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展播:推動綠色低碳發展(23)
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人民政府遵循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面推進美麗山東建設,奮力譜寫美麗中國建設省域篇章。全省各地積極行動,開展創新示范,打造美麗建設實踐樣板。現向社會充分展示各地美麗建設成果,推動形成人人參與、人人行動的生動局面。讓我們共同努力,共建共享美麗山東,為美麗中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循環利用精打細算
變廢為寶用好水資源
青島市市北區綜合拓展再生水利用途徑,不斷推進提升再生水利用效率和效益。2024年,市北區再生水用量超過5200萬立方米。
賦能工業回用
優化再生水資源配置,完善再生水“產、輸、取、用”全鏈條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體系,全力推動轄區重點企業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建設。嚴格環評審批,建設項目審批中,嚴禁引入水污染物排放量大或排放一類水污染物、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項目,引導建設項目採用串聯用水、循環用水、污(廢)水處理回用等節水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華電青島發電有限公司通過“城市管網減量、海水深層開發、廢水循環利用”三管齊下,對廠區生產生活廢水進行多級收集處理,實現廠區廢水循環利用,每年可節約城市管網用水近50萬噸。2024年建成的青島市海泊河再生水廠高品質再生水利用工程,通過增設超濾膜和反滲透膜的方式對污水處理廠尾水進行深度處理,生產高品質再生水,供入華電青島發電有限公司用於脫硫用水、熱網補水用水替代原自來水,實現再生水工業回用。項目日生產高品質再生水6000立方米,年節約自來水使用200余萬噸,年節省用水費用300余萬元。通過推進工業用水重復利用,企業節水潛力得以充分挖掘,降低了單位產品耗水量,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0%。
賦能生態修復
擴大再生水供水規模,開展城市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及資源化利用,進一步提高河道生態補水出水水質和水量,修復河道生態系統。李村河污水處理廠經過兩次擴容改造,日處理能力由“十二五”末的17萬噸提升至30萬噸,海泊河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由16萬噸提升至20萬噸,出水水質提升至地表水類四類標准。在主要河道建設補水管網,充分利用污水處理廠再生水源,向市政河道不間斷生態補水。截至2024年底李村河流域已生態補水2.7億噸,海泊河河道年補水量約650萬噸,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擴大城市再生水補水場景,擴大使用領域和利用率。在城區河流周邊建設多處城市雜用取水點,讓再生水廣泛用於流域范圍內的市政綠化、道路抑塵等,補水的外延效益不斷擴大。對水質淨化廠出水和管網水量、水質、水壓進行全過程監測,嚴把設計、施工、運營,以及再生水處理、輸送、利用等各環節,確保再生水水質、水量、水壓滿足要求,確保再生水安全利用。
賦能減污降碳
加大宣傳力度,結合“六五環境日”“中國水周”“世界水日”,聯合轄區污水處理廠走進校園、社區,開展水處理再利用科普系列活動,加大再生水利用的宣傳力度,加深對再生水利用的認可。積極組織開展再生水源供熱,充分利用污水源熱泵運行成本低、污染小、資源消耗低等優勢,為聯城海岸錦城小區、橡膠谷周邊供送再生水用於供熱,緩解周邊集中供熱難題,開辟“無煤化”供熱新路徑。探索實施為轄區供熱企業提供高品質再生熱水,降低熱企供熱成本,構筑“一網多源”綠色供熱體系,推動能源利用向著綠色低碳加速邁進。截至2024年底,市北區再生水源熱泵供熱面積約54.5萬平方米,節約標煤約1643噸,節約用電約1335萬度,二氧化碳減排約4380噸。
來源:山東省生態環境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