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專題>>山東環境

典型案例展播: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21)

2025年11月13日09:39 |
小字號

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人民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遵循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面推進美麗山東建設,奮力譜寫美麗中國建設省域篇章。全省各地積極行動,開展創新示范,打造美麗建設實踐樣板。現向社會充分展示各地美麗建設成果,推動形成人人參與、人人行動的生動局面。讓我們共同努力,共建共享美麗山東,為美麗中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青島開創銀稅互動綠色融資新模式

為支持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解決綠色項目普遍面臨的投資周期長、資金需求大、投資回報慢、融資渠道少等融資難題,青島片區率先試點,在全國首創銀稅互動綠色融資新模式,有效發揮綠色稅費和綠色金融政策疊加效應,為享受綠色稅費相關政策且納稅記錄良好的企業提供信貸支持,引導資金流向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綠色交通等領域,其創新做法得到國家稅務總局有關領導批示肯定。

一、主要做法

(一)稅銀協同打造綠色融資機制

青島市稅務局在部分金融機構試點出台《服務“雙碳”目標助力綠色低碳轉型行動方案》,聚焦青島片區氣候投融資試點開展和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圍繞推進銀稅專線直連、加大產品創新力度、建立綠色信貸審批通道等方面制定工作安排,在確保數據安全的前提下,進一步提升“銀稅互動”服務質效,更好幫助企業將納稅信用轉化為融資信用,最大程度助力可再生能源、節能、環保、清潔生產等企業獲得資金支持。

(二)稅銀互動創新綠色融資通道

加大稅銀互動力度,持續深化納稅信用與企業征信互通互認,積極推進銀稅數據直連,協助銀企主動對接、精准放貸,方便納稅人及時方便獲得綠色金融支持。稅務部門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企業授權的情況下,根據企業綠色發展融資需求和金融機構業務開展情況,在企業授權的前提下將部分資源環境稅數據字段推送至金融機構,協助金融機構精准推出面向綠色低碳發展企業的信貸產品,滿足企業個性化融資需求。

(三)稅銀互信完善聯合授信機制

金融機構依托與青島市稅務局搭建的“銀稅互動平台”,在經企業授權后,大數據風控與預警平台自動獲取並篩選企業數據,由系統模型自動核算,給予綠色低碳發展企業授信額度。青島市稅務局在金稅三期核心征管系統建立標簽,依托電子稅務局和青島市征納溝通平台“點對點”直連,讓“綠信貸”精准直達企業。暢通線上納稅信用修復渠道,引導納稅人主動糾正納稅失信行為,輔導企業提高納稅信用級別,享受銀稅信用貸款紅利。推動銀稅互動一站式辦理,貸款業務從“線下跑”升級為“網上辦”,提供“一站式”在線融資辦理服務,提高企業融資效率。

二、實踐效果

(一)開辟了銀稅聯合助力企業綠色融資新路徑

通過稅銀綠色互動,開啟了以“信用”為關鍵環節,納稅信息與金融資源共享對接新模式,有效破解了企業綠色融資瓶頸。同時,通過將企業納稅信用等級與銀行金融服務挂鉤,有效化解了在信貸投放過程中信息不對稱問題,提高了辦貸效率和申貸獲得率。截至目前,青島農商銀行作為全國首家與青島稅務局開展節能環保業務合作的金融機構,已為青島片區百余家企業發放綠色貸款近108億元。

(二)提高了綠色低碳企業融資的可獲得性

借助稅務平台,銀行批量獲取優質客戶信息資源,彌補了傳統的單戶營銷缺陷。作為線上信用類授信產品,“綠信貸”具有融資額度高、審批快、利率低等特點,上線后將原本1戶至少3~4周的授信審批時間壓縮至15分鐘自動完成,大大提升了銀行的授信審批效率,有效解決綠色低碳企業資金難題。

(三)提高了綠色低碳企業信用價值的含金量

通過將納稅信用與企業融資發展有機結合,及時將企業納稅信用轉化為銀行信用,以稅促信,以信換貸,有效提升了納稅信用的“含金量”,而且對依法納稅企業形成正向激勵。同時探索將納稅人在金融機構的履約納入企業納稅評價,針對違約的納稅人實施聯合懲戒,提高銀稅互動信用雙向轉化效率,為構建誠信和諧的社會經濟環境奠定堅實基礎。

來源:山東省生態環境廳

(責編:賈曉宇、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