的全国考研人数,我们预测2015年的考生可能在140万左右。数量下降的原因与90后大学生在面对就业问题上更具自主意识、方向更加明确有关,甚至有不少应届生会直接选择创业,就业观念不同也让90后大学生在面对是否考研的思考更加理性。

“试考研族”花费也上万 专家称考研成本需理性投入

    “现在考研不仅要拼体力和脑力,还要拼财力。”杨臻向记者叹息到,从今年9月份决定考研到现在,已经花了1万多元了,考研公共课辅导班学费5800多元,考研参考书和资料费1500多元,还有生活费4000多元。
    “大家花钱的唯一目的,就是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距离考研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杨臻觉得自己的政治和英语的复习效果不太好,就给自己报了价格不菲的考研冲刺班。对此,他坚信“多下一分投入,总会多一分回报”。

熊丙奇:先就业还是先考研

    究竟是先就业,还是先考研?这是一个在校大学生经常提起的问题。赞成先就业者多半会说,如果有好的就业机会,应该先就业,毕竟竞争激烈,读完研究生也不容易找到好工作,再说,就业后还可以读在职研究生;赞成先考研者,则会建议,现在仅靠本科文凭已难生存,迟早要读研,还不如早读,而且读完研,说不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这两种考虑,一个站在能力社会角度,一个站在学历社会角度,而这正是我国考研学生面临的两难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